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然综述》详解:大肠癌中的表观遗-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自然综述》详解:大肠癌中的表观遗

发布时间:2020-04-20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自然综述》详解:大肠癌中的表观遗传学

今天是第1344期日报。

Nature Reviews:结直肠癌中的表观遗传学(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3.57]

① 表观遗传变化(特别是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② 非编码RNA(包括miRNA、lncRNA等)作为关键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在许多结直肠癌相关通路中发挥作用;③ 表观遗传变化及非编码RNA表达的变化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预后、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④ 一些D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已被FDA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并写入指南;⑤ 表观遗传变化或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的靶点,已有部分相关药物进入临床I/II期试验。

Epigenetics of colorectal cancer: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01-03, doi: 10.1038/s41575-019-0230-y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表观遗传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表观遗传变化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包括利用DNA甲基化及非编码RNA的变化作为生物标志物、利用表观遗传调控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等。(@szx)

结合家族病史和基因检测,评估患大肠癌风险(综述)

Gastroenterology[IF:19.233]

①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患者患结直肠癌(CRC)风险最高,胃肠道息肉综合征也可增加CRC风险;② 与MMR缺失肿瘤患者和林奇综合征患者相比,林奇样综合征(LLS)患者CRC发生率增加;③ 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可识别包括CRC在内的特定癌种相关突变;④ 可根据个人是否有CRC病史、是否有结肠息肉病史、是否有CRC家族史等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遗传筛查;⑤ 将家族史和基因检测结果纳入筛查建议,如建议高度外显遗传性CRC综合征患者进行强化筛选和风险降低手术。

Use of Family History and Genetic Testing to Determin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2019-11-21, doi: 10.1053/j.gastro.2019.11.029

【主编评语】大约35%的结直肠癌(CRC)患者有该疾病的家族史,一些有CRC病史的家庭携带遗传变异,导致CRC具有高/中等外显率,但仅占CRC病例的5%-10%。大多数有CRC和/或腺瘤病史的家庭不携带与癌症综合征相关的遗传变异这被称为常见的家族CRC。该综述总结并更新了目前常见家族性CRC相关知识、审查了当前CRC筛查和监测建议、还提供了临床遗传评估和测试的方法。基于家庭癌症病史和基因检测结果确定CRC风险,可为癌症筛查和预防提供个性化方法。优化结肠镜检查可有效降低CRC发病率和死亡率。(@楂小夭)

肠上皮细胞自噬防止致病菌诱导的大肠癌

Gastroenterology[IF:19.233]

① 产Colibactin的大肠杆菌(CoPEC)感染的结直肠癌(CRC)患者,其非肿瘤结肠黏膜的CoPEC定殖与自噬相关基因mRNA高表达相关;② CoPEC感染诱导人结肠癌细胞自噬,且自噬是清除细胞内CoPEC和抑制CoPEC诱导的炎症所必需;③ 自噬对于CoPEC感染后的DNA损伤修复是必要的;④ 自噬缺陷增强CoPEC诱导的细胞衰老,促进未感染细胞增殖;⑤ 上皮细胞(IEC)特异性自噬缺陷增加CoPEC诱导的CRC发生。

Autophagy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nhibits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Colibact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in ApcMin/+ Mice
01-06, doi: 10.1053/j.gastro.2019.12.026

【主编评语】产Colibactin的大肠杆菌(CoPEC)在结直肠癌(CRC)易感小鼠模型中促进CRC发生。自噬通过溶酶体降解包括胞内病原体在内的细胞质内含物,调节肠道内的稳态。最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的研究探索了自噬是否会影响感染CoPEC的易感小鼠CRC发生。研究表明CoPEC感染IECs或CRC易感小鼠可促进自噬,这是预防CRC发生所必需的。这一发现表明了自噬在应对CoPEC感染中的重要性,并为CRC和CoPEC定殖的患者提供诱导自噬的策略。(@楂小夭)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20724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