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生酮饮食:影响肝脏和肠道的生物钟
生酮饮食:影响肝脏和肠道的生物钟
今天是第506期日报。
Cell子刊:生酮饮食如何影响肝脏和肠道生物钟
Cell Metabolism[IF:18.164]
① 生酮饮食(KD)是低碳水、高脂肪、适量蛋白质的饮食,② KD显著影响了肝脏中可调控生物钟振幅的基因及BMAL1的染色质招募,但在肠道中无上述影响;③ 在肝脏及肠道中,KD在不同生物钟时段引起PPARα在细胞核中的积累;④ 另外,肠道及肝脏生物钟对KD中的碳水化合物补充的响应不同;⑤ KD可引起血清及肠道中的β-羟基丁酸盐水平的周期性震荡,后者与组织特异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及组蛋白乙酰化的周期性相关。
Distinct Circadian Signatures in Liver and Gut Clocks Revealed by Ketogenic Diet
2017-09-05 DOI: 10.1016/j.cmet.2017.08.015
Science:肠道菌群周期性调节身体成分的一种机制
Science[IF:37.205]
① NFIL3是一种在免疫细胞及小肠上皮细胞中表达的转录因子,无菌小鼠的NFIL3表达显著减少;② 肠道上皮细胞中的Nfil3基因的转录水平表现出节律性振荡,其振幅受到肠道菌群调控;③ 肠道菌群通过3型天然淋巴细胞、STAT3及肠道上皮细胞生物钟对NFIL3起到调控作用;④ NFIL3控制节律性脂质代谢程序的表达,并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脂质吸收及运出,从而调节身体成分。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regulates body composition through NFIL3 and the circadian clock
2017-09-01 DOI: 10.1126/science.aan0677
Nature子刊:一文读懂抗真菌方法(综述)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IF:57.000]
① 共轭多烯、氟胞嘧啶、唑类和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物具有抗真菌疗效,但具局限性,如非靶标毒性、耐药真菌正在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仍持续发生;② 加强和完善抗菌途径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包括从临床前学术研究到制药工业产品:③ 识别真菌作用的途径、靶点和机制,以获取新的抗真菌剂;④ 发展新的抗真菌药物和免疫策略,形成新的抗真菌疗法;⑤ 现有化合物的配方改进;⑥ 再利用其它具潜在抗真菌药物。
The antifungal pipeline: a reality check
2017-09-01 DOI: 10.1038/nrd.2017.46
PNAS:保护性MHC等位基因通过肠道菌群预防1型糖尿病
PNAS[IF:9.661]
① 利用表达MHCII Eα:Eβ复合物的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作为研究模型;② Eα16可对NOD雌鼠的后代在糖尿病和胰岛炎中起保护作用,该作用依赖于肠道菌群,抗生素处理或置于无菌环境喂养则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③ 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个体发生早期阶段的NOD和Eα16/NOD小鼠肠道菌群不同,将Eα16/NOD小鼠盲肠内容转移至NOD小鼠,抑制胰岛炎的发生;④ MHC/HLA等位基因通过肠道菌群保护个体避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Protectiv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allele prevents type 1 diabetes by shaping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early in ontogeny
2017-08-22 DOI: 10.1073/pnas.1712280114
Microbiome:除了胎便,可用粪便隐血测试卡收集婴儿粪便
Microbiome[IF:8.496]
① 5种方式收集8份0-2岁的婴儿尿布上的粪便,及3份胎便;② 离心管室温+储存2天以下、离心管-80℃+7天、粪便隐血测试卡(FOBT)室温+3-5天、FOBT室温+7天、FOBT-80℃+7天;③ 尿布上的粪便样品的16S rRNA测序结果不被收集方式显著影响,更多地体现出婴儿的个体差异性而非收集方式的差异性;④ 胎便的测序结果显著受到收集方法影响;⑤ FOBT是一种收集婴儿粪便进行大规模研究的方法,但不能用于胎便相关研究。
Collection of non-meconium stool on fecal occult blood card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fecal microbiota studies in infants
2017-09-05 DOI: 10.1186/s40168-017-0333-z
IR: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综述)
Immunological Reviews[IF:9.614]
① 肠道菌群影响宿主生理和免疫,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描述性报告超过机制研究、动物模型中获得的实验结果难以应用到临床、肠道菌群系统复杂、新物种及功能有待研究;② 综述了特定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中的特定菌种;③ 着重强调其分子机制及其余因素如脂质、短链脂肪酸和二者的相互作用;④ 基于培养构建最小微生物组的策略是研究特定肠道细菌与免疫系统互作的常用方法。
Decipher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immune system via microbial cultivation and minimal microbiomes
2017-09-01 DOI: 10.1111/imr.12578
AJRCCM:鼻咽菌群是呼吸道感染的预言家?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IF:13.204]
① 鼻咽菌群组成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某些病例与哮喘复发危险因素相关;② Bosch等前瞻性收集112例健康婴儿的拭子,研究生命早期鼻咽菌群菌群发展与呼吸道感染频率的相关性;③ 出生后一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多的婴儿,自出生后一个月即表现出菌群发育轨迹异常;④ 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不同的鼻咽菌群模式的功能性作用、呼吸道的病因与时机不明;⑤ 今后的研究将明确鼻咽菌群的模式及其作用。
Nasopharyngeal Microbiota: Gatekeepers or Fortune Tellers of Susceptibility to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2017-08-11 DOI: 10.1164/rccm.201707-1470ED
COB:醋酸菌在发酵食品和饮料中的作用(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IF:9.294]
① 醋酸菌在自发发酵食品和饮料中常见,主要用于醋、维生素C以及纤维素的生产过程中,在天然食品发酵产品中的研究较少见;② 醋酸菌培养、分离、鉴定困难,属于理论上可培养但实际上培养困难的细胞,但是作为发酵剂,在控制发酵过程和产生新发酵食品、饮料方面是有前途的;③ 本综述系统介绍醋酸菌的生态学和生理作用,及其在天然食品(如啤酒、水开菲尔、康普茶及可可饮料)的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种类及功能。
Acetic acid bacteria in fermented foods and beverages
2017-08-29 DOI: 10.1016/j.copbio.2017.08.007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桃李不言,花开,药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01 8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