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不做胖宝宝,预防长期健康隐患 母婴-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不做胖宝宝,预防长期健康隐患 母婴

发布时间:2020-04-12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不做胖宝宝,预防长期健康隐患 母婴之声

今天是第87期母婴之声。


儿童肥胖或增高成年期死亡率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41359名研究对象,记录其在18岁之前是否被诊断为肥胖,中位随访时间3.6年;② 随访期内共有104名死亡,死亡的中位年龄在22岁;③ 肥胖组死亡率在0.55%,显著高于非肥胖组(0.19%);④ 超过1/4的死亡病例被归因为肥胖,且接受过肥胖治疗的儿童死亡风险增高4倍;⑤ 男性、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与过早死亡相关;⑥ 无论是否肥胖,自杀和自残都是死亡的主要原因。⑦ 儿童期肥胖与成年早期死亡率增高存在关联。

Associa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 with risk of early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Swedish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3-18,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078

【主编评语】本研究利用登记数据库分析发现,从全病因死亡率上看,在儿童期肥胖的人,其在青年期(20-30岁左右)全病因死亡风险增高。该研究强调了预防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要性。(@小笋干儿)

肥胖儿童未来焦虑抑郁风险高

BMC Medicine[IF:8.285]

① 纳入12507例6-17岁行肥胖治疗的儿童,随访三年后焦虑和抑郁的患病情况,同时匹配6万余名非肥胖对照儿童;② 总体来说,肥胖儿童焦虑/抑郁风险高于对照组;③ 肥胖女孩焦虑风险提高1.49倍,抑郁风险提高1.80倍;④ 而肥胖男孩焦虑风险提高1.88倍,而抑郁风险提高2.68倍;⑤ 有神经精神障碍病史的儿童未来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更高;⑥ 肥胖的儿童在未来发生焦虑/障碍等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obesity: a nationwide study in Sweden
03-03, doi: 10.1186/s12916-020-1498-z

【主编评语】该研究发现,儿童肥胖且接受治疗者,未来发生焦虑/抑郁障碍的风险更高,提示我们应该关注肥胖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小笋干儿)

Nature子刊:儿童肥胖带来的长远卫生负担(综述)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从1975年到2016年,全球儿童肥胖率从4%增加到18%,肥胖儿童的数量增加10倍以上;② 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行为和遗传因素;③ 其中环境污染物暴露、糖摄入量增加、久坐、运动减少是首要的环境和行为因素;④ 基因组学发展揭示了遗传因素对肥胖的作用,如FTO基因;⑤ 儿童肥胖与未来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各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⑥ 异位脂肪堆积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病因;⑦ 干预儿童肥胖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

Childhood obesity and the associated rise in cardiometabolic complications
03-16, doi: 10.1038/s42255-020-0183-z

【主编评语】本综述对儿童肥胖患病率变化、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以及对未来心血管疾病负担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对关注儿童肥胖问题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小笋干儿)

儿童肥胖或与母乳寡糖组成有关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568]

① 纳入802份母乳样本进行各类人乳寡糖(HMO)检测,记录儿童3月~5岁的生长情况;② 母乳中HMO的多样性指数,以及乳糖-N-新四糖(LNnT)含量与儿童身高、体重z分数均呈负相关;③ 而母乳中2'-藻糖基乳糖(2'FL)含量与儿童身高和体重z分数呈正相关;④ 女性孕前BMI与母乳中HMO含量组成之间具有关联;⑤ 母乳中HMO含量可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应加强母乳中LNnT、2'FL等物质的研究。

Associations between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and growth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02-18, doi: 10.1093/ajcn/nqaa010

【主编评语】本研究对母乳中各种母乳寡糖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未来儿童发育情况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乳糖-N-新四糖、2'-藻糖基乳糖这两种糖类在其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在配方奶粉研究中,这两种糖的添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小笋干儿)

母亲肠道菌群、饮食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

Gut Microbes[IF:7.823]

① 收集86对母婴信息及粪便样本,记录新生儿前18个月的BMI发育轨迹;② 母亲肠道菌群可以分为两类,I类以普氏菌属为主,II类以瘤胃球菌属为主;③ II型菌女性的膳食纤维、ω-3、多酚类食物摄入较多;④ 新生儿BMI z分数的变化轨迹与母亲肠道菌型、饮食习惯、分娩方式均存关联;⑤ 母亲I型菌且剖宫产的新生儿,18月时BMI更大,具有更高的超重风险;⑥ 纤维素、脂质和蛋白质摄入对新生儿微生物组有重要影响,有助于婴儿的生命早期发育。

Distinct maternal microbiota clusters are associated with diet during pregnancy: impact on neonatal microbiota and infant growth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of life
03-13, doi: 10.1080/19490976.2020.1730294

【主编评语】本研究内容十分丰富,阐述了女性饮食习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饮食、肠道菌群和分娩方式三者共同对新生儿生命早期18个月发育的影响。值得相关领域的学者参考和借鉴。(@小笋干儿)

Lancet子刊:孕早期血糖水平与胎儿生长有关联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IF:24.54]

