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斗致病菌,赢战役易,赢战争难~ 热心
斗致病菌,赢战役易,赢战争难~
今天是第535期日报。
Cell:清除病原体的战役成功,战争却远未结束
Cell[IF:30.410]
① 有效的免疫应答可快速清除感染源,但病原体对宿主的长期伤害仍然存在;② Morais da Fonseca等人的研究揭示了,急性感染可造成组织稳态的永久性损伤,并在病原体被清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可造成免疫失调;③ 感染的假结核耶尔森菌被清除后,菌群产生的信号仍然存在,肠系膜脂肪组织中的炎症仍然持续,肠系膜淋巴结中的树突细胞积累减少;④ 正常的粘膜免疫功能(包括免疫耐受及保护性免疫)持续性受损。
Winning the Microbial Battle, but Not the War
2015-10-10 DOI: 10.1016/j.cell.2015.09.050
Cell:急性感染可长期影响肠道免疫功能
Cell[IF:30.410]
① 单一急性感染可能对组织特异性免疫造成显著而长期的影响;② 在清除假结核耶尔森菌后,肠系膜脂肪组织中的炎症及淋巴管漏仍然持续,使迁徙的树突细胞(DC)偏移进入脂肪隔间中,抑制了肠系膜淋巴结中的DC积累;③ 从而造成正常的粘膜免疫功能(包括免疫耐受及保护性免疫)受损;④ 清除感染后,菌群产生的信号仍然存在,造成炎症性肠系膜重构,短暂清除菌群可恢复粘膜免疫。
Microbiota-Dependent Sequelae of Acute Infection Compromise Tissue-Specific Immunity
2015-10-10 DOI: 10.1016/j.cell.2015.08.030
Nature:饮食可快速改变肠道菌群
Nature[IF:40.137]
① 短期的肉食性或植物性饮食可以改变菌群的结构,这种变化可以掩盖个体的区别;② 纯动物来源的饮食可以增加胆汁盐耐受性细菌(如嗜胆菌属等)的数量,并降低可代谢植物多糖细菌的厚壁菌门的含量,其中沃氏嗜胆菌的增加可能与肉食性饮食引发的IBD有关;③ 菌群的变化可以反映食草和食肉动物的区别,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发酵之间的动态变化;④ 动物性及植物性食物来源的细菌、真菌、病毒均可快速瞬时地定殖于肠道中。
Diet rapidly and reproducibly alters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2013-12-11 DOI: 10.1038/nature12820
FAN:衰老的小鼠,大脑功能和肠道菌群都改变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IF:4.504]
① 衰老是阿尔兹海默症(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高风险因素;② 对比了年老和年轻小鼠在肠道菌群、脑代谢、脑血管功能、认知行为方面的差异,发现老年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发生改变:α多样性增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上升;③ 脑代谢产物中与炎症和AD相关的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血脑屏障功能受损,脑血流量明显下降,转运淀粉样蛋白的P-糖蛋白水平下降;④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焦虑现象增加;⑤ 衰老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增加AD风险。
Age Drives Distortion of Brain Metabolic, Vascular,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2017-09-25 DOI: 10.3389/fnagi.2017.00298
WJG:生酮饮食调菌群治婴儿癫痫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3.365]
① 选取14名患癫痫的婴儿及30名健康婴儿,分析生酮饮食对粪便菌群及癫痫发作频率的影响;② 食用生酮饮食一周后,64%的癫痫婴儿显示出明显改善,癫痫发作频率降低了50%;③ 癫痫婴儿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不同,癫痫婴儿的变形菌门显著增加,阪崎肠杆菌在癫痫婴儿的粪便菌群中占主要部分;④ 生酮饮食可显著降低变形菌门,增加拟杆菌门、普氏菌属、双歧杆菌属。
Ketogenic diet pose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mbalanced gut microbiota in infants with refractory epilepsy
2017-09-07 DOI: 10.3748/wjg.v23.i33.6164
PLoS One:不同警犬的鼻子和口腔菌群
PLoS One[IF:2.806]
① 选取22只爆炸物探测警犬(SP-3)、15只毒品探测警犬(P-NDD)、9只vapor wake犬(VWD-E);② 鼻菌群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口腔菌群,放线菌门及变形菌门在鼻菌群中更多,而拟杆菌门等在口腔菌群中更多;③ VWD-E犬的鼻菌群中,心杆菌属、里氏杆菌属更多,口腔菌群中,金黄杆菌属等更多;④ P-NDD犬的鼻菌群中,鞘氨醇杆菌属更多,口腔菌群中,肠球菌属、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属更多;⑤ S-PE犬的口腔菌群中,孪生球菌属、伴放线聚生杆菌属更多。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sal and oral microbiota of detection dogs
2017-09-21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4899
Leukemia: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鼻窦中可培养的细菌
LEUKEMIA[IF:11.702]
① 对74名急性鼻窦炎患者(43名男性、31名女性,中位年龄为51岁)的鼻窦菌群进行培养并分析;② 这些患者均被诊断为恶性血液病或接受了化疗,其中65%诊断为白血病,23%诊断为淋巴瘤;③ 共104份培养样本中,44份长出菌落,5份为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61种细菌;④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为葡萄球菌属中的菌种,假单胞菌属中的菌种是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⑤ 有13份样本中培养出了真菌。
Microbiology of Acute Rhinosinusitis in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s
2017-09-01 DOI: 10.1097/IPC.0000000000000489
NEJM:利拉鲁肽减肥试验,成功!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2.406]
① 纳入3731名肥胖/超重患者,进行56周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所有患者无2型糖尿病,BMI在27以上;② 2487名患者每日皮下注射3.0毫克利拉鲁肽,1244名患者注射安慰剂,两组患者均接受生活方式调整的指导建议;③ 实验组患者在56周时的体重平均减少了8.4±7.3千克,对照组患者则减少了2.8±6.5千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④ 63.2%及33.1%的实验组患者减少了至少5%或10%的体重,而对照组患者的2个比例分别为27.1%及10.6%,均存在显著差异。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3.0 mg of Liraglutide in Weight Management
2015-07-02 DOI: 10.1056/NEJMoa1411892
NEJM:利拉鲁肽用于减肥,有效!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2.406]
①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刺激胰岛素分泌、减低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② Pi-Sunyer等发表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3700余例受试者给予Liraglutide或安慰剂,同时进行为期56周的生活方式咨询,56周时三个共同主要终点均明显改善;③ 据此,FDA批准首个GLP-1类似物用于治疗BMI≥30或BMI为27.0-29.9伴一个或多个体重相关合并症;④ 可能就像他汀类一样,利拉鲁肽需持续使用,且价格不菲。
Another Agent for Obesity--Will This Time Be Different?
2015-07-03 DOI: 10.1056/NEJMe1506236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杨展,mildbreeze,花开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