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远离环境污染物,宝宝更健康 母婴之声
远离环境污染物,宝宝更健康 母婴之声
“母婴之声”由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出品。
今天是058期。
环境暴露组学研究:儿童早期环境暴露影响血压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IF:18.639]
① 纳入1277名6-11岁的儿童,测量其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收集其产前/后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气象、噪音、污染物暴露等各方面的信息;② 暴露组关联分析提示,SBP与母亲多氯联苯浓度、儿童体内DDE、六氯苯、邻苯二甲酸酯浓度呈负相关;③ 而与孕期室外温度、孕期鱼类摄入、母亲体内可替宁含量、儿童全氟辛酸浓度呈正相关;④ DBP与居住地室外温度、儿童DDE暴露呈负相关,而与母亲双酚A暴露、孕期鱼类摄入、儿童体内铜浓度呈正相关。
Early-Life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and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09-05, doi: 10.1016/j.jacc.2019.06.069
【主编评语】本研究采用暴露组学关联分析,共收集了217个环境暴露指标,包含空气污染、居住环境、气象、噪音、污染物暴露等各方面,最终发现与儿童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关的指标。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些指标入手,确定其中的因果关联,并提出改进措施。(@Epi汪)
北京师范大学团队:空气污染增加新生儿黄疸风险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878]
① 纳入北京市25782名新生儿数据,并收集同期空气污染监测站的数据;② 暴露在PM2.5浓度在10-35、35-75、75-200ug/m3的儿童,其胆红素水平随着PM2.5的浓度每增高一个单位,胆红素分别增高0.076、0.029、0.009mg/dL;③ 暴露于SO2浓度10-15、>15ug/m3的儿童,其胆红素随着SO2浓度每增高一个单位,分别增高0.094、0.161mg/dL;④ 胆红素水平随着CO增加一个单位,每增加0.351mg/dL;⑤ 胆红素的增加与上述污染物的暴露时间呈线性递增关系。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ssociates with increased risk of neonatal jaundice
08-20, doi: 10.1038/s41467-019-11387-3
【主编评语】本研究结合临床与空气污染物数据,全面分析了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暴露时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拟合了不同空气污染物浓度下相关关系的变化,强调了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性。(@Epi汪)
远离空气污染,或可活得久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IF:8.049]
① 纳入1396名儿童数据,收集其胎儿期及1岁时空气NO2、PM2.5暴露情况,测量住所与主干道的距离,采用qPCR检测其8岁时白细胞端粒长度(LTL);② 胎儿期暴露的NO2浓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8岁时端粒长度平均减少1.5%,但其与PM2.5的暴露浓度无关;③ 1岁时婴儿暴露的NO2、PM2.5浓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8岁时端粒长度平均减少1.6%、1.4%;④ 1岁时婴儿家庭距离主干道越远,端粒长度越长,而胎儿期的住所无此关联;⑤ 减少空气污染暴露或与长寿存在关联。
Prenatal and Childhood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nd Telomere Length in European Children: The HELIX Project
08-08, doi: 10.1289/EHP4148
【主编评语】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组织培养的细胞证明,端粒在决定动植物细胞的寿命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关注儿童空气污染暴露与体内端粒长度的关联,发现空气污染暴露越低,端粒越长。其结果提示,远离空气污染,可能在生理上能够延长寿命。(@Epi汪)
警惕妊娠期微塑料暴露,影响很长远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7.149]
① 利用小鼠动物模型,实验组在F0代妊娠期及哺乳期暴露聚苯乙烯塑料微(MPs),观察F1代及F2代情况;② F0代母鼠MPs暴露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紊乱;③ F1代小鼠肠道菌群虽然没有变化,但肝转录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发现代谢紊乱,糖脂代谢相关mRNA水平变化;④ 具体包括总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降低,F1代母鼠酪氨酸含量降低等,同时观察到280天时肝脏脂肪积累;⑤ 实验组F2代鼠的各方面指标影响较弱,但仍有部分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Maternal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 exposure during gestation and lactation altered metabolic homeostasis in the dams and their F1 and F2 offspring
08-26, doi: 10.1021/acs.est.9b03191
【主编评语】微塑料污染被认为是新型的环境污染物,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通过小鼠动物模型,发现微塑料暴露的小鼠,在肠道菌群以及代谢水平上会发生紊乱,且能够传递给下一代。(@Epi汪)
神经影像学证据表明,产前有机磷暴露改变青少年大脑功能
PNAS[IF:9.58]
① 纳入美国CHAMACOS出生队列中95名行近红外线光谱技术(fNIRS)检测脑皮质活动的青少年,记录其母亲妊娠期居住地附近有机磷农药(OP)使用情况;② 产前OP暴露与青少年脑皮质在执行任务时激活状态改变存在关联;③ 居住地1km内OP暴露每增加10倍,青少年在认知任务下两侧前额皮质激活度降低;④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的OP暴露与接受语言任务时脑皮质活性改变存在差异;⑤ 使用fNIRS技术进行大脑功能性神经影像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renatal exposure to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s and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 adolescents living in proximity to pesticide application
08-26, doi: 10.1073/pnas.1903940116
【主编评语】孕期有机磷暴露可能影响下一代的神经系统发育,已经被诸多研究证实。本研究利用红外线光谱技术,通过检测青少年在接受任务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电波的改变,证实产前有机磷暴露对大脑功能的“损伤”,是有机磷毒理学研究的有力补充。作者也强调,该技术在未来神经系统与毒物暴露的关联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Epi汪)
母乳中的有机污染物暴露监测
Chemosphere[IF:5.108]
