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胆汁“造反”,胃遭殃!这类胃炎杀伤力大!教你护胃健康
胆汁“造反”,胃遭殃!这类胃炎杀伤力大!教你护胃健康!
案例
小徐近来感觉身体不是很舒服,经常出现腹部鼓胀的情况,有时候嘴里还发苦,想着吃点助消化的药就好了,也省的跑医院。
但前些日子却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反酸的现象,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胆汁反流到胃里了,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
胆汁明明在胆囊中,怎么会跑到胃里?胆汁反流性胃炎又该怎么办?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从胃进入到小肠,而食物的消化不仅需要胃酸的作用,尤其是在食用了一些油腻的食物后,需要具有乳化脂肪作用的胆汁。
油腻的食物进入肠胃时,存储在胆囊中的胆汁就会被释放出来,先从胆管进到十二指肠,再到小肠中,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
人体的这一消化过程是单向的,因为胃和小肠交界的地方叫做“幽门”,其具有抗返流作用,能防止小肠中胆汁、小肠液等反流进胃中。
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碱性的胆汁反而反流到胃中,破坏了其酸性环境,会损害胃粘膜,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部分切除术、胃肠吻合术、胃幽门手术、胆囊切除术等,都可能影响幽门、胆道的收缩功能,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
十二指肠胃反流是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发生过度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幽门括约肌失调,会导致十二指肠发生逆蠕动把小肠里的食糜和胰液,胆汁及胰腺的其他分泌物倒流到胃。不仅胃粘膜会受到侵害,还会激起其他损伤因子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危害。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粘膜炎症,通常情况下,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二者都与黏膜损害有关。
进食过多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有胆结石症或者肝功能较差,都可能导致胆汁分泌过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增加胆汁反流的几率。
胃肠有自己的生物钟,因此,最好进餐时间相对稳定。若经常饮食不定时,打扰了“休息”中的胃肠,胃动力相对不足,胃排空延迟,就易引起反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