大连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小檗碱或有帮助-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小檗碱或有帮助

发布时间:2020-04-19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小檗碱或有帮助

今天是第1351期日报。     


国内团队: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12.856]

① 纳入891名18-75岁结直肠腺瘤患者,具有1-6处结直肠腺瘤组织学病变,并在研究前6个月内接受完整的息肉切除手术;② 其中429名参与者服用小檗碱(0.3克,每日2次),其余462名参与者服用安慰剂作对照,研究随访持续2年;③ 随访期间小檗碱组中155名参与者(36%)复发腺瘤,安慰剂组中216名参与者(47%)复发腺瘤,未校正复发相对风险比为0.77;④ 随访期间未发现结直肠癌,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便秘,小檗碱组中出现6例,安慰剂组中出现1例。

Berberine versus placebo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 adenoma: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01-08, doi: 10.1016/S2468-1253(19)30409-1

【主编评语】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目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团队牵头,国内多家医院机构共同合作完成的最新临床研究,近日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探讨了小檗碱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临床潜力和安全性。该研究发现服用小檗碱(0.3克,每日2次)对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风险有效且安全,可作为息肉切除后化学预防的一种选择。(@Lexi)


国内团队:结直肠癌患者为何对西妥昔单抗耐药?

Science advances[IF:12.804]

① PRSS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对西妥昔单抗敏感性呈负相关,PRSS1导致癌细胞对西妥昔单抗耐药;② 异种移植模型中,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联合PRSS抑制剂SPINK1比单独使用单抗更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③ 分析15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血清中PRSS水平,PRSS表达异常患者对西妥昔单抗反应更差;④ PRSS1可切割所有单抗药、减弱西妥昔单抗对PI3K/AKT和MEK/ERK的抑制,导致患者耐药;⑤ 对西妥昔单抗潜在可切割位点修饰可有效降低PRSS1对其破坏。   

PRSS contributes to cetuximab resistance in colorectal cancer
01-01, doi: 10.1126/sciadv.aax5576

【主编评语】西妥昔单抗可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局限是初级和次级耐药性,其潜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来自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的Youliang Wang、Xianwen Hu和解放军总医院的Jianming Xu研究团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探索了mCRC患者对西妥昔单抗的耐药机制。该研究发现PRSS(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切割包括西妥昔单抗在内的单抗药,造成患者对该单抗药的抗性。联合使用PRSS抑制剂和单抗药物比单独使用单抗药物疗效更好,突变单抗药物的PRSS潜在切割位点也可有效降低PRSS对其破坏。该研究证明了PRSS作为预测mCRC对西妥昔单抗治疗反应的可能性。(@Lexi)

国内团队:大肠癌新型药物递送系统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5.621]

① 熊果酸缩聚物(PUA)自组装成纳米粒子(PUANPs),直径≈122nm,可递送药物,如紫杉醇(PUA-NPs@PTX),有效载荷≈10.1%;② PUANPs@PTX对CT26结直肠癌(CRC)细胞具有较强细胞毒性;③ 在CT26移植瘤小鼠中,PUANPs@PTX可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增强肿瘤内有效蓄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抗肿瘤效力;④ PUANPs本身对CT26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性,可产生附加抗癌效应;⑤ PUANPs对体重无明显影响,对主要器官无明显损害,如出血、坏死等。

Nanodrug Carrier Based on Poly (Ursolic Acid) with SelfAnticancer Activity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2019-12-27, doi: 10.1002/adfm.201907857

【主编评语】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常被用作药物载体,递送抗癌药物。然而,聚合物药物载体的一个限制是它们不直接涉及治疗过程。来自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吴钧和Yang Kang研究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的最新研究,利用熊果酸缩聚物(PUA)自组装成纳米粒子,作为抗癌药物的递送系统,如递送紫杉醇(PUA-NPs@PTX),可有效提高荷瘤小鼠抗肿瘤能力。该药物递送载体PUANPs自身具有抗癌活性,可协同抗癌药物产生抗癌效应,且无明显系统毒性。(@Lexi)

Lancet: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注意预防大肠癌

Lancet[IF:59.102]

① 随访期间观察到溃疡性结肠炎(UC)队列中有1336例结直肠癌(CRCs)(1.29/1000人-年),参考个体中9544例CRCs(0.82/1000人-年);② 同一时间段内,UC队列中639例患者死于CRC(0.55/1000人-年),参考个体为4451例(0.38/1000人-年);③ UC患者CRC分期分布低于匹配的参考个体,但考虑到肿瘤分期,UC和CRC患者的CRC死亡风险仍在增加;④ 超额风险在日历期下降:最后五年随访期内,UC患者患CRC风险率为1.38,CRC导致的死亡风险率为1.25。

Colorectal cancer in ulcerative colitis: a Scandinavian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01-11, doi: 10.1016/S0140-6736(19)32545-0

【主编评语】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直肠癌(CRC)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反映了较早的治疗和监测模式,大多数研究评估了发生CRC的风险,而没有考虑到监测和前置期的偏差,例如根据肿瘤分期或分期调整的CRC死亡率来评估CRC发生率。最新发表在Lancet的一项队列研究旨在比较UC患者中CRC死亡和发生的总体和国别风险。该研究表明与非UC患者相比,UC患者罹患CRC的风险增加,确诊的CRC进展较慢,患者死于CRC的风险增加。(@Lexi)

早发性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Gastroenterology[IF:19.233]

① 分析651例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病例,对照组为67416位3年随访后基线结肠镜检查未发现CRC的退伍军人,中位年龄45.3岁,男性占82.3%;② 相比对照组,年龄较大、男性、目前吸烟、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19723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