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2篇超强菌群综述,鲜明宣-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 2篇超强菌群综述,鲜明宣

发布时间:2020-07-27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2篇超强菌群综述,鲜明宣告营养科学迈入革命!

今天是第443期日报。

Gut:一文彻底读懂菌群研究带给营养科学的革命!(必读综述)

Gut[IF:16.658]

① 菌群研究带来营养科学的革命,促进流行病学观察走向机制研究;② 代表性研究有:膳食纤维对疾病的预防、高度限制饮食的危害及菌群与营养过剩和不良的联系;③ 菌群向宿主传递营养信号,而食物组成和多样性决定哪些微生物会定殖、繁衍、持续或灭绝;④ 单一化饮食致菌群多样性下降,而这与非正常衰老及虚弱、感染和炎症风险相关;⑤ 菌群研究促使人类重新审视膳食指南的制定,促进婴儿和其他配方食品的开发,并可能真正使个体化营养成为现实。

Feeding the microbiota: transducer of nutrient signals for the host

2017-04-27  DOI: 10.1136/gutjnl-2017-313872

Immunol Rev:全面理解“营养-肠道菌群-生理轴”(必读综述)

Immunological Reviews[IF:9.614]

① 饮食和细菌代谢产物影响免疫应答,过敏、心血管疾病等可能与摄入不健康食物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有关;② 细菌代谢膳食纤维的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可结合G偶连蛋白受体,后者在促进肠内稳态和调节炎症反应方面起关键作用;③ 这会影响调节型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功能、上皮紧密性、肠内稳态及IgA抗体响应,SCFAs甚至修饰DNA,影响胎源性疾病;④ “营养-肠道菌群-生理轴”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为过敏、哮喘等疾病的防控提供了潜在新思路。

The nutrition-gut microbiome-physiology axis and allergic diseases

2017-07-01  DOI: 10.1111/imr.12556

Nature:CRISPR+噬菌体,逼耐药菌“自杀”!

Nature[IF:40.137]

① 采用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对噬菌体进行遗传学修饰,可使小鼠免受耐药菌感染;② 自然分离的噬菌体仅感染特定菌株,对人体菌群的影响弱于抗生素,且细菌对天然噬菌体很快产生耐药性;③ 改造后的噬菌体可操纵耐药菌的CRISPR防御系统,促进原本可杀死噬菌体的Cas3或Cas9酶反过来破坏细菌自身基因序列并杀死细菌;④ 可用于治疗肥胖、自闭症、肿瘤,面临的挑战包括噬菌体的量、噬菌体可能将耐药基因转移给非耐药细菌、细菌对噬菌体产生耐药性等。

Modified viruses deliver death to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2017-06-21  DOI: 10.1038/nature.2017.22173

Brain:雄性小鼠的社交缺陷,或与肠道菌群有关

BRAIN[IF:10.292]

① 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异常,在应激所致抑郁症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② 雄性小鼠分为2组,实验组连续10天经历社交失败;③ 易于发生慢性社交缺陷行为的小鼠,某些细菌在门和属水平上明显改变;④ 实验组血浆和大脑细胞因子无明显改变,前额叶皮质中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与黄杆菌属丰度增加及Turicibacter属丰度下降相关,亦与社交回避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关;⑤ 盲肠菌群的特异性集群与长期社交应激所致的社交缺陷易感性可能有关。

Implic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vulnerability to the social avoidance effects of chronic social defeat in male mice

2017-06-16  DOI: 10.1016/j.bbi.2017.06.009

AJRCCM:整合菌群及代谢组学,更好理解呼吸道感染!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IF:13.204]

① 从口腔到肺,宿主细胞与菌群之间发生各种互作,健康状态下宿主与菌群保持平衡,疾病状态下,有利于致病菌生长,导致肺内细菌负荷增加;② Stewart等人的最新研究发现,用鼻咽气道代谢产物预测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时,呈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③ 这些代谢产物的强度与肺炎链球菌的相对丰度相关;④ 联合代谢组学和菌群宏基因组数据,提示重症支气管炎患儿的鞘酯的水平升高来源于宿主,神经酰胺是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可作为治疗靶点。

Integrating Microbiome and Metabolome Data to Understand Infectious Airway Disease

2017-06-19  DOI: 10.1164/rccm.201704-0671ED

JI:一文读懂呼吸道菌群和呼吸道感染(综述)

JOURNAL OF INFECTION[IF:4.201]

① 中低收入国家5岁以下儿童五分之一死于下呼吸道感染,出生后数月内呼吸道菌群主要受环境、分娩方式和喂养模式等影响;② 婴儿早期呼吸道菌群特征与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及发生率、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后续的哮喘发生相关;③ 病毒和呼吸道菌群的早期互作调控宿主免疫应答,影响疾病的进程和今后的呼吸道健康;④ 对这些互作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预防方法,对呼吸道疾病风险高的患者早期进行靶向性干预,预防急性和长期并发症。

The respiratory microbiome an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2017-06-23  DOI: 10.1016/S0163-4453(17)30196-2

WR:暴雨给城市河流带来更多抗生素耐药基因

WATER RESEARCH[IF:6.942]

① 在城市内陆河发生的三次暴雨径流事件过程中,定量分析5个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ul1、sul2、tet(O)、tet(W)和erm(F),暴雨期的5个ARG载荷量明显高于背景期;② 大肠杆菌及肠球菌与四环素耐药基因tet(O)和tet(W)相关;③ 利用二代宏基因组测序鉴定暴雨中的抗性组,每一个河流样本中检出37-121个不等的ARG,不同的暴雨之间ARG组成不同;④ 暴雨驱动的ARG运输,是总体下游载荷的主要部分。

Stormwater loading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an urban stream

2017-06-19  DOI: 10.1016/j.watres.2017.06.046

TM:一文读懂植物生物质降解菌群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020]

① 植物生物质(PB)是生物燃料产生的重要来源,在PB降解菌群(PB-dmc)的富集过程中,接种源和状态、底物类型、温度、氧气等决定了菌群的丰度、多样性和结构改变;② 时空营养通量和菌群互作是驱动PB-dmc发育演替动态的关键因素,PB-dmc产生的酶混合物,可优化该过程;③ 营养源的时空变化影响PB-dmc内部的菌群互作的动态,占领生态位、”糖欺骗“等均可促进对该系统的评估;④ 对PB-dmc生态学的理解是研发高效能合成菌群的基础。

Ecological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s of Plant Biomass-Degrading Microbial Consortia

2017-06-22  DOI: 10.1016/j.tim.2017.05.012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花开,Archie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mlxwy/20200727823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