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发酵果蔬汁里有什么?为何健康? 热心-大连春柳中医院

推荐文章

大连发酵果蔬汁里有什么?为何健康? 热心

发布时间:2020-07-18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发酵果蔬汁里有什么?为何健康?

今天是第532期日报。

FRI:发酵果蔬产品的成分及作用(综述)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F:3.086]

① 发酵果蔬产品是全球饮食一部分,乳酸菌发酵是常用的发酵方式;② 果蔬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并含有一些非营养类的植物化学成分,如酚类(包括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含硫化合物、单萜及生物活性肽)等;③ 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肽、短链脂肪酸或多糖等分子生成,糖或抗营养物质减少,酚类转化为具有附加生物价值的分子;④ 发酵果蔬产品因其抗氧化特性和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来自于对多聚物的水解),有着较好的健康价值。

Fruits and vegetables, as a source of nutritional compounds and phytochemicals: Changes in bioactive compounds during lactic fermentation

2017-09-14  DOI: 10.1016/j.foodres.2017.09.031

Nature展望:阴道菌群(好文,推荐必读)

Nature[IF:40.137]

① 一般认为,健康女性阴道中以卷曲乳杆菌为代表的细菌占优,而惰性乳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等与细菌性阴道炎(BV)等相关;② 阴道菌群失衡,或与过度清洗和清洁有关,但人种、性行为以及遗传因素都不可忽视;③ 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可高效治疗BV,但30-70%妇女会很快复发;④ 美国Osel公司正开发卷曲乳杆菌,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在筹划利用阴道分泌液移植来应对BV;⑤ 对阴道菌群要有什么样的组成才健康这个根本问题,存在争议,相关研究仍在深入。

Microbiome: Detecting diversity

2017-10-04  DOI: 10.1038/550S12a

mBio:生命早期的居住环境塑造唾液菌群

mBio[IF:6.956]

① 对一个犹太人家族中个体的唾液菌群进行分析,分析菌群与遗传因素及共同居住环境的关联;② 相比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对唾液菌群的影响更大;③ 共享同一个居住环境,对唾液菌群有着巨大而显著的影响;④ 对于那些早期居住在同一家庭但后期搬走的个体,其唾液菌群仍与原先住所中的个体相似,提示居住环境对人唾液菌群的塑造发生在生命早期,且有着长期影响;⑤ 唾液菌群与宿主遗传之间仅存在微弱的关联。

The Human Salivary Microbiome Is Shaped by Shared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Genetics: Evidence from a Large Family of Closely Related Individuals

2017-09-12  DOI: 10.1128/mBio.01237-17

SI:孕期的“免疫时钟”

Science Immunology[IF:N/A]

① 妊娠的维持依赖于免疫适应的精确调节,这些免疫适应有着精准的时控,是足月生产的孕妇的“免疫时钟”;② 选取18名孕妇作为训练集组,10名孕妇作为验证组,收集整个妊娠期的血液样品;③ 利用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其中所有的主要免疫细胞亚群的丰度及对不同刺激(IFN-α、IL-2/IL-6、LPS)的功能性应答;④ 首次发现了IL-2依赖性STAT5ab信号通路在孕期对T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An immune clock of human pregnancy

2017-09-01  DOI: 10.1126/sciimmunol.aan2946

Neurotherapeutics:肠道菌群与小儿多发性硬化(综述)

Neurotherapeutics[IF:5.166]

① 虽然仅有不到5%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其儿童时期发病,但对小儿MS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发病机理;② 肠道菌群可能在MS中起作用,MS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组成存在差异,前者有较多的放线菌门、脱硫弧菌属、双歧杆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科,以及较少的梭菌目;③ 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联系在MS患儿与健康儿童中也有差异,菌群-免疫平衡在MS患儿体内被破坏;④ 肠道菌群与MS的复发相关,梭杆菌门的缺失与早期复发风险增加超过3倍相关。

The Gut Microbiota and Pediatric Multiple Sclerosis: Recent Findings

2017-09-22  DOI: 10.1007/s13311-017-0574-3

Microbiome:结合了宿主选择与菌群选择的菌群进化模型

Microbiome[IF:8.496]

① 开发了一个基于代理的前向计算框架中性模型,在规模固定、非结构化宿主中模拟宿主相关的菌群进化过程,再允许对宿主和菌群进行选择以扩展该模型;② 发现对菌群的选择作用强有力地影响菌群多样性,仅在亲代几乎直接或间接影响后代菌群时,对宿主的选择作用才会影响菌群多样性;③ 宿主适应性增加的条件:(1)有强烈的亲代贡献;(2)没有强烈亲代贡献时,宿主介导的对菌群的选择作用;④ 宿主和菌群对它们的生态伙伴起到相互选择性作用。

Models of microbiome evolution incorporating host and microbial selection

2017-09-25  DOI: 10.1186/s40168-017-0343-x

PLoS One:限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或利于腹膜透析患者菌群

PLoS One[IF:2.806]

① 富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饮食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标志物相关;② 随机开放对照试验中,纳入20名饮食中高消费AGE饮食的腹膜透析患者,分为持续既往饮食组和AGE限制组,研究AGE对肠道菌群的影响;③ AGE限制组的血清中,Nε-羧甲基赖氨酸和甲基乙二醛衍生物水平显著降低;④ AGE饮食导致肠道菌群丰度改变,限制饮食可逆转菌群的变化,显著降低普氏菌属copri、动物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Alistipes indistinctus等4种细菌的相对丰度。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dietary restriction effects on bacterial gut microbiota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a randomized open label controlled trial

2017-09-20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4789

Science:家里的细菌,主要是家人带来

Science[IF:37.205]

① 选取7个家庭,评估家庭成员的体内菌群及每个家庭住所的室内环境菌群,其中3个家庭在实验期间搬家;② 在不同家庭之间,菌群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可根据家庭辨别出不同住所的菌群;③ 网络分析鉴定出人类是主要的细菌携带者,利用贝叶斯方法可显著匹配每个个体与其居住环境;④ 厨房柜台上的潜在人体致病菌的基因组草图可与居住者手上的菌群相匹配;⑤ 搬家后,新住所的菌群群落很快就变得与家庭成员的菌群相似。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microbial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the indoor environment

2014-08-29  DOI: 10.1126/science.1254529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鑫鑫鑫女开~,热心肠先生,沈志勋,桃李不言,药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005 瘦子便便里的细菌,真能拯救胖子?

1004 金砖兄弟已占先,巴西微生物组计划启动!

1003 草药里淘宝:有23种或可治疗炎症性肠病

1002 拒绝第三菌:小鼠只和小鼠的菌群专一相爱!

1001 9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0930 菌群热潮不停歇,四篇《科学》同日曝!

0929 益生元的另一面:让有益菌消失,促血糖代谢异常!

0928 13-15年超经典研究:菌群到底如何深入影响免疫?

0927 菌群作用很复杂,神秘面纱始揭开!

0926 道高一丈:澳门大学团队推出新型环保抗生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jmxwy/20200718814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