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草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肠道细菌或很关
中草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肠道细菌或很关键~
今天是第551期日报。
仝小林等:中草药治糖尿病,或依“细菌-黏膜免疫-炎症-糖尿病”轴(综述)
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IF:3.276]
① 提出假设:中草药及中草药方剂可通过肠道菌群-粘膜免疫-炎症-糖尿病轴,改善葡萄糖稳态及糖尿病;② 单体提取物是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连素抑制NLRP3的活化并减少促炎因子释放,降低胰岛素抵抗;③ 姜黄素改变肠道菌群组成、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促进Treg分化;④ 人参皂苷改善胆碱能及抗氧化系统,并通过提升PPARγ的表达而降低血糖;⑤ 葛根芩连汤、当归六黄汤、黄连温胆汤等方剂也在调节肠道菌群、粘膜免疫、炎症状态等方面有着不同作用。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Chinese Herbal Products on Diabetes: A Focus on the “Bacteria-Mucosal Immunity-Inflammation-Diabetes” Axis
2017-10-15 DOI: 10.1155/2017/1813086
FM:糖尿病足溃疡中的皮肤菌群(综述)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糖尿病足溃疡(DFU)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稳态、炎症、扩散、成熟,皮肤菌群对DFU的出现及发展有重要影响;② 尽管在慢性伤口中发现的菌群大多为健康皮肤中的共生物种,但DFU患者及健康人之间的皮肤菌群在组成及多样性上仍存在差异;③ 相比与DFU患者,健康人的皮肤菌群多样性在种、属水平均更高,且条件致病菌较少;④ 对神经病理型DFU菌群的研究发现,伤口更深且患病更久的DFU患者菌群多样性更高,深层伤口中的厌氧菌及变形菌门显著增加。
Microbiota of chronic diabetic wounds: ecology, impact and potential for innovative healing strategies
2017-09-21 DOI: 10.3389/fmicb.2017.01791
CRT:尼古丁影响小鼠肠道菌群及肠-脑轴,雌雄有别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IF:3.278]
① 尼古丁以依赖性别的方式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分析其对雌性和雄性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② 在雌性和雄性小鼠中,尼古丁造成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存在差异;③ 尼古丁干预的雄性小鼠中,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的差异性改变与较低的体重增加一致;④ 氧化应激反应和DNA修复基因也在这些小鼠肠道菌群中特异性富集;⑤ 粪便中的多种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ABA和甘氨酸)在雌性和雄性小鼠中发生不同的变化,亮氨酸和尿酸等神经活性代谢物也被改变。
Nicotine alters the 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te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s in a sex-specific manner
2017-10-16 DOI: 10.1021/acs.chemrestox.7b00162
SI:孕期母亲菌群如何影响后代的过敏(综述)
Seminars in Immunopathology[IF:5.296]
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孕期母亲菌群对后代的过敏性疾病发病风险有重要影响;② 母亲菌群影响发育中胎儿的免疫系统的机制包括:菌群代谢产物及IgG经胎盘途的传播、母亲及婴儿之间免疫状态调节的校准;③ 菌群刺激因子(例如LPS)与菌群调节因子(例如短链脂肪酸)之间的互作也可能影响胎儿的免疫发育;④ meta分析表明,补充益生菌可有效预防湿疹、IgE相关湿疹、食物过敏等,动物实验的证据表明母亲补充益生元可有效降低后代的过敏特征。
The maternal microbiome during pregnancy and allergic disease in the offspring
2017-10-16 DOI: 10.1007/s00281-017-0652-y
Lancet:抗生素耐药基准即将发布
Lancet[IF:47.831]
① 每年超过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2015年广谱抗生素销量271亿美元,2022年将达356亿;② 需要高标准、合理的抗生素处方权限,同时纳入公平权限模型、预防感染和新型抗生素开发等管理机制;③ WHO等机构承诺未来将致力于对抗优势致病菌、加强监测和报告、改善培训教育和研究、制订抗生素使用的全球标准,来处理日益增加的耐药菌感染;④ 预计2018年初发表抗生素耐药(AMR)基准,各利益相关方协力合作,结合推拉激励机制,深入研究,开发新药。
Can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Benchmark blaze a new trail?
2017-10-13 DOI: 10.1016/S0140-6736(17)32670-3
MCP:高通量筛选结核分枝杆菌的效应蛋白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IF:6.540]
① 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缺乏新的抗结核药物;② Mtb的效应蛋白(膜蛋白、分泌蛋白)可抑制巨噬细胞 (MΦ) 对其的免疫反应和吞噬消化,针对效应蛋白设计药物可以帮助MΦ对付Mtb,已有研究的效应蛋白非常少;③ 基于Mtb蛋白质组芯片,全局性筛选与MΦ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确定了26个Mtb效应蛋白;④ BfrB(菌铁蛋白)作为一种新发现的Mtb效应蛋白,与人RPS3蛋白质相互作用,抑制NF-κB通路,促进Mtb在细胞内的存活。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Effectors Reveals that BfrB Suppresses Innate Immunity
2017-10-10 DOI: 10.1074/mcp.RA117.000296
FM:S层蛋白促进益生菌的粘附及免疫调节功能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S层蛋白(SLP)是细菌表面由蛋白质亚基组成的结晶阵列,非共价共定位在S层内的蛋白质称为S层相关蛋白(SLAP);② 益生菌中的SLP和SLAP可调节粘膜免疫和对宿主肠上皮的粘附,对健康有益;③ 从嗜酸乳杆菌NCFM的染色体中敲除了S层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同源物PrtX(ΔprtX),发现细胞形态改变,自聚集增加,对黏蛋白及纤连蛋白的粘附多效性增加;④ 暴露于小鼠树突状细胞时,ΔprtX体外免疫刺激增强;⑤ 无菌小鼠定殖ΔprtX,上皮屏障完整性增加。
The S-layer 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 Homolog PrtX Impacts Cell Surface-Mediated Microbe-Host Interactions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2017-06-30 DOI: 10.3389/fmicb.2017.01185
Cell:肠道菌群和巨噬细胞互作维持胃肠道蠕动
Cell[IF:30.410]
① 肠神经系统感知食物诱导的肠胃伸展,通过调节肠道收缩平滑肌使其进入肠道,新实验证据支持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也参预此调节;② 缺失80%巨噬细胞的小鼠胃排空加速且结肠排空减少;③ 巨噬细胞分泌的骨形态生成蛋白2(BMP2)是关键蛋白, 抑制BMP2表达与缺失巨噬细胞的小鼠表型相同,过表达BMP2可恢复正常;④ BMP2通过其特异表达的受体调节肠神经元;⑤ 肠道菌群影响巨噬细胞分化,抗生素处理的小鼠BMP2表达和巨噬细胞减少,胃肠道蠕动紊乱。
GI motility: microbiota and macrophages join forces
2014-07-19 DOI: 10.1016/j.cell.2014.06.040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女巫,花开,小扣啊,彦 昭昭的妈妈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