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肠道短链脂肪酸,多点好还是少点好?
肠道短链脂肪酸,多点好还是少点好?
今天是第1081期日报。
Nature Reviews:短链脂肪酸对宿主到底是利是弊?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0.265]
① 短链脂肪酸(SCFA) 是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互作的媒介,益生元、益生菌的作用都依赖于SCFA;② 菌群产生的SCFA与宿主健康相关,粪便中丁酸盐增加与胰岛素反应改善显著相关,丙酸盐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③ 普遍认为SCFA对宿主代谢的影响益大于弊,但特定情况下SCFA产量过高会危害宿主;④ 高纤维饮食增加丁酸盐,诱导Stx受体球形三酰神经酰胺表达从而促进致病大肠杆菌定植;⑤ 菌群产生SCFA对宿主到底有利还是有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SCFAsthe thin microbial metabolic line between good and bad
04-11, doi: 10.1038/s41574-019-0205-7
【主编评语】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以短链脂肪酸为代表的菌群代谢产物,对宿主健康有显著影响。《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观点文章,认为目前对短链脂肪酸在菌群-宿主互作中的作用定义并不明确,难以界定短链脂肪酸对宿主是利是弊,文中提到的相关研究值得参考。(@小肠君)
丁酸盐通过缺氧诱导因子缓解艰难梭菌感染
Cell Reports[IF:8.032]
① 小鼠口服丁酸盐、三丁酸甘油酯和菊粉能够预防艰难梭菌感染;② 丁酸盐对艰难梭菌的定植和毒素产生没有影响,但能够减轻艰难梭菌引起结肠炎致病性;③ 丁酸盐能够增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降低肠道通透性,从而抑制肠道炎症和细菌易位;④ 丁酸盐对肠道的保护作用依赖于转录因子HIF-1;⑤ 丁酸盐能够激活肠上皮细胞中的转录因子HIF-1,减轻肠道局部炎症反应,保护肠上皮细胞免受艰难梭菌毒素的损害。
Butyrate Protects Mice from Clostridium difficile-Induced Colitis through an HIF-1-Dependent Mechanism
04-16, doi: 10.1016/j.celrep.2019.03.054
【主编评语】抗生素治疗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短链脂肪酸下降与艰难梭菌感染相关。《Cell Reports》近期发表研究,发现丁酸盐通过激活转录因子HIF-1,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降低肠道屏障通透性、抑制肠道细菌易位,从而降低艰难梭菌感染中的炎症反应。该结果对于阐释短链脂肪酸的肠道稳态保护作用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Nature子刊:对肠道菌群进行原位基因操作的新手段
Nature Methods[IF:26.919]
① 新开发的MAGIC方法,可以通过操纵移动基因元件库在肠道中直接改变肠道菌群;② 利用大肠杆菌等菌株作为供体细菌,通过广谱细菌接合将模块化移动质粒(pGT)等基因操作元件转移入肠道菌群;③ 融合荧光活化细胞分选和16S分析方法,可以确定哺乳动物肠道内MAGIC方法操作成功的受体菌或转化子;④ 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证实了MAGIC方法可以使可操纵基因元件渗透到土著菌群中,并可从菌群中分离出经过基因操作的菌株。
Metagenomic engineering of the mammalian gut microbiome in situ
01-14, doi: 10.1038/s41592-018-0301-y
【主编评语】用基因工程手段操作开放环境中的菌群非常具有挑战性。《Nature Methods》近期发表了一种可以对肠道菌群进行原位基因操作的手段,利用工程菌株将可移动基因工程元件导入肠道菌群,并可鉴定出经过基因操作的菌株。该方法有助于开发肠道菌群调控的新方法。(@小肠君)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0755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大连近期益生菌研究进展 热心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