① 纳入美国2458名8-13周的孕妇,检测10-14周内空腹血糖水平,收集妊娠期糖尿病(GDM)、糖耐量受损(IGT)发生情况,记录胎儿宫内生长数据;② 从胎儿体重增长曲线来看,从28周以后,GDM组胎儿体重高于IGT组,高于正常组;③ 37周时,GDM组和正常胎儿的平均体重为3061g vs 2943g;④ 而其他指标,包括顶径、头尾、腹围、肱骨长度、股骨长度等指标,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⑤ 孕早期的血糖水平与未来胎儿的增长速度存在关联。

Glycaemic status during pregnancy and longitudinal measures of fetal growth in a multi-racial US popul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3-02, doi: 10.1016/S2213-8587(20)30024-3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观察性队列,再次证明孕期血糖增高与胎儿体重增长具有明显正相关。同时,研究分析认为孕早期(10-14周)的女性血糖水平已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胎儿体重增长过快,需要提早干预,将干预关口前移。(@小笋干儿)

关注儿童口腔健康,预防长期心血管风险

Cardiovascular Research[IF:7.014]

① 一些研究表明,口腔疾病(如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存在关联;② 12-19岁儿童期缺乏牙科保健的人,其在24-32岁期间的平均血压有增高的趋势;③ 一项横断面研究表明,儿童期刷牙频率更高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④ 口腔疾病可能是引起低级别全身炎症的主要原因,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⑤ 口腔疾病还可能影响儿童饮食习惯,从而影响肠道菌群结构,进而造成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Oral health in childhood as a predictor of future cardiovascular risk
01-15, doi: 10.1093/cvr/cvz335

【主编评语】该通讯文章强调了儿童期口腔问题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预测”作用。从人群流行病学资料上看,诸多研究已经阐明口腔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但是儿童期口腔疾病是否能够作为预防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靶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而本文总结了其中可能的机制,给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小笋干儿)

要不要和新生宝宝一起睡觉?

Pediatrics[IF:5.401]

① 纳入3260名婴儿数据,调查2-6个月婴儿睡眠的习惯,是否与人同床睡,以及是否在单间睡;② 仅有45.4%的家长在训练婴儿在睡眠时同屋但不同床;③ 24.2% 的家长训练婴儿与其他人同床睡;④ 非裔美国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同床睡;⑤ 这种决定受到传统社会规范、对婴儿同床睡眠的态度所影响;⑥ 而医生的建议可以降低让婴儿同床睡的概率;⑦ 应加强对新手妈妈的育儿教育,尽量让婴儿在同屋但不同床睡。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oice of Infant Sleep Location
02-07, doi: 10.1542/peds.2019-1523

【主编评语】父母是否要和新生宝宝同床睡觉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目前的科学认为,应该主张“同屋不同床”,即让婴儿与父母在一个房间,但在婴儿床上睡,可以降低受伤、窒息、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影响父母的决定的因素中,医生的健康教育和建议非常重要。(@小笋干儿)

JAMA子刊:轮状病毒疫苗或不能降低儿童1型糖尿病风险

JAMA Pediatrics[IF:12.004]

① 纳入38万余名儿童数据,根据其2-8岁时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为完全接种组(完成所有计划接种次数,占2.8%)、部分接种(占4.1%)和无接种组;② 随访儿童8-11岁时1型糖尿病(T1DM)发病情况,③ 共有464例T1DM病例,发病率为20.6/10万人年;④ 完全接种、部分接种组的T1DM发病率与无接种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⑤ 虽然众多研究认为轮状病毒感染是儿童T1DM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并不能降低儿童T1DM的发生率。

Association Between Rotavirus Vaccination and Type 1 Diabetes in Children
03-09,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9.6324

【主编评语】轮状病毒感染被认为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在理论上可能降低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然而,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关联。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讨论。(@小笋干儿)

孕期空气污染影响胎儿肾功能

Environmental Research[IF:5.026]

① 纳入150个孕妇数据,收集其孕期PM1、PM2.5、PM10、交通污染及绿地暴露数据,对胎儿脐带血检测肾小球率过滤(GFR)、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指标;② 孕期PM1、PM2.5、PM10暴露水平以及居住环境周围街道长度与GFR呈负相关,而与Cr水平呈正相关,与BUN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③ 居住环境离主干道越远、100米内植被指数越高,胎儿GFR越高,Cr水平越低,而与BUN关联无统计学意义;④ 每天逛园林的时间与BUN呈负相关。

Maternal exposure to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 and green spaces and fetal renal function
05-01, doi: 10.1016/j.envres.2020.109285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检测胎儿脐带血肾小球率过滤、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来评估胎儿肾功能,并发现其与孕期空气污染暴露,以及孕期居住环境周围绿地面积等有关。(@小笋干儿)

感谢本期母婴之声的创作者:尹小甜,小笋干儿

点击阅读过去10期母婴之声:

0320 《科学》:母乳,连接母婴健康的纽带

0313 “全面二孩”拉响母婴健康和生育力保卫战

0306 《柳叶刀》聚焦:预防婴儿湿疹,润肤霜和早加辅食有用吗

0228 科学抗击新冠,护卫母婴健康,清洁消毒也有大学问

0221 孕检专题: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

0214 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孕妈更健康

0207 为了孩子的健康,孕妈妈需戒烟

0201 那些年,和肺炎做斗争的孕产妇们

0124 不孕夫妻需补锌?看看JAMA怎么说

0117 怀孕,不得不提的甲状腺功能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母婴之声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12717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