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肠息肉高危人群的诊断-大连春柳中医院

推荐文章

关于结肠息肉高危人群的诊断

发布时间:2012-06-01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高危人群并非具有临床症状,无症状阶段可应用序贯筛查方案,以FOB结合高危因素AD值作初筛。对此方案经回代验证建立方案,更简单易行,具体为:40岁以上。关于结肠息肉高危人群的诊断?大连胃肠病医院专家万筱玲医生告诉:
  
  ①大便潜血免疫法(RPHA-FOB)阳性;
  
  ②Ⅰ级亲属结直肠癌史;
  
  ③本人有癌症史和息肉、腺瘤史;
  
  ④本项中的6种症状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作为数项阳性,包括:黏液血便、慢性便秘史、慢性腹泻、阑尾疾患史、明显的精神创伤史及胆囊疾患史。
  
  4项中任一项阳性即作为高危人群行纤维肠镜检查。对该“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1993年,在海宁市对1722例息肉摘除史患者作为人群行60cm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了9例结直肠癌(5例DukesA期,4例DukesB期),138例腺瘤及58例息肉。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日本纳米肽胃肠超声系统检查——人性化诊疗全程无痛
  
  大连胃肠病医院在全省率先引进的“日本纳米肽胃肠超声系统检查”,是代表目前最新胃肠疾病检测发展趋势的先进仪器,它具备了许多传统检测技术设备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一、不插管无痛苦避免感染
  
  以往的胃肠疾病检查,仅限于传统的依靠下胃镜做肠镜来诊断,患者紧张害怕伴有痛感,同时实施操作的医生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胃内黏膜组织,造成交叉感染。而“日本纳米肽胃肠超声系统检查”作为百万像素检查技术的升级版,不但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查出胃肠方面的疾病。同时,在检查过程中,避免了操作的危险性。由于其无需插管,避免了痛苦,所以,适合各类人群的健康检查。
  
  二、防漏诊毫厘之间断病源
  
  此项技术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漏诊的难题。该系统由计算机全程监控,在三维立体的动态观察和引导下,数码扫描系统对脏器,特别是消化系统等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检测与定位。因为它对全身各脏器几毫米大小的肿瘤都可以详细检测,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胃肠疾病患者诊断的需要。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qtwb/20120601251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