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这样吃粽子,肠胃没负担!
这样吃粽子,肠胃没负担!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
粽子是这个节日必不可少的美食,
各式各样的粽子很美味,
吃法也有很多讲究,
和日常健康息息相关,
吃之前,且听医生细细说来~
粽子小知识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
黏度高、不易消化,
且缺乏纤维质,
含过多的脂肪、盐、糖。
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
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
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
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
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人
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虽然专家们建议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
但只要掌握好窍门,
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
注重高纤维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
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
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
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
肉粽早已成为“粽族”中的主角,
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
如果能改用瘦肉,
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
除了少油、低热量外,
还别有一番风味呢!
详读营养标示
现在许多包装粽已经开始标示营养成分了。
营养成分的标示
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热量、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
但消费者常误以为营养标示上的数据
就是一个粽子提供的热量与营养素,
正确的方法是
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
与一个粽子的实际重量去换算。
因此,
养成阅读营养标示的习惯,
购买符合个人需求的粽子,
才能让这个端午节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
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
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
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
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
建议搭配时令蔬菜,
餐后来一份水果,
不仅营养均衡,
还可过个轻轻松松、
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关于我们:如果您还有疑问与困扰,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在线咨询,将有专人为您解答,还可以发送“姓名+联系方式”,直接在线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