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人工改造的细菌,在肠道研究中大有可-大连春柳中医院
当前位置:大连胃肠病医院 > 胃病 > 胃窦炎 >

大连人工改造的细菌,在肠道研究中大有可

发布时间:2020-07-21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人工改造的细菌,在肠道研究中大有可为~

今天是第503期日报。


Cell子刊:工程化细菌,在体内更好监测感染和抗生素效应!

Cell Host & Microbe[IF:14.946]

① 对宿主体内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工程化改造,利用“遗传开关”在小鼠模型体内监测慢性感染的动态过程;② 具有分裂活性的细菌的比例在整个慢性感染过程中维持高水平,与体外实验不同的是,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分裂细菌的比例上升;③ 在体内,抗生素并不会导致非分裂细菌的富集,非分裂细菌并不一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产生;④ 在体外进行的抗生素效应实验,需要在体内进行重复验证。

Using Engineered Bacteria to Characterize Infection Dynamics and Antibiotic Effects In Vivo

2017-08-31  DOI: 10.1016/j.chom.2017.08.001

AJH:肠道菌群对干细胞移植的影响(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IF:5.275]

① 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可能受到肠道菌群的调节;② 肠道菌群失调直接与艰难梭菌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复发相关,这些并发症是患者的主要发病及死亡的原因;③ 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因其潜在的恶性肿瘤、抗生素暴露、化疗药物使用,造成肠道菌群容易发生改变;④ 综述肠道菌群失调如何影响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的并发症;⑤ 益生菌、益生元可能在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发挥作用。

Changes i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ir effects on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2017-08-26  DOI: 10.1002/ajh.24896

MD:帕金森症及前驱症状相关的鼻和肠道菌群

MOVEMENT DISORDERS[IF:7.072]

① 分析76名帕金森症患者、21名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帕金森症的前驱症状之一)、78名健康人的鼻菌群及粪便菌群;② 与健康人相比,Akk菌及普氏菌属在帕金森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中丰度较高,但这些差异在鼻菌群中未发现;③ 帕金森症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存在差异的肠道菌群中,80%与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有着相似趋势,例如Anaerotruncus及拟杆菌属中的部分菌种,且与非运动症状相关。

The nasal and gut microbiome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idiopath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2017-08-26  DOI: 10.1002/mds.27105

FM:适度锻炼,改善小鼠心脏功能及肠道菌群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小鼠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进行4周中等强度的锻炼;② 对于心肌梗死后的小鼠,锻炼可抑制心输出量及心博量的降低;③ 锻炼及心肌梗死导致小鼠的肠道菌群发生改变,锻炼可增加Butyricimonas菌及Akk菌的相对丰度;④ 鉴定出与锻炼及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的关键OTU,包括24个谱系,主要来自拟杆菌属、螺杆菌属、紫单胞菌科、疣微菌科、脲原体等;⑤ 锻炼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并改变肠道菌群组成。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affects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and influences cardiac functio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ce

2017-09-01  DOI: 10.3389/fmicb.2017.01687

Evolution:在马达加斯加,牛和主人共享的皮肤菌群很有限

EVOLUTION[IF:4.201]

① 皮肤拥有一个动态的菌群,与人类、其他动物和环境接触可以改变菌群;② 在马达加斯加农村研究人和牛(瘤牛)的皮肤菌群,从瘤牛背部和人类脚踝、前臂、手和腋窝取样进行检测;③ 人和瘤牛的皮肤菌群组成不同,没有发现人和他的瘤牛之间有共享的微生物特征的证据;④ 菌群在人体不同部位不同,脚踝处菌群多样性增加并与瘤牛皮肤菌群有很多的相似性,可能由于人及瘤牛与土壤的广泛接触;⑤ 结论:拥有牛,对人皮肤菌群的影响微弱。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the skin microbiome of humans and cattle in rural Madagascar

2017-08-26  DOI: 10.1093/emph/eox013

ISME:芽囊原虫属的比较宏基因组学

The ISME Journal[IF:9.664]

① 分析1689位不同地理区域、疾病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个体的肠道芽囊原虫属亚型,该虫非随机地在14.9%的人群中存在,呈亚型特异性分布,引起持续性无症状定植;② 在生活方式非西方化的个体中更普遍,与疾病无关,结直肠癌、克罗恩氏病患者生态失调时减少,提示其为健康肠道菌群的成员;③ 与身BMI呈负相关,与古细菌(史氏甲烷短杆菌)和一些细菌表现出强烈的共生倾向;④ 已重建和功能性描述43种芽囊原虫属亚型的基因组。

Large-scale comparative metagenomics of Blastocystis, a common member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2017-08-22  DOI: 10.1038/ismej.2017.139

FM: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如何发育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在中国江西省的养猪场中选取17头商业仔猪,分析从断奶前10天到断奶后10天期间的肠道菌群变化;② 仔猪在断奶后,肠道菌群快速改变,并在10天内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α多样性随时间增长显著增加;③ 仍在接受哺乳的仔猪的肠道菌群主要由梭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巨型球菌属组成;④ 断奶后的仔猪的肠道菌群主要由Blautia、梭菌属XIVa、Paraprevotella等菌属组成。

The Maturing Development of Gut Microbiota in Commercial Piglets during the Weaning Transition

2017-09-04  DOI: 10.3389/fmicb.2017.01688

FM:食品相关微生物如何应激?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076]

① 食物相关细菌面临着一系列影响细菌生存和活动的内在和外在因素;② 内在因素包括食物的高渗透性、酸度、菌群生态学,外在因素包括食物的杀菌处理、储存温度、冻干,宿主因素包括胃酸度、肠道中的胆汁盐;③ 研究食品微生物应激反应和抗性,可更好地预测如何使食物源性病原体微生物、腐败微生物失活,以及更好地控制发酵剂及益生菌的表现;④ 组学和单细胞分析,有助于了解食品微生物在压力下失活及生存的背后机制。

Industrial and Host Associated Stress Responses in Food Microbes. Implications for Food Technology and Food Safety

2017-08-08  DOI: 10.3389/fmicb.2017.01522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女巫,桃李不言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06 测细菌验孕,靠谱吗?

0905 益生菌/元之外:改善肠道菌群,吃点辣?

0904 500期巨献50篇必读综述!

0903 妙哉!文学名著的经典语言,启发菌群研究~

0902 真相迫近:肝肠更相照~

0901 8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0831 抗癌益生菌?或许很靠谱~

0830 肠道菌群怎样调节血压?你最该更新的知识来了~

0829 致病菌如何从肠道到达子宫?血液~

0828 喝茶调菌群,有赖茶多酚~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wdy/20200721817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