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CGF2019专刊:学术演讲现场记录7
CGF2019专刊:学术演讲现场记录7
张和平:益生菌如何益生
[IF:N/A]
① 沿古代商贸路线采集菌种,分离鉴定和保藏乳酸菌(双歧杆菌),计划2022年建立世界最大的菌种资源库;② 益生菌的功效不能仅仅靠体外和体内动物实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③ 核心菌株开展临床试验,发现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便秘腹泻、多囊卵巢综合症、压力及焦虑、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2型糖尿病、乳腺癌和代谢综合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④ 益生菌系列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未来潜力巨大,值得探索。
Beneficial mechanisms of probiotics
【主编评语】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和平教授发表题为《益生菌如何益生》的报告,介绍了乳酸菌菌种资源库的建设,指出核心益生菌株是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腹泻、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小肠君)
智发朝:脆弱拟杆菌-从肠道微生物到活体生物药
[IF:N/A]
① 肠道菌群失衡可引起肠道及某些肠外疾病,活体生物药的开发势在必行;② 脆弱拟杆菌(B.f)的多聚糖(PSA)可调节机体T细胞缺乏和TH1/TH2比例的平衡,诱导Treg细胞分化,产生IL-10,抑制炎症因子IL-17,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望治疗肠炎;③ 基于ccf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其他细菌的定植;④ 自行分离鉴定的B.f SK08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抗生素导致的腹泻、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肠道感染、DSS和坂崎肠杆菌诱导的肠炎,其有望成为一种活体生物药。
Bacteroides fragilis: from gut commensals to live therapeutics
【主编评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南方消化病研究所的智发朝所长发表题为《脆弱拟杆菌:从肠道共生菌到活体生物药》的报告,指出脆弱拟杆菌(B.f)菌体成分多聚糖(PSA)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并介绍自行分离获得的B.f SK08,有望成为新的活体生物药。(@小肠君)
Markus Lehtinen:乳双歧杆菌BI-04对感冒预防、肠道菌群及免疫系统的改善作用
[IF:N/A]
① 益生菌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抵抗作用,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② 摄入乳双歧杆菌BI-04后上呼吸道感染的呼吸缩短;③ 摄入乳双歧杆菌BI-04对基础临床化学、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和细胞免疫都没有影响;④ 乳双歧杆菌BI-04在粪便样本中被发现,但是没有改变菌群组成;⑤ 相比于安慰剂,乳双歧杆菌BI-04升高了CXCL8水平,但没有改变细胞因子的水平;⑥ 需要进一步研究乳双歧杆菌BI-04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功效及作用机制。
The effect of B. Lactis Bl-04 supplementation on cold, microbiota and immune system
【主编评语】杜邦营养与健康的Markus Lehtinen发表题为《The effect of B. Lactis Bl-04 supplementation on cold, microbiota and immune system》的报告,介绍了乳双歧杆菌Bl-04对感冒,肠道菌群以及免疫系统的帮助和改善。(@小肠君)
陈廷涛:天然益生菌及工程微生物在疾病中的应用
[IF:N/A]
① 天然菌株(培菲康: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具有缓解作用;② 工程菌株GLP-1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具有改善作用,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对阿尔茨海默症(AD)小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炎症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③ 工程菌株VNP20009-Dnase I联合雷公藤内酯醇可增强抗肿瘤效果,特定小分子复合可极大提升宿主抵御疾病的能力;④ 工程微生物是未来抵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
Application of natural probiotics and engineering microbes in diseases
【主编评语】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陈廷涛教授发表题为《天然益生菌及工程微生物在疾病中的应用》,介绍了多种天然益生菌和工程微生物在改善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小肠君)
陈卫:微量元素硒摄入对肠道菌群及肠道屏障、免疫的影响
[IF:N/A]
① 补硒导致Turicibacter和AKK的相对丰度升高,Dorea和Mucispiinillum下降;② 移植不同硒状态的肠道菌群(缺硒、足量硒、超营养硒)给正常小鼠,补硒7天显著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短链脂肪酸、sIgA,下调IL-1β,对肠道通透性无影响;③ 移植不同硒状态的肠道菌群给DSS肠炎小鼠和沙门氏菌感染小鼠,补硒7天显著降低肠炎死亡率、疾病活动和结肠病理指数、肠道通透性和促炎因子,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缓解结肠氧化应激,提升抵抗沙门氏菌的能力。
Effects of microelement selenium on gut microbiota structure, physical barrier and immune response
【主编评语】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陈卫教授发表题为《微量元素硒对肠道菌群结构、物理屏障及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报告,介绍了硒含量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通过粪菌移植验证不同硒状态的肠道菌群(缺硒、足量硒、超营养硒)对小鼠肠道健康的影响。(@小肠君)
刘宏伟:小分子探针结合培养组学技术挖掘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肠道益生菌
[IF:N/A]
① 筛选获得一个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灵芝先导分子,通过结构优化,获得药物候选分子SA7;② SA7可控制体重增长,改善胰岛素抵抗;③ 可通过靶向调节肠道菌群,促进丁酸产生菌、抑制条件致病菌、减少内毒素血症、降低系统性炎症,从而治疗包括NASH在内的代谢性疾病;④ SA7来源的新毛螺旋科细菌和狄氏副拟杆菌可抗脂肪肝、降糖和减肥,并首次证明琥珀酸是肠道上皮FBPase的天然配体。
Small molecule probes in combination with culturomics for the discovery of intestinal probiotics protective against fatty liver
【主编评语】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刘宏伟研究员表题为《小分子探针结合培养组学技术挖掘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肠道益生菌》的演讲,介绍了新药候选分子SA7的降糖、降脂和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并证明琥珀酸是肠道上皮FBPase的天然配体。(@小肠君)
孙嘉:益生元与健康调节
[IF:N/A]
① 具有特异性益生元菊粉、果胶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稳态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可延缓1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免疫性疾病的发生;② 可促进内源性活性物质抗菌肽(CRAMP)的产生,CRAMP添加能够调控胰岛素免疫微环境稳态并显著减少T1D的发病,其作用依赖于所产生的SCFA;③ 且CRAMP低水平与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呈正相关,敲除CRAMP能够加剧小鼠的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④ 益生元的干预将成为机体健康的一个新的方向和策略。
Prebiotics in health modulation
【主编评语】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孙嘉教授,发表题为《益生元与健康调节》的演讲,介绍了菊粉、果胶调控肠道菌群稳态及短链脂肪酸(SCFA)的产生,延缓1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促进抗菌肽(CRAMP)的产生,预防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小肠君)
李华军:裙带菜来源褐藻糖胶(Fucoidan)对血脂异常及其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
[IF:N/A]
① 裙带菜中的褐藻糖胶(Fucoidan)在体外可支持肠道细菌的生长,并促进其分泌胆汁酸水解酶(BSH);② 褐藻糖胶在体内可调整BALB/c小鼠及SD大鼠的血脂异常、调节胆汁酸水平,升高肠道内容物中BSH的水平;③ 褐藻糖胶可调整肠道中与产生BSH及脂代谢相关的菌群构成;④ 上述结果解释了褐藻糖胶对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及依据。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fucoidan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 on animal model of dyslipidemia and its gut microbiome
【主编评语】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华军副教授,发表题为《裙带菜来源褐藻糖胶(Fucoidan)对血脂异常及其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研究》的演讲,介绍了褐藻糖胶对血脂异常和胆汁酸水平的调节作用,同时,可调整肠道中胆汁酸水解酶(BSH)和肠道菌群的组成。(@小肠君)
感谢本期专刊的创作者:小肠君
点击阅读其他CGF2019专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