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3大养胃误区,有多少人一直在伤胃
3大养胃误区,有多少人一直在伤胃!
对很多人来说,现在不是吃的太少,而是吃得太多了,因此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冬季节正是养胃的好时机,小编带您来了解下如何判断自己的胃肠负担是否过重?
3点判断肠胃是否健康
1、饭后腹胀
如果饭后两小时,甚至晚饭后到次日早上仍觉得腹部发胀,说明摄入食物过量。
2、口气和舌苔
如果自觉口苦,口中有酸腐的气味且舌苔厚腻,说明摄入的食物过量,超过了胃肠的消化能力。半消化的食物堆积在胃肠中,会使人的胃肠中产生湿热,湿热向上熏蒸口舌,就出现了口苦,口中有酸腐的气味及舌苔厚腻等症状。
3、看大便情况
胃肠负担过重的人往往会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或者便秘,大便难以排出,不停放屁;或者腹泻,排出的稀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臭。这是由于摄入的食物过量,超过了胃肠的消化能力,导致脾胃虚弱,不能正常的运化食物,将食物残渣转化为大便所致。
不要进入了养胃的误区
误区1:经常喝粥对胃病患者有好处
粥与其他食物相比较软烂,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发病的急性期多喝粥。
但长期喝粥则对胃没有好处。这是因为,粥中的水分较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而不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而且人唾液中的淀粉酶是一种能促进消化的重要物质,人们在进食时若不进行咀嚼,口腔内的唾液腺就不会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会有足够的淀粉酶出现。经常喝粥会抑制淀粉酶的分泌,不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误区2:生姜暖胃
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这是因为生姜属于刺激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
误区3:长期喝牛奶养胃
胃病患者出现泛酸、胃胀不适时,喝杯热牛奶可立即缓解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暂时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保护膜。但常喝牛奶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牛奶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胃病患者若需进行抗酸治疗,就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免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和咱们医院的在线咨询医师沟通!
下一篇:大连肠道有六个敌人和五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