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强刊狂发16文,消化病应对之策一网打尽
强刊狂发16文,消化病应对之策一网打尽 (下)
今天是第607期日报。
COP:利用肠道激素对付肥胖及2型糖尿病(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减肥手术明显提高循环血中肠道激素水平,在体重下降前快速缓解2型糖尿病,肠道激素可调节食物的摄取和代谢;② 肠道来源的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YY肽(PYY)、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和胃泌酸调节素(GLP-1/胰高血糖素双重激动剂);③ 肠道激素在进食后一过性升高,联合作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控制血糖;④ 利用这些生物活性分子的协同和治疗潜能,可通过”单药“真实模拟多种肠道肽,以有效控制血糖并持续减重。
Gut check on diabesity: leveraging gut mechanisms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07.010
COP:靶向肠道营养结合受体以治疗肥胖(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胃肠道激素在调节食欲和血糖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② 肠道中的GPRC6A、CasR等受体感知蛋白质消化后产生的氨基酸及多肽;③ FFAR1/4受体感知脂肪消化后产生的长链脂肪酸,GPR119受体感知甘油一酸酯(MAG);④ SGLT-1等受体感知碳水化合物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GLUT5受体感知果糖,FFAR2/3受体感知短链脂肪酸;⑤ 营养物质结合受体后调节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食欲调节激素,如胃饥饿素、CCK、GIP、PYY、GLP-1等;⑥ 胃肠道激素可作为治疗肥胖的靶点。
Targeting gastrointestinal nutrient sensing mechanisms to treat obesity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07.005
COP: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和乳糜泻的治疗(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和乳糜泻(CeD)是与食物抗原相关的慢性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疾病;② 无麸质饮食是CeD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质子泵抑制剂、局部类固醇激素、白三烯抑制剂和饮食消除疗法(去除小麦、牛奶、大豆、鸡蛋、坚果和海鲜等成分)等可用于治疗EoE;③ 治疗目标为控制对食物的免疫应答、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④ 所有EoE治疗后均可缓解,是否均需要维持治疗是问题所在;⑤ 目前进行的生物学和免疫治疗研究均尚未进入临床使用阶段。
Management of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and celiac disease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10.007
COP:胃肠病中的安慰剂效应研究(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人体研究对阐明安慰剂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机制至关重要;② 实验动物模型则在控制以往经验和环境因素方面比人体研究更具优势,而且在扩大研究范围和阐明分子和细胞水平机制上也有优势,可以更深入了解其药理和神经化学机制;③ 新型临床研究设计可克服传统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的局限;④ 例如:有效性比较研究(CER)、提供常规治疗(TAU)或甚至不进行任何治疗,可更好地分离药物和安慰剂效应,以了解安慰剂对胃肠病学及其后的效应。
Novel designs and paradigms to study the placebo response in gastroenterology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10.003
COP:用于代谢研究的两种肠道类器官(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肠道类器官有仅包括上皮细胞和同时包含间充质两种;② 仅包括上皮细胞的肠道类器官可通过小鼠或人体的Lgr5+干细胞或分离出的肠道隐窝产生,耗时较短,需要特异性生态位因子,有区域特异性,可表现出所有的上皮细胞类型;③ 包含间充质的肠道类器官可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产生,耗时较长,无区域特异性,且相对不成熟;④ 肠道类器官可用于进行代谢研究,缺点为缺乏肠道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及功能性适应性/先天性免疫系统。
3D intestinal organoids in metabolic research: virtual reality in a dish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09.003
COP:肠-脑互作推动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阿片类药物是高效的处方止痛药,但会引起肠功能紊乱,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副作用,有必要了解导致其成瘾和耐受的机制;② 阿片类药物常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肠病,它在肠道中的作用显著,然而也可能加重疼痛症状;③ 长期使用吗啡会改变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并导致细菌易位,造成肠神经胶质上TLR的活化及连接蛋白及P2X的表达增加;④ 肠神经胶质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通过背根神经节中的传入神经,引起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
The gut-brain interaction in opioid tolerance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10.012
COP:治疗丙肝的新疗法(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直接作用的抗病毒疗法(DAA)被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治愈率超过90%;② 现有的丙肝治疗药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帕利瑞韦/利托那韦、Grazoprevir)、聚合酶抑制剂(索非布韦、Dasabuvir)、NS5A蛋白抑制剂(Velpatasvir、雷迪帕韦、Ombitasvir、Elbasvir);③ 对于DAA治疗无效或患有晚期慢性肾病的患者,需开发新药物/新药物组合作为新疗法;④ 另外,需新疗法以缩短DAA治疗的时间,从而增加患者依从性并降低治疗费用。
Novel treatments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closing the remaining gaps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10.001
COP:如何应对或因炎症引发的反流性食管炎(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5.363]
① 传统上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造成的化学损伤;② 近期在大鼠及人体中的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可能来自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性损伤,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低氧诱导因子(HIF)-2α;③ 食管上皮细胞中的HIF-2α在遇到反流的胃酸及胆汁后更加稳定,并增加促炎症因子的产生,招募T细胞及其它炎症细胞至食管处,造成食管损伤;④ 目前,HIF-2α的小分子抑制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治疗HIF-2α驱动的肾癌。
A new paradigm for GERD pathogenesis. Not acid injury, but cytokine-mediated inflammation driven by HIF-2α: a potential role for targeting HIF-2α to prevent and treat reflux esophagitis
2017-12-01 DOI: 10.1016/j.coph.2017.10.004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花开,gaoch,女巫,沈志勋,桃李不言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