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又是令人震惊的:卵磷脂、肠道菌群和-大连春柳中医院
当前位置:大连胃肠病医院 > 肠病 > 结肠炎 >

大连又是令人震惊的:卵磷脂、肠道菌群和

发布时间:2020-08-03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又是令人震惊的:卵磷脂、肠道菌群和心血管疾病

咦?!热心肠先生,这三样怎么摆在一起说呢?


因为它们有令人震惊的密切关系啊。


啊。啊。。那卵磷脂,是不是保健品那个卵磷脂?


是的!


据说吃了是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的?


你吃多了试试!看看今天我推荐的清华师弟写的文章。

以下内容 By 欧阳。


在最近的科普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数以百万亿计的病菌覆盖在肠道表面,是活生生的一件衣服


这件“衣服”不仅帮助我们消化吸收,还与肥胖症、各种复杂的代谢疾病和癌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天我们来说说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


科学家根据分子特点,将人体中的脂质分为胆固醇、脂肪和磷脂三种。我们知道,如果人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和脂肪(很多食物都会大量存在),那么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但我们还不清楚磷脂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本次介绍的内容来自2011年初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揭示了磷脂酰胆碱(卵磷脂)被肠道微生物代谢可促进心血管疾病




上面这张图就是这篇文章的研究成果。它生动地说明了我们从食物中摄入的磷脂酰胆碱在肠道中代谢的路径以及最后造成的影响。


小编带大家仔细地来看看:


什么是磷脂酰胆碱呢?磷脂酰胆碱,也就是卵磷脂


蛋黄、牛奶、动物肝脏、瘦肉、禽肉、鱼类、贝类和豆类中富含卵磷脂。


卵磷脂对人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优质的脂类营养源,有益于大脑,被确信有保健作用(它将大脑的指令迅速传递,信息传递速度越快,记忆力越强,是健脑食物,能增强婴儿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胎儿,在生长发育中对磷脂酰胆碱的需求极大)。


既然卵磷脂这么有益,为什么经过肠道微生物代谢就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呢?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卵磷脂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


原来啊,在卵磷脂分子中含有一个胆碱基团呢,就是这个胆碱在捣乱。吃进身体里的卵磷脂,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出了这个胆碱基团。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有一部分胆碱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三甲胺。最后,三甲胺被运到肝脏里,通过酶的作用,变成氧化三甲胺


接下来,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做了实验。


首先,他们发现如果抑制了肠道细菌,小鼠体内产生的运输胆固醇的泡沫细胞将减少。而运输胆固醇的泡沫细胞的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发展的一个标志。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分子实验发现肝脏中产生的氧化三甲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肪块形成密切相关。而且,如果不抑制肠道细菌,高胆碱的饮食会导致氧化三甲胺浓度的增加。

说了这么多,小编都觉得这些实验结果好复杂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在小鼠身上的实验表明卵磷脂经过肠道细菌代谢,最后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那我们是不是不吃卵磷脂了?当然不是。


生物和医学有两个句子,一个是某物质可能引发某疾病。,还有一个,是摄入此物质的剂量的多少。如果摄入的剂量少,是不至于一定引起疾病的。


那么,如果我们每天吃适量的含有卵磷脂的食物,就既可以保证身体需要,又不至于引起心血管疾病。


可不能因噎废食啊~


热心肠先生补充多说几句:


一般来说,脂类代谢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但你吃太多,小肠就消化不过来了,就会跑到大肠里。脂类被大肠里的细菌发酵,就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我们最熟悉的蛋白质也是一样,每天摄入充足,就会被转化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但如果人吃了太多蛋白质,也是跑到大肠里,被细菌发酵代谢成氨类、胺类、酚类化合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可能促进大肠癌等发生。


人体和微生物最需要的是平衡,人每天需要做的不是吃多少好东西”,吃多贵的营养品,而是让摄入的营养平衡地满足人体和微生物所需。


过犹不及,哪怕你是千金万金买到的世界上最贵的营养品,也可能是害你得病的坏东西!


参考文献

Wang Z et al. Gut flora metabolism ofphosphatidylcholine promo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ature. 2011 Apr 7;472(7341):57-63.



热心肠先生原创文章!欢迎直接转发,公众号或其他平台转发请联系:hui@xun.lu。


Mr. Gut. 热心肠先生=热心帮助人+搞肠道健康+清华理科男。退学,苦逼创业者。好奶爸,有娇妻。只分享靠谱,不卖弄高深。(长按上面二维码关注我)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热心肠先生最新文章。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cb/jcy/20200803830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