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学》新证据:医学上的女性最佳生-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科学》新证据:医学上的女性最佳生

发布时间:2020-04-30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科学》新证据:医学上的女性最佳生育年龄 母婴之声


“母婴之声”由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出品。


今天是063期。

Science:解密女性生育力变化规律和原因

Science[IF:41.037]

① 选取两类人群,一类是9.1~38.8岁血液病或肿瘤(非卵巢癌)女性中,获得小窦卵泡,另一部分从接受体外受精的女性(20-43岁)中获得卵母细胞,检测非整倍率变化;② 分析发现,年龄是影响卵母细胞非整倍率的唯一因素,且最佳拟合成U字型;③ 这和人类生育力曲线吻合,青少年和高龄女性的生育力较低;④ 其中原因可能源自卵子的染色体错误,导致基因组失衡和妊娠损失;⑤ 年轻和老年群体中,染色体错误的类型是不同的,这是生殖老化的分子时钟。

Chromosome errors in human eggs shape natural fertility over reproductive life span
09-27, doi: 10.1126/science.aav7321

【主编评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生育力呈现U字型变化,无论是太年轻还是年龄太大,生育力均下降。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年龄的个体的卵母细胞的分析,发现卵母细胞的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决定生育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小笋干儿)

Lancet子刊:女性绝经年龄反映老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Lancet Public Health[IF:11.6]

① 综合15项观察性研究,纳入301438名女性数据,其中4.3%的人在绝经后发生了首次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② 相比于50-51岁绝经的人,极早绝经(<40岁)、过早绝经(40-44岁)、相对早绝经(45-49岁)的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增高1.55、1.30、1.12倍,呈剂量反应关系;③ 而晚绝经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微弱的降低;④ 过早绝经的女性在60前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较正常女性明显增高,但在70岁以后,所有女性的发病风险趋于一致。

Age at natural menopause and risk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10-03, doi: 10.1016/S2468-2667(19)30155-0

【主编评语】该人群大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绝经年龄越早(小于50岁),其在60之前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但这种风险在70岁以后便相对一致。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过早绝经的女性,应密切关注其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小笋干儿)

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是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先兆”

Circulation[IF:23.054]

① 纳入英国1997-2016年数据库信息中130万余名女性的电子档案信息,随访期平均20年,共有18624例心血管疾病被记录;② 其中65%的病例发生在40岁以前;③ 相比于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女性,有至少1次子痫前期病史的女性其随后发生卒中、心脏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均增加;④ 产后1年内这种差异就会明显出现;⑤ 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者有早产子痫前期病史的女性随后各类心血管疾病风险均有所增加。

Preeclampsi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Large UK Pregnancy Cohort of Linked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09-24,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8080

【主编评语】本研究利用数据库登记数据信息,揭示了女性在妊娠期有子痫前期、高血压等疾病,产后发生各类心血管疾病,包括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均有所增高。提示对于这部分女性应该加强关注和健康管理,预防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小笋干儿)

弗雷明汉队列新成果:儿童烟草暴露增加房颤风险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IF:18.639]

① 纳入弗雷明汉队列研究中2816名儿童,82%的父母是吸烟的,即儿童期具有二手烟暴露;② 父母的吸烟量每增加1包/天,后代患房颤的风险增加18%,即二手烟暴露量与后代房颤风险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③ 若单独只有母亲吸烟,其与后代房颤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④ 父母吸烟是后代吸烟的危险因素,后代吸烟概率会增加1.34倍;⑤ 后代自身吸烟能够解释二手烟暴露与房颤关联的17%,具有中介作用。⑥ 房颤的预防可能要从儿童期干预做起,戒烟是必要的。

Childhood Tobacco Smoke Exposure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dulthood
10-01, doi: 10.1016/j.jacc.2019.07.060

【主编评语】著名的心血管研究队列弗雷明汉队列近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儿童期暴露父母的二手烟,将增加成年期房颤的风险。该研究为戒烟运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小笋干儿)

Lancet子刊:何时接种麻疹疫苗最理想?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27.516]

① 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章,最终纳入56篇研究,提取其中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② 在4或者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其血清转化率分别为50%和85%;③ 在4-8个月接种疫苗的婴儿其抗体平均几何滴度低于9个月以后接种的婴儿;④ 相较9个月接种,6个月时接种的婴儿其免疫活性更低、免疫持久性更短;⑤ 9个月前接种疫苗的有效性是51%,而9月后接种的有效性达83%;⑥ 无论何时接种,疫苗接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⑦ 在麻疹高发地区推荐儿童接种疫苗意义重大。

Immunogenicity,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easles vaccination in infants younger than 9 month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9-20, doi: 10.1016/S1473-3099(19)30395-0

【主编评语】近期,《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文章指出,对于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时间,不同的方案其在免疫原性、效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安全性上无显著差别。该研究为计划免疫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小笋干儿)

用证据说话:孕妇补充维生素D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综述)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IF:7.755]

① 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最终纳入30个临床试验,共计7033名女性;② 和对照组相比,有中等证据表明孕妇单独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有低等证据表明其可降低严重产后出血;③ 同时补充VD和钙,有中等证据表明可降低子痫前期风险,但与其他不良母婴结局风险仍缺乏足够证据;④ 同时补充VD、钙、其他矿物质及维生素,暂无高等级证据表明其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women during pregnancy
07-26, doi: 10.1002/14651858.CD008873.pub4