① 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地区选取3分母乳样品,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等方法检测其中的有机污染物;② 共检测出24种卤代有机物,141种无卤环或芳香族化合物,以及7种未知的卤代化合物;③ 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了22种卤代化合物和18种无卤环或芳香族化合物的优先级,并详细进行展示;④ 上述40个物质中有32种得到验证,成功率94%;⑤ 其中34种(85%)物质不会在常规的母乳监测项目中;⑥ 母乳可能是非常有用的生物监测基质来评估人类新发污染物暴露。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human breast milk identified by non-targeted analysis
08-26,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9.124677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对母乳中有机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发现多种不常规检测的卤代有机物和芳香族化合物。该研究提示,母乳具有作为人体有机污染物暴露监测基质的潜在价值,且由于其对于新生儿的重要意义,其污染物对新生儿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Epi汪)
Lancet:先兆子痫孕妇人为计划提前分娩的利与弊
Lancet[IF:59.102]
① 纳入901名妊娠晚期先兆子痫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在34-37周内有计划性地提前分娩)和对照组(常规方案管理);② 最终干预组母亲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65% vs 75%),而儿童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42% vs 34%);③ 试验组母亲严重高血压及严重子痫前期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的住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④ 经济学分析提示,试验组支出的母亲费用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费用高于对照组,总体来说,试验组卫生支出更低。
Planned early delivery or expectant management for late preterm pre-eclampsia (PHOENIX):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08-28, doi: 10.1016/S0140-6736(19)31963-4
【主编评语】对于妊娠晚期先兆子痫孕妇,何时分娩最佳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人为计划性地让这部分孕妇提前分娩,可以降低孕妇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但同时提高了因新生儿早产带来的风险。如何权衡“母婴”之间的健康关系,本研究还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给出一定的建议。未来,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构建更加有针对性的临床路径,从而指导临床针对这部分孕妇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Epi汪)
JAMA子刊:剖宫产宝宝神经发育异常的风险或更高
JAMA Network Open[IF:N/A]
① 检索至2018年12月前发表的文章,从6953篇研究中最终筛选纳入61篇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章,分析累积约2060万人的数据;② 与阴道顺产的儿童相比,剖腹产儿童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风险是其1.33倍;③ 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是顺产儿童的1.17倍;④ 虽然剖宫产儿童患智障、强迫症、抽动障碍、饮食失调等疾病的风险有增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⑤ 无论是急诊剖腹产还是择期剖腹产,上述关联均存在。
Association of Cesarean Delivery With Risk of Neurodevelopment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Offspr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8-28,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19.10236
【主编评语】本文综合已经发表文章的数据,表明剖宫产的宝宝具有更高的自闭症和多动症风险,但是其中具体的机制不明,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的预防措施。(@Epi汪)
婴儿期生长模式或可预示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507名儿童,在出生至6个月时,通过重复测量,记录脂肪量(FM)以及非脂肪质量(FFM)的变化,并随访至5岁时,进行体格检查;② 婴儿期FM增速过快会增加5岁儿童FM含量以及腰围;③ 出生时FM更大,或婴儿0-3月时FM增速过快,其5岁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更高;④ 出生时FFM更大或在婴儿期FFM增速过快,其在5岁时FM、FFM、腰围以及身高均更大;⑤ FM及FFM增速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血糖、胰岛素、血压等不存在关联。
Associations of fat mass and fat-free mass accretion in infancy with body composi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markers at 5 years: The Ethiopian iABC birth cohort study
08-20,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888
【主编评语】本研究较为创新地使用婴儿期脂肪量以及非脂肪质量的增速与5岁时体格检查的各项指标做统计关联,发现FM增速过快可能会导致5岁的儿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其可能是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婴儿期的营养和成长检测可能是非常有必要的。(@Epi汪)
身体有慢性病,精神也应该得到呵护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77385名有慢性身体疾病的孕妇(根据孕前2年内的医疗数据判断,包括身体各个系统的慢性病)以及780619名对照,随访孕期及产后365天的精神疾病情况;② 有慢性病的女性围产期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是无慢性病女性的1.2倍;③ 有慢性病的女性围产期患精神分裂、情绪或焦虑障碍、药物滥用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分别增高1.5、1.19、1.47、1.68倍;④ 两组人自残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⑤ 应该对自身有慢性的孕妇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卫生干预。
Chronic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risk for perinatal mental illness: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08-26,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864
【主编评语】大约1/5的女性在围产期都会患精神疾病,但一般的干预手段似乎并不能减少精神类疾病的发生。本研究发现身体有慢性病的孕妇,其在围产期患各类精神疾病的风险更高,可能是一个高风险人群。(@Epi汪)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Epi汪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809 “哪吒”虽可爱,怀之需谨慎:关注过长孕周的妊娠风险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