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耐药基因犯我中华河流!侵我肠道占我双
耐药基因犯我中华河流!侵我肠道占我双歧杆菌~
今天是第475期日报。
南大团队:禽畜养殖废水和耐药基因,一起侵害河流!
WATER RESEARCH[IF:6.942]
① 从禽畜废水及其排放的河流中鉴定出14个ARG类型(包含194个ARG亚型);② 河流中的ARG的丰度在接受禽畜废水排放后显著上升,下游河流中ARG的丰度下降;③ 废水排放还显著增加了河流中的细菌多样性,并改变河流细菌群落的组成;④ 艰难梭菌及布氏弓形菌等致病菌在禽畜废水及其排放河流中均存在;⑤ 普氏菌属及密螺旋体属与耐药组的改变显著相关,相比于可迁移遗传成分,细菌群落在耐药组的改变中起到了更大作用。
Fat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bacterial community in livestock breeding wastewater and its receiving river water
2017-07-24 DOI: 10.1016/j.watres.2017.07.061
上交团队:人体肠道中,三成双歧杆菌携带耐四环素基因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从人体胃肠道中分离出92株双歧杆菌菌株,从中鉴定出29个菌株带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分别由tet(W), tet(O), tet(S)介导;② 双歧杆菌中携带的上述3种四环素抗性基因及其旁侧序列,与多种人体肠道致病菌的序列相似;③ 编码23S rRNA、ATP转运蛋白、Cpp蛋白、跨膜蛋白的基因分别位于1920个碱基大小的tet(W)、1920个碱基大小的tet(O)、1800个碱基大小的tet(O)、252个碱基大小的tet(S)的两侧;④ 人体肠道双歧杆菌中的耐药性基因可能来源于致病菌。
Analysis of newly detected tetracycline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ir flanking sequences in human intestinal bifidobacteria
2017-07-24 DOI: 10.1038/s41598-017-06595-0
FP:尚无证据支持益生菌/元可预防或治疗过敏(综述)
Frontiers in Pediatrics[IF:2.172]
① 菌群的改变可能是婴幼儿时期事件的后果,包括早产、剖宫产和医院感染;② 分析食物过敏患者的菌群失调十分困难,因不同研究之间的研究设计、样本量、粪便收集年龄、肠道菌群分析方法和地理位置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③ 尽管有效的科学证据表明在体外实验中益生菌可防治过敏,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益生菌/益生元可治疗/预防治疗食物过敏或其它过敏表现,也没有来自科学团体的相关积极建议。
Probiotics in asthma and allergy prevention
2017-07-31 DOI: 10.3389/fped.2017.00165
EJP:尚无证据支持益生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综述)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IF:1.921]
① 纳入共计515名受试者的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性综述② 2项RCT的合并结果显示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cr35组与安慰剂组在治疗儿童便秘上无显著差异;③ 对于其它益生菌菌株,单项RCT的结果显示益生菌和对照组在治疗成功率上无显著差异;④ 一些益生菌菌株对排便频率有一定影响,但无一益生菌对大便失禁和腹痛频率有有益影响;⑤ 益生菌在治疗成功率、大便失禁和腹痛频率等方面都无效,尚不支持任何益生菌用于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
Systematic review: probiotics for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2017-08-01 DOI: 10.1007/s00431-017-2972-2
COR:关于“不干不净,或对孩子好”的卫生假说新知(综述)
Current Otorhinolaryngology Reports[IF:N/A]
① 卫生假说提示过敏的增加与儿童早期感染的减少相关;② 暴露于病原微生物和动物的婴儿,可通过Th1-样细胞因子反应或修改Th2样免疫应答抑制特异性反应,减少暴露机会可能使免疫系统向Th2应答;③ 寄生虫感染(通过产生寄生虫特异性IgE)、拥有兄弟姐妹或者大家庭、接触农场或其它野外环境也对儿童的特应性反应及过敏有保护作用;④ 环境暴露可能引起表观遗传学改变,并造成免疫系统对体内菌群的应答发生变化;⑤ 卫生假说对于发达国家更加适用。
Hygiene Hypothesis: What Is the Current Thinking?
2017-07-27 DOI: 10.1007/s40136-017-0158-0
SR:硫酸软骨素正面影响小鼠肠道菌群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
① 硫酸软骨素(CS)可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② 补充CS二糖16天可显著降低运动耗竭小鼠的血液LPS水平;③ CS可部分恢复小鼠因运动耗竭而降低的粪便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尤其是可显著增加丁酸含量;④ CS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降低与炎性相关的变形菌门的数量,缓解压力诱导的肠道炎症,显著提高拟杆菌acidifaciens的数量,间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⑤ CS可影响一些生化路径,如ABC转运体,双组分系统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
Chondroitin sulfate disaccharides modifie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urine gut microbiome under healthy and stressed conditions
2017-07-28 DOI: 10.1038/s41598-017-05860-6
JP:特定双歧杆菌或能促进牙龈健康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IF:3.030]
① 51受试者随机分成安慰剂组和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DN-173010组;② 通过补充含或不含益生菌的酸奶28天,随后5天不进行任何口腔卫生处理,处理前后组间无差异;③ 在牙菌斑聚集后,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中所有参数显著改善:牙菌斑和牙龈炎分数较低,牙周探诊出血较少,龈沟液体积增加较少,总白介素-1β的数量/浓度比值较低;④ 在不进行口腔卫生清洁的情况下,使用益生菌酸奶补充动物双歧杆菌,对牙菌斑积累和牙龈炎症参数有积极作用。
The Influence of a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Probiotic on Gingival Healt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2017-07-28 DOI: 10.1902/jop.2017.170213
AIMSM:一文读懂做肥料用的植物益生菌(综述)
AIMS Microbiology[IF:N/A]
① 植物益生菌作为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还可能提升粮食质量;② 不同的植物益生菌可能分别增加植物中的维生素C、类黄酮、抗氧化物质、叶绿素、基本营养元素、油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的含量;③ 许多植物益生菌已被用于豆类作物中,在其它商业化作物中的使用也正在增加,但新的植物益生菌的商业化需要政府批准并满足多种要求;④ 需要保证植物益生菌的安全性,对人类及环境均无毒害,一些植物益生菌可能是人体致病菌。
Plant probiotic bacteria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ruit and horticultural crops
2017-06-19 DOI: 10.3934/microbiol.2017.3.483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Archie,this little piggy,药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31 40年+11.8万人超级研究:少壮不减肥,老大徒伤悲~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