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 方法学重大突破:看见和分
方法学重大突破:看见和分辨活体里的肠道细菌!
今天是第447期日报。
Nature子刊:同时标记三种分子,追踪小鼠肠腔细菌的活动!
Nature Microbiology[IF:N/A]
① 结合代谢标记与点击化学(即在活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方法,对3种免疫调节大分子(肽聚糖、脂多糖、荚膜多糖)进行特异性标记;② 该方法可实现在活体厌氧共生细菌中,对上述3种大分子进行同时或单独的标记;③ 这是首次实现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对内生厌氧细菌中的肽聚糖进行标记;④ 利用上述技术,可在健康或疾病状态下的活体小鼠体内,成像追踪肠腔内的细菌迁移至特异性肠道免疫细胞处的过程。
Illuminating vital surface molecules of symbionts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17-06-26 DOI: 10.1038/nmicrobiol.2017.99
北大团队:成功实现对肠道革兰氏阴/阳性菌的双色荧光成像
BIOCHEMISTRY[IF:2.938]
① 对菌群中的特异性组分进行选择性成像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② 一种新的化学方法可通过区分细胞壁组分,从而实现选择性地对小鼠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阳性菌进行成像;③ 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采取点击化学方法,利用可点击的叠氮基糖进行代谢标记;④ 对革兰氏阳性菌,采用万古霉素衍生的荧光探针进行直接标记;⑤ 利用上述策略,可对小鼠肠道菌群中的革兰氏阴性菌及阳性菌实现双色荧光成像。
Selective imaging of Gram-negative and Gram-positive microbiotas in the mouse gut
2017-07-06 DOI: 10.1021/acs.biochem.7b00539
TM:体外研究鸟枪换炮直接培养肠道!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020]
① 肠道芯片、肠道类器官、原代上皮细胞2D培养等方法可用于研究肠道上皮细胞发育、肠流、肠道菌群与上皮细胞的互作等;② 需要新的方法对肠道组织微架构进行建模,以研究细胞招募、迁移、多细胞组分与肠道菌群的互作;③ 在Yissachar等人在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设计了一种微加工器官培养系统;④ 该系统可维持小鼠肠道多细胞组成,并可通过肠流控制药物等扰动因素;⑤ 可用于研究肠道对细菌的早期应答,以及菌群-免疫-神经系统间的互作。
Mucosal Bioengineering: Gut in a Dish
2017-07-03 DOI: 10.1016/j.it.2017.06.007
Viruses:一文读懂人体肠道噬菌体(综述)
VIRUSES[IF:3.465]
① 肠道噬菌体主要包括肠道细菌中的温和噬菌体(原噬菌体库)和裂解噬菌体;② 在健康人群中,只有一小部分的原噬菌体被激活并转化为胞外噬菌体;③ 原噬菌体的活化改变或溶解性噬菌体的增加与疾病相关,提示噬菌体的裂解性和溶原性之间的平衡对维持健康是必需的;④ 菌群失调的概念应该扩展到菌群中的噬菌体组分;⑤ 噬菌体移植可恢复健康,表明噬菌体可用于疾病治疗;⑥ 因此,理解人体肠道菌群中的噬菌体的动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The Human Gut Phage Commun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Disease
2017-06-08 DOI: 10.3390/v9060141
JAHA:TMAO确实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率(综述)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mlxwy/20200727822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连 横空出世:新方法检测菌
下一篇:大连 科学带娃:母乳管够,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