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邹天森主任做客CDTV-2《成视健康汇》,为您讲解肠息肉的危害有多
邹天森主任做客CDTV-2《成视健康汇》,为您讲解肠息肉的危害有多大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肠镜检查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经过肠镜检查发现了“肠息肉”!然后,令人困扰的问题来了:“肠息肉”到底是什么?要不要紧?会不会华丽地转身“癌变”?……
今晚20:20,大连胃肠病医院邹天森主任,亲临大连电视台第2频道《成视健康汇》栏目,为我们揭秘肠息肉这颗人体“定时炸弹”的癌变之路。
95%的大肠癌来自于大肠腺瘤
肠息肉是指从结肠黏膜表面突起到肠腔的隆起状赘生物,通俗地讲,就是长在肠管内的肉疙瘩。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四种。从临床上数据看,95%以上的大肠癌都来自于腺瘤性息肉,一般从腺瘤性息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时间平均为5-15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肠息肉没有症状,还要不要治?
大肠息肉本身就是一种良性肿瘤,在肠镜的帮助下可以活检来明确息肉的性质,如果错构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不大,但如果一开始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接受治疗,一部分息肉会继续发展,最终演变成腺瘤性息肉。
所以对于检出的肠息肉,不论何种部位、何种类型的息肉,无论息肉的大小,都要设法根除,以绝后患,这是世界各国专家的共识。虽然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但已有充分的资料证明,根除息肉乃是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
诱发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目前大肠息肉的具体发病原因并不明确,但是有慢性腹泻的患者,或者饮食习惯不好,例如酗酒、抽烟,经常吃油腻性食物,服用减肥药物;长期便秘的人群,以及有家族史等都属于高发人群。
早发现,早治疗,肠息肉并不可怕
多数肠息肉患者是没有临床症状的,都是在肠镜检查时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粘液便、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因此经常被忽视。一旦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发众多不适,例如大便形状的改变,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者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等。建议有症状的患者最好要去做详细的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最有效方法。
如果您还是有一些疑惑,欢迎收看大连电视台第2频道今晚20:20点《成视健康汇》节目,大连胃肠病医院邹天森主任为大家答疑解惑,也可拨打健康热线028-62126666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