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超体贴指南,手把手教医生做菌群分析~-大连春柳中医院

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大连胃肠病医院 > 肠病 > 肠炎 >

大连超体贴指南,手把手教医生做菌群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3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超体贴指南,手把手教医生做菌群分析~


今天是第485期日报。

Nature Reviews:给医生的菌群分析指南(必读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IF:13.678]

① 人体内外共生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的变化,与各种疾病和健康状态息息相关;② 在大多数病理生理学中,菌群变化是因还是果仍未知,但至少提供了疾病检测和管理的生物标记物;③ 菌群分析可成为二级医疗中的常规组成部分,并正逐步成为多因素疾病中的可改变环境危险因素以及新疗法的靶点;④ 在临床研究中,技术的进步推动一系列强大的菌群分析方法变得可用且成本可控;⑤ 正确选择样本类型和测序平台,能让微生物数据在临床中的效用最大化。

A clinician's guide to microbiome analysis

2017-08-09  DOI: 10.1038/nrgastro.2017.97

ANYAS:一文读懂肠道菌群与脑健康和疾病(综述)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IF:4.706]

① 肠道菌群在抑郁、自闭症、中风、帕金森病及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② 疾病患者及动物模型中均存在菌群失调,去除或调节肠道菌群,可影响中枢病理学及行为缺损的严重程度,机制尚未明确;③ 肠道菌群可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调节免疫信号,并通过交感神经将信号传至中枢神经系统;④ 通过益生菌、益生元、饮食干预等手段靶向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情绪障碍、神经发育障碍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神益生菌”策略。

Recent developm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brain health and disease

2017-08-02  DOI: 10.1111/nyas.13416

Gut:焦虑/抑郁或与肠道失调和屏障受损相关

Gut[IF:16.658]

① 选取50名胃肠道健康志愿者,其中22名有抑郁或焦虑症状,另外28名作为对照;② 相比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患者的脂多糖(LPS)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等相关基因表达增加,赖氨酸生物合成、孢子形成、细菌趋化性等相关基因减少;③ 焦虑及抑郁患者的血浆LPS显著增加,连蛋白及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两者可作为肠道失调及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的生物标记物)显著升高;④ 焦虑与抑郁可能与肠道失调及肠道屏障完整性受损相关。

Increased human intestinal barrier permeability plasma biomarkers zonulin and FABP2 correlated with plasma LPS and altered gut microbiome in anxiety or depression

2017-08-16  DOI: 10.1136/gutjnl-2017-314759

Cell子刊:一文读懂共生真菌(必读综述)

Cell Host & Microbe[IF:14.946]

① 真菌的特异性表征方法通常为真菌rDNA “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或ITS2)的PCR扩增和测序,目前最常用且成熟的提取的真菌ITS序列数据库为UNITE;② 真菌菌群分布于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呼吸道、皮肤、口腔等处;③ HIV感染可能改变口腔真菌组成,IBD患者的肠道真菌不同于健康人,代谢性疾病、肺部疾病、皮肤病等不同疾病状态下真菌菌群均可发生变化;④ 靶向真菌群落的疗法包括:真菌益生菌、酵母细胞壁成分β-葡聚糖、口服抗真菌药物等。

Commensal Fungi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17-08-09  DOI: 10.1016/j.chom.2017.07.002

COM:变形菌门扩张,或是肠道上皮失调的特征(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IF:6.635]

① 健康结肠中的厌氧生活环境驱动肠道菌群的组成偏向于以专性厌氧菌为主,菌群失调与兼性厌氧菌变形菌门的丰度升高相关;② 在肠道平衡状态下,菌群产生的丁酸盐的β-氧化造成结肠上皮缺氧;③ 在肠道失调状态下,表面的结肠上皮细胞通过无氧糖酵解获得能量,导致结肠上皮的氧化作用增加;④ 肠道炎症或抗生素处理可增加结肠上皮的氧化作用,从而破坏厌氧环境,驱动兼性厌氧的变形菌门的扩张;⑤ 变形菌门可作为肠道上皮功能障碍的诊断特征。

Dysbiotic Proteobacteria expansion: a microbial signature of epithelial dysfunction

2017-08-04  DOI: 10.1016/j.mib.2017.07.003

JAMA:加强运动以控血糖,效果更好!

JAMA[IF:44.405]

① 98名10年以下的非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生活方式干预组(64人,每周5-6次有氧训练,2-3次抗阻训练)和标准治疗组(34人,个人咨询和标准化医疗);② 1年后,两组平均HbA1c分别从6.65%降至6.34%,6.74%降至6.66%;③ 分别有47(73.5%)和9(26.4%)名患者减少了降糖药物的使用;④ 分别有32和5名患者出现不良事件(肌骨骼疼痛或不适,轻度低血糖);⑤ 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控制或更有益,后续值得有进一步研究来阐述优势。

Effect of an Intens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2017-08-15  DOI: 10.1001/jama.2017.10169

FM:地理、种族及生活方式如何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综述)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cb/cy/20200723819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