【主编评语】本研究全面更新了至今为止公开发表的有关孕期补充维生素D的临床干预试验,并总结了孕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的证据。可以发现,有中等证据表明其可降低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低出生体重儿等,但对其他不良结局的证据均为低级,甚至缺乏。该综述对未来科研方向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笋干儿)

有剖宫产史的妈妈再妊娠,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队列中74043个单胎孕妇,且之前至少有一次剖宫产史的人群数据;② 其中61.56%的孕妇最终剖宫产,但其中有28.4%的人是临时剖宫产,另外38.44%的选择阴道分娩;③ 阴道分娩相比于剖宫产,发生子宫破裂、输血、产后脓毒症、手术损伤以及其他不良围产结局(死亡、儿童重症监护等)事件的风险增高;④ 但阴道分娩的婴儿出院时或6-8周时,接受母乳喂养的概率更高;⑤ 之前剖宫产次数、是否有过阴道分娩史等都是影响上述关联比较重要的因素。

Planned mode of delivery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and short-term maternal and perinatal outcomes: A population-based record linkage cohort study in Scotland
09-24,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913

【主编评语】关于剖宫产后再怀孕的妈妈来说,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是其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虽然目前认为,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可以选择阴道分娩,但是是否存在潜在和风险学界观点并不统一。本研究利用大样本数据,发现阴道分娩者或有更高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但同时,其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可能性也更高。但是应该注意到,选择剖宫产的女性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与事先剖宫产次数、是否有阴道分娩史都有关系。这为将来制订详尽的指南提供数据支持。(@小笋干儿)

儿童饮品如何选择?(新闻)

[IF:N/A]

① 婴儿从出生到5岁,孩子们喝的饮料对他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该健康组织提出了一般化的建议;② 所有5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饮用加香料的牛奶、含咖啡因饮料、加糖饮料等;③ 0-6月的婴儿只需要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就能获得足够的液体和适当的营养;④ 6-12月的婴儿在添加固体饮食前可摄入少量的饮用水,尽量不饮用果汁;⑤ 12-24月婴儿可摄入全脂牛奶以及100%果汁(不要加糖),当然直接食用水果更好;⑥ 2-5岁的儿童,牛奶和饮用水是最好的饮料。

Leading Health Organizations Support First-Ever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to Encourage Young Children’s Consumption of Healthy Drinks

【主编评语】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美国儿科学会等近期发布了针对指导儿童饮品的指南,指南针对0-5岁的儿童做了较为细致的指导,并强调儿童应避免加香料的牛奶、含咖啡因饮料以及加糖饮料等。(@小笋干儿)

肥胖妈妈的后代感染性疾病风险高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IF:5.688]

① 纳入249840名医院生产的新生儿,其中3399名的母亲被判断为肥胖,根据医院档案信息,记录儿童在18岁之前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的人数;② 肥胖母亲后代和非肥胖母亲后代感染性疾病住院率分别为12.5%和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 生存曲线分析提示两组感染性疾病发病时间和发病率有具有差异;④ 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肥胖母亲后代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是非肥胖母亲后代的1.125倍;⑤ 母亲肥胖可能和后代长远的感染风险具有相关性。

Maternal Obesity and Offspring Long-Term Infectious Morbidity
09-14, doi: 10.3390/jcm8091466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住院病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肥胖的母亲,其后代儿童在18岁之前因感染而住院的风险更高。提示肥胖母亲的后代身体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小笋干儿)

杜绝亲密伴侣暴力,推广母乳喂养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WHO监测的51个中/低等收入地区的母婴信息,调查母亲经历亲密伴侣暴力(IPV)情况,以及婴儿出生后1小时及早期(前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② 母亲经历过IPV的比例为33.3%,其中肢体暴力、性暴力和情感暴力的比例分别为27.6%、8.4%和16.4%;③ 暴露IPV的母亲的后代出生后1h及生命早期母乳喂养的比例均更低;④ 分层分析提示,不同暴力类型与出生后1h母乳喂养的负关联均存在;⑤ 为孕妇提供安全、无暴力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比例。

Maternal exposure to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breastfeeding practices in 51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10-01,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921

【主编评语】在一些经济收入较低的地区,女性经历亲密伴侣暴力的风险较高,包括肢体暴力、性暴力和情感暴力等。而经历了这些暴力的女性在生育后是否对后代产生影响一直是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独辟蹊径,发现经历过暴力的女性,其后代母乳喂养的比例更低。而生命早期的母乳喂养已经是公认的有利于婴儿成长的因素。其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解决亲密伴侣暴力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小笋干儿)

感谢本期母婴之声的创作者:小笋干儿

点击阅读过去10期母婴之声:

1004 一图读懂:关键的生命早期菌群

0927 养育健康宝宝,关注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0920 新证据!环境污染物颗粒或穿胎盘影响胎儿健康

0913 杜绝虚假信息,为儿童疫苗正名

0906 远离环境污染物,宝宝更健康

0830 用医疗数据看“二孩政策”的利与弊

0823 意外怀孕,留还是流?这是个问题

0816 孕妈妈营养好,宝宝更健康

0809 “哪吒”虽可爱,怀之需谨慎:关注过长孕周的妊娠风险

0802 大龄爸爸,增加儿童遗传疾病风险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30735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