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型肠道芯片:宿主-菌群互作研究再添-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新型肠道芯片:宿主-菌群互作研究再添

发布时间:2020-05-17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新型肠道芯片:宿主-菌群互作研究再添利器

今天是第1107期日报。

Nature子刊:新型肠道芯片技术助力宿主-菌群互作研究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IF:N/A]

① 构建双通道微流控装置,上下通道分别培养人肠上皮(可生成黏液层)和血管内皮(对肠上皮功能有支持作用),通道间以多孔膜分隔,可模拟生理状态下的跨肠上皮氧梯度并对其进行监测;② 与有氧培养条件相比,该肠道芯片内氧梯度(底部高,顶部低)和肠腔缺氧环境的建立,可增强肠上皮屏障功能,实现肠上皮与复杂的人体肠道菌群在上通道中的稳定共培养(持续≥5天),使菌群多样性和结构得以较好的维持;③ 该装置可用于研究宿主-菌群互作。

A complex human gut microbiome cultured in an anaerobic intestine-on-a-chip
05-13, doi: 10.1038/s41551-019-0397-0

【主编评语】宿主-菌群互作是菌群研究领域的一大课题,但目前缺少能对覆盖黏液层的人肠上皮与复杂肠道菌群进行稳定培养的体外装置。《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构建了一种改良版的肠道芯片技术,可模拟生理状态下的跨肠上皮氧梯度,实现肠上皮与复杂菌群的稳定共培养。该技术在宿主-菌群互作研究中或有广泛应用价值,或可用于研发菌群相关疗法、益生菌和功能食品。(@李丹宜)

如何管控孕妇既往糖尿病(综述)

JAMA[IF:44.405]

① 妊娠前、中和后期糖尿病失控增加先兆子痫、婴儿先天性缺陷、早产、巨儿和死胎的风险;② 控制血红蛋白A1c孕前低于6.5%、孕期低于6.0%,筛查并尽早治疗视网膜病变、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糖尿病并发症将有助于后代远离发育不良和先天性疾病;③ 孕期应停止使用他汀类等药物,胰岛素是治疗孕妇糖尿病的一线疗法;④ 怀孕12周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降低先兆子痫风险;⑤ 加强血糖控制、优化药物治疗、关注合并症可降低母婴患病风险。

Management of Preexisting Diabetes in Pregnancy
05-14, doi: 10.1001/jama.2019.4981

【主编评语】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后代的健康均有负面影响。《JAMA》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妊娠前、中和后期糖尿病管控的目标和方法,指出优化血糖控制、药物治疗方案、关注合并疾病有助于减轻母婴疾病风险,对管控怀孕前、怀孕期间和怀孕后的糖尿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脆弱拟杆菌多糖A预防致死性小鼠病毒性脑膜炎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小鼠模型中,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延迟抗病毒治疗引发的病毒性脑炎死亡,是由失控的炎症免疫应答引起的;② 用脆弱拟杆菌或其荚膜多糖A(PSA)对小鼠进行口服预处理,可明显减少小鼠的病毒性脑炎死亡;③ PSA预处理可使小鼠感染HSV后的脑干炎症减少、增加IL-10和IFNγ生成,并诱导分泌IL-10的特定T细胞和病毒特异性T细胞;④ 肠道常驻B细胞可结合PSA,在诱导分泌IL-10的调节性T细胞中有关键作用,从而限制脑内的炎症应答。

Bacteroides fragilis polysaccharide A induces IL-10 secreting B and T cells that prevent viral encephalitis
05-14, doi: 10.1038/s41467-019-09884-6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应答有调控性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脆弱拟杆菌及其组分多糖A(PSA),可对由致死剂量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小鼠病毒性脑炎死亡起预防性作用,并揭示了PSA的免疫调节机制。相关发现对于治疗大脑炎症性疾病和病毒诱导的炎症性疾病有参考意义。(@李丹宜)

浙大+山东大学: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17752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