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王牌”益生菌BB-12 + LGG,-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 “王牌”益生菌BB-12 + LGG,

发布时间:2020-07-27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王牌”益生菌BB-12 + LGG,仍是无效!

今天是第445期日报。

Pediatrics:BB-12 + LGG,无法减少入托婴儿的缺勤及感染

Pediatrics[IF:5.705]

① 对290名8-14月大入托健康婴儿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每天摄入10^9CFU的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BB-12株(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的组合;② 6个月内,家长通过网络提交入托缺勤天数、婴儿疾病症状及就医次数等数据;③ 婴儿的平均缺勤天数(首要指标)为11天,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区别;④ 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就医次数、抗生素使用、腹泻发生和持续时间以及普通感冒天数、发热、呕吐或监护人的工作缺勤天数等也无区别。

Probiotics and Child Care Absence Due to Infec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7-07-03  DOI: 10.1542/peds.2017-0735

Pediatrics:BB-12 + LGG无效,事出或有因

Pediatrics[IF:5.705]

① 在同期杂志上发表了高质量的RCT研究结果,表明BB-12 + LGG无法减少入托婴儿缺勤率、婴儿发生感染及就医次数等指标;② 部分结果与之前几项研究略有不一致,可能与婴儿是否接受母乳喂养有关:新研究中有47%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之前研究则主要纳入奶粉喂养婴儿;③ 同时,新研究纳入婴儿的年龄较小(8-14月大),而之前研究对象普遍大于4岁;④ 婴幼儿不接受母乳喂养或断奶后,肠道环境与母乳喂养婴儿的不同,这时益生菌或许能发挥一些作用。

Probiotics in the Child Care Center: Context Matters

2017-07-03  DOI: 10.1542/peds.2017-1729

Nutr J:BB-12无法改善人体胆固醇相关指标

Nutrition journal[IF:3.211]

① 随机/部分双盲/四阶段交叉研究中,纳入30名(11男19女)18-40岁成年人,随机分组:无BB-12酸奶(YS),发酵前/后加BB-12的酸奶(PRE/POST),BB-12胶囊(CAP);② 每阶段持续四周,两周清除期后进入下一阶段,每天摄8盎司酸奶或一粒胶囊(3.16×10^9CFU的BB-12),每阶段结束前连抽两天血,最后一天留粪样;③ 对比YS,在任何阶段的总/LDL/H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未改变,除YS和PRE阶段粪便乙酸增加,其他任何阶段粪便短链脂肪酸无变化。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on the lipid/lipoprotein profile and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7-06-29  DOI: 10.1186/s12937-017-0261-6

港中大于君团队:结直肠癌发生,或与厌氧消化链球菌关系密切!

Gastroenterology[IF:18.392]

① 结肠直肠腺瘤及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的粪便样品中,厌氧消化链球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健康人;② 在氧化偶氮甲烷处理的小鼠中,厌氧消化链球菌增加肠道异常增生的发生率;③ 厌氧消化链球菌主要定殖于结肠中,暴露在厌氧消化链球菌中的结肠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增加;④ 调节胆固醇生物合成、TLR信号通路、AMP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基因在暴露在厌氧消化链球菌中的结肠细胞中显著上调;⑤ 并通过甾醇调节位点结合蛋白2活化导致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增加。

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 Induces Intracellular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in Colon Cells to Induce Proliferation and Causes Dysplasia in Mice

0000-00-00  DOI: 10.1053/j.gastro.2017.01.009

BIOL REV:嗅觉系统是菌群-肠-脑轴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

BIOLOGICAL REVIEWS[IF:11.615]

① 嗅觉基因是脊椎动物的最大基因家族,人类拥有约400种嗅觉受体;② 肠道菌群可合成多种着嗅剂,并可能影响嗅上皮的结构,细菌合成的某些物质可作为动物之间交流的手段;③ 至少有2个家族的嗅觉受体在神经系统及脑之外表达:示踪胺相关受体及甲酰肽受体,可作为经典嗅觉受体之外的化学信号感知受体;④ β-苯乙胺等细菌产物可活化不同组合的嗅觉受体,从而调控恐惧、侵略性等情绪的表达;⑤ 嗅觉系统是菌群-肠-脑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Disruptive physiology: olfaction and the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2017-07-04  DOI: 10.1111/brv.12348

PM:肠道菌群不同的女人,脑结构不同,负面情绪也不同

PSYCHOSOMATIC MEDICINE[IF:3.863]

① 对40名女性的粪便样本进行特性分析,鉴定出两个菌属簇:33人具有较高的拟杆菌属丰度,7人具有较高的普氏菌属丰度;② 拟杆菌属组个体的海马体体积较大,前额叶缘回和前脑岛表现出了较高的灰质厚度;③ 普氏菌属组个体大脑中情绪、注意力及感觉加工区域之间表现出较强的连接性,同时诸如海马体等多个大脑区域的脑容量相对较低;④ 相比拟杆菌属个体,当普氏菌属个体看到负面图像时,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负面情绪,如焦虑、苦恼和敏感性等。

Brain structure and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imuli as related to gut microbial profiles in healthy women

2017-06-28  DOI: 10.1097/PSY.0000000000000493

WJG:非甾体抗炎药对肠道通透性及肝病的副作用(综述)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3.365]

① 非甾体抗炎药(NSAID)由于其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而被广泛应用,其使用过程中导致的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复发受到格外关注;② NSAID肠下垂是由于肠肝循环导致的肠粘膜长时间反复暴露于药物及其代谢物,导致局部作用从而损害肠道屏障;③ 肠道屏障的损害导致门静脉内循环中细菌和肠源性有毒物质的易位,引发内毒素血症;④ 这种情况可导致肝脏炎症性反应,并可能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肥胖、代谢综合征及高脂饮食患者。

Rol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on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2017-06-14  DOI: 10.3748/wjg.v23.i22.3954

FI:IFN-λ如何调控肠道病毒感染?(综述)

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6.429]

① 干扰素-λ(IFN-λ)调控对肠道病毒的先天性免疫,内源性IFN-λ对多种肠道病毒具有潜在的强效作用;② 介绍IFN-λ介导的对轮状病毒、呼肠孤病毒和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的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③ 讨论IFN-λ与肠道内其他细胞因子的互作,以及IFN-λ如何通过共生菌群在肠道病毒调控中发挥作用;④ 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内免疫细胞产生IFN-λ,刺激抗病毒效应因子的产生或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转录;⑤ IFN-λ与IL-22互作,协同调控病毒感染。

Interferon-lambda: a potent regulator of intestinal viral infections

2017-06-30  DOI: 10.3389/fimmu.2017.00749

EBioMedicine:糖尿病足溃疡菌群有何特征?

EBioMedicine[IF:N/A]

① 应用二代DNA测序分析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DFU)菌群,以确定基于传统微生物培养的定向抗菌治疗的有效性;② 按要求招募39例18岁以上的糖尿病足感染症(DFI)患者,近两周无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治疗,组织打孔切片活检;③ 研究期间,19例(49%)抗菌药物治疗失败患者菌群与成功治疗的没有整体差异;④ 短期DFU患者菌群以化脓性球菌为主,组成简单,但慢性DFU患者菌群高度多样化;⑤ DFU持续时间可能是指导抗菌治疗一个有用的指南。

Next 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of Tissues from Infected Diabetic Foot Ulcers

2017-06-27  DOI: 10.1016/j.ebiom.2017.06.026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热心肠先生,沈志勋,女巫,小扣啊,花开,桃李不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mlxwy/20200727823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