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胃病困扰十几年,竟是“情绪”惹的祸
老胃病困扰十几年,竟是“情绪”惹的祸!
人吃五谷杂粮,胃通过食管、口腔与外界相通,因此极易受到伤害。如暴饮暴食,常吃生冷油腻肥甘辛辣之品,感寒受凉等等,都能让胃不舒服而消极怠工。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情绪异常。
案例回顾
周阿姨,54岁,十几年老胃病,三天两头胃不舒服,食欲差,吃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几个月前开始,吃不下饭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儿子让她去做个胃镜检查,周阿姨很抗拒,觉得做胃镜太痛苦了,于是到家附近的小诊所开了点中药,吃了几天,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眼看着母亲吃不下饭,瘦了好多,儿子实在忍不了,主动带周阿姨到我院检查。
听了周阿姨的描述,我院消化内科专家先安排周阿姨做了幽门螺杆菌测试和无痛胃肠镜检查,再得知我院采用无痛电子胃肠镜,睡一觉就把胃肠镜做了,没有任何不适感之后,一向抗拒的周阿姨才同意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胃部有些炎症(浅表性胃炎),肠道正常,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也正常。
拿到报告,周阿姨反而更不解了:“那没啥问题,我怎么这么难受呢?”
专家通过与周阿姨儿子聊天中发现,原来周阿姨长期处于焦急等负面情绪中,再结合她的具体情况,诊断她为“功能性胃病”。
我们的胃肠道就等于“人类情绪的镜子”,它的功能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情绪的好坏。每当我们悲伤、低落、忧愁、沮丧时,胃肠道功能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临床上,像这样的“老胃病”特别多,一提起病史就二三十年了,吃药不见效,或是吃两天好了,过几天又犯了。
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人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导致胃的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反食、便秘、腹泻等等各种不适。
那么,如何预防负性情绪带来的“病由心生”呢?
首先改变自己容易紧张、焦虑、脾气暴躁这些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经常锻炼、睡眠充足。
然后就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调整心态,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
大连胃肠病医院王浩波主任提醒:出现胃肠道不适时,一定要到专业的胃肠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之后,对症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的自行服药。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