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爱喝酸奶的中国人,更开心还是更抑郁
爱喝酸奶的中国人,更开心还是更抑郁?
今天是第504期日报。
EJN:19596名中国人研究表明,爱喝酸奶与抑郁无关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IF:4.370]
① 纳入19596名平均41.2岁的中国成年人,利用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症状,问卷了解饮食情况,多元逻辑回归分析酸奶消费与抑郁症状的关系;②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7.1%,比起摄入酸奶最少(1次/周或更少)的组,各组优势比分别为:1.05(1-3次/周)、1.02(4-7次/周)和2.10(≥2次/天);③ 尽管在一小部分最多消费酸奶的人群中,抑郁症状发生频率较高,但总体上喝酸奶与抑郁症状无显著关联;④ 由于数据的横断面特性,理解和解释这些结果需格外谨慎。
Habitual yoghurt consump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tudy of 19,596 adults
2017-08-30 DOI: 10.1007/s00394-017-1532-x
BP:靶向菌群治精神疾病,不是炒作而是希望!
BIOLOGICAL PSYCHIATRY[IF:11.412]
① Burokas等人发现,持续3周给C57BL/6J雄性小鼠喂食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或二者组合,降低小鼠的抑郁和焦虑状态;② 通过检测皮质脂酮、短链脂肪酸以及一些免疫因子的水平,部分阐述了相关机制,这意义重大;③ 不过这仍然是动物模型上的研究,后续迫切需要将其推导到人身上;④ 除了FOS、GOS这样的益生元,益生菌、特制饮食等干预和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都可能在精神健康和疾病中发挥作用。
Targeting the Microbiome for Mental Health: Hype or Hope?
2017-10-01 DOI: 10.1016/j.biopsych.2017.08.002
BM:婴儿配方奶粉,到底有没有必要加益生菌?(综述)
Beneficial Microbes[IF:2.923]
① 到2016年9月,关于添加到奶粉的BB12、La1、BL999、LPR、LGG、ATCC 55730、DSM 17938、CEC5713等益生菌的RCT文献有20篇;② 益生菌可减少感染、肠绞痛、哭闹、腹泻,促进生长,但一个菌株一般只有一种作用,而不能全面发挥作用;③ 给健康婴儿食用添加益生菌的奶粉,不必担心安全性问题;④ 虽然它们可能有一些有益的临床效果,但没有强有力证据支持推荐它们的日常使用;⑤ 不过,结论或许只体现了数据量太少,而未必真正说明益生菌缺乏效果。
To add or not to add probiotics to infant formulae?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2017-08-31 DOI: 10.3920/BM2016.0233
Allergol Int:益生元/菌、合生制剂能预防过敏么?(综述)
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IF:3.194]
① 一些益生菌能预防湿疹,但暂无菌株对其他过敏有效的证据,WAO建议有遗传高风险的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婴儿使用益生菌;② 益生元似乎对早期呼吸道感染和食物过敏有益,WAO建议给非母乳喂养婴儿使用益生元;③ 有统一标准的多学科多中心交叉协作研究很必要,可明确微生态制剂对过敏和其他疾病是否确实有效;④ 不能忽视营养、母乳喂养、辅食及大自然接触的重要意义,也不能过度依赖制剂而忽视经济、环境、社会和生活方式等引起失衡的综合因素。
Bugging allergy; role of pre-, pro- and synbiotics in allergy prevention
2017-08-30 DOI: 10.1016/j.alit.2017.08.001
BM:益生菌有助于疫苗更好起效?(综述)
Beneficial Microbes[IF:2.923]
① 益生菌或能改善免疫功能,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增强疫苗特异性免疫;② 但现有21篇文献报道的研究水平和结果可信度的差异都很大,并不能明确支持假设;③ 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更加严谨规范且深入的临床研究,但需要应用相似的治疗时间、比较特征明显的益生菌菌株并监测针对不同种类疫苗的有效反应,开发广受共识的统一试验方法;④ 同时,要注意小鼠实验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人类,在考虑菌株发挥作用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代谢产物可能也有效。
Can probiotics enhance vaccine-specific immunity in children and adults?
2017-08-31 DOI: 10.3920/BM2016.0147
JLB:菌群或影响疫苗应答(综述)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IF:4.018]
① 人与人之间,疫苗接种引起的免疫应答千差万别,对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疫苗的免疫原性往往很不理想;②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菌群能够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小鼠实验表明肠道菌群在针对一些疫苗的抗体产生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③ 不过机制研究还很少,比如:婴儿接种疫苗后,菌群是否影响B细胞和T细胞的响应值得深入挖掘;④ 如同菌群与各式各样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一样,关于人体中肠道菌群与疫苗免疫应答的因果关系研究几乎没有。
The potential of the microbiota to influence vaccine responses
2017-09-01 DOI: 10.1189/jlb.5MR0617-216R
IBD:粪菌移植用于炎症性肠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综述)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F:4.525]
① FMT改变了治疗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标准,但很少研究关注于FMT对CDI并发潜在IBD的效果和安全性,包括IBD恶化的风险;② 尽管存在异质性,但一些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FMT有效;③ 针对IBD患者的CDI,要充分注意和考虑疾病活动指数、症状的准确病因以及施行FMT的方法;④ 治疗潜在IBD,要考虑供体选择、施行方法和剂量频率以及粪便的准备方法;⑤ 目前和未来都会有更多试验开展,需要注意病人人群、干预手段和随访等方式的优化。
The Current Landscape and Lessons from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017-08-29 DOI: 10.1097/MIB.0000000000001247
Nutrients:特定益生菌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Nutrients[IF:3.550]
① 在60名早产儿生命的最初48小时期间,随机分组,随后一个月每天摄入10^8 CFU 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或安慰剂;② 益生菌组到达全肠内喂养的天数、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明显减少;③ 粪便细胞因子状况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益生菌组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增加,而安慰剂组的促炎细胞因子IL-17、IL-8和TNF-α的水平增加;④ 同时也还观察到胃排空和空腹胃窦面积的差异;⑤ 针对早产儿使用益生菌,或减少喂养不耐受,降低住院费用。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in Preterm: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Hospital Cost
2017-08-31 DOI: 10.3390/nu9090965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热心肠先生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01 8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