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大连春柳中医院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

发布时间:2012-08-07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电子显微镜下,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鞭毛在运动中起推进器作用,在定居过程中起抛锚作用。那么,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下面大连胃肠专科医院的专家为大家来解答哈!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
  
  大连胃肠专科医院的专家指出: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仪——当前医学界公认的最佳检测方法
  
  大连胃肠病医院在辽宁大连省内率先引进的幽门螺杆菌呼气检测仪,是1997年4月中国第二届幽门螺杆菌广州会议被医学界一致推荐的最佳诊断方法。该法要点:让患者服一粒胶囊,15分钟后定量收集呼气样品,以幽门螺杆菌测试仪测定计算,即可做出诊断。这是一项无痛苦、无交叉感染、无创伤的检测方法,特别适合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等不能做胃镜检查的病人。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ymlgj/20120807369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