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菌群调控:设计免疫疗法的新策略 热心-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菌群调控:设计免疫疗法的新策略 热心

发布时间:2020-05-21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菌群调控:设计免疫疗法的新策略

今天是第1075期日报。


Nature Reviews:如何合理设计基于菌群的免疫疗法(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1.982]

① 鉴定直接影响宿主表型的效应微生物并阐述背后的机制,是开发基于菌群的疗法的基础;② 2种策略可用于上述研究,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基于免疫表型寻找效应细菌;③ 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基于细菌产生的分子及代谢产物,分析其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④ 菌群介导的免疫调节功能包括对Treg/Th17/Th1/CD8+ T细胞的诱导与调节,对B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的调节等;⑤ 可结合计算机建模、工程菌改造等方法合理设计基于菌群的疗法。

Mining the microbiota for microbial and metabolite-based immunotherapies
03-11, doi: 10.1038/s41577-019-0144-5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系统性介绍了菌群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并阐释了设计基于菌群的免疫疗法的两种策略,推荐阅读。(@沈志勋)

南农大+枸杞研究中心:黑果枸杞花青素可改善结肠炎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IF:6.02]

① 黑枸杞中的花青素(ACN)及其主要单体(P3G)可促进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各种体征恢复,如增加体重、食量、固体粪便重量和结肠长度以及降低疾病活动指数;② 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β和 IFN-γ),改善肠道炎症;③ 增加肠道屏障功能相关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改善肠道屏障;④ 降低紫单胞菌科、螺杆菌科、颤杆菌科和毛螺菌科等IBD相关细菌的丰度,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⑤ P3G抗炎作用比ACN更好。

Gut microbiota modulation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anthocyanins from the fruits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in dextran sodium sulfate-induced colitis in mice
04-05, doi: 10.1016/j.freeradbiomed.2019.04.005

【主编评语】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与国家枸杞工程研究中心的团队合作在《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黑果枸杞中提取的花青素,及花青素的主要单体P3G,可显著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并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沈志勋)

肠道菌群变化抑制高碳酸血症的通气反应

EBioMedicine[IF:6.183]

① 抗生素干预通过降低大鼠应对二氧化碳的呼吸频率,降低其高碳酸血症应激的通气反应;② 粪菌移植破坏大鼠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导致脑干神经化学功能紊乱,抑制高碳酸血症应激的通气反应;③ 抗生素干预或粪菌移植均可对脑干单胺类神经化学物质造成破坏,增加高香草酸/多巴胺比值,增加多巴胺周转率,该现象与厚壁菌门等6个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关;④ 菌群-肠-脑轴信号对高碳酸血症期间的呼吸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Manip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blunts the ventilatory response to hypercapnia in adult rats
03-18, doi: 10.1016/j.ebiom.2019.03.029

【主编评语】菌群可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行为。《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改变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可通过菌群-肠-脑轴,导致脑干神经化学功能紊乱,从而抑制在高碳酸血症下的通气反应。(@沈志勋)

大连医科大:ACSL4促进细胞铁死亡引起组织损伤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IF:8]

① 铁死亡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的形式,其特征是依赖于铁的脂质活性氧积累;② Liproxstatin-1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肠损伤;③ ACSL4是调节脂质组成的关键酶,可促进铁死亡;④ 特殊蛋白1(Sp1)是促进ACSL4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通过与ACSL4启动子区域结合而增加ACSL4转录;⑤ 使用罗格列酮和siRNA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抑制缺血/缺氧诱导的ACSL4激活,在再灌注前的抑制ACSL4可防止铁死亡和细胞死亡。

Ischemia-induced ACSL4 activation contributes to ferroptosis-mediated tissue injury in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02-08, doi: 10.1038/s41418-019-0299-4

【主编评语】大连医科大学及其第二附属医院团队近期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上发表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调节脂质组成的关键酶ACSL4,可通过促进细胞铁死亡,引起肠缺血/再灌注中的肠损伤。(@沈志勋)

果糖诱导肠道渗漏和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Hepatology[IF:14.079]

① 果糖摄入导致大鼠的肠道菌群改变、肠细胞凋亡、肠道渗漏和肝脏炎症/纤维化,伴随氮氧化应激标志物CYP2E1、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化蛋白水平上升;② 小鼠和细胞实验提示,CYP2E1介导了果糖摄入引起的肠道紧密连接(TJ)和粘着连接(AJ)蛋白硝基化,导致TJ/AJ降解,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紊乱和血液内毒素增加;③ 与此一致,在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样本中,也存在内毒素、氮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肠道TJ/AJ蛋白水平降低。

Fructose Promotes Leaky Gut, Endotoxemia and Liver Fibrosis through CYP2E1Mediated Oxidative and Nitrative Stress
04-08, doi: 10.1002/hep.30652

【主编评语】过量的果糖摄入可诱导肥胖和代谢问题,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在大鼠、小鼠、结肠细胞和人体样本中,揭示了果糖摄入对肠渗漏、内毒素和NAFLD的影响及其机制,首次表明,果糖摄入可经CYP2E1促进肠道细胞连接蛋白的硝基化,导致其降解,进而引发肠漏和内毒素升高,诱导脂肪性肝炎。这些发现进一步阐释了过量果糖诱导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机制,为相关防治干预带来启示。(@李丹宜)

Nature子刊:B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调控肠道B细胞选择

Nature Immunology[IF:21.809]

① 在肠道派尔集合淋巴结中,B细胞抗原受体(BCR)亲和力的大小能够调控抗原特异性B细胞进入生发中心(GC),但无法调控其在上皮下穹隆区(SED)的竞争,G蛋白偶联受体CCR6起到关键调控作用;② SED中的Tfh样细胞促进B细胞在SED中的定殖,且与BCR的亲和力无关;③ BCR的亲和力对在SED中的下游信号激活无关,B细胞的选择性克隆扩增发生在其向GC浸润的过程中;④ 在派尔集合淋巴结中,进入GC前T细胞主要促进B细胞的种群扩张,而不进行克隆选择。

BCR affinity differentially regulates colonization of the subepithelial dome and infiltration into germinal centers within Peyer's patches
03-04, doi: 10.1038/s41590-019-0325-1

【主编评语】《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B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通过调节抗原特异性B细胞向生发中心的浸润,从而调控了派尔集合淋巴结中的B细胞选择。上述发现对于设计口服疫苗有重要意义。(@沈志勋)

分娩方式影响孕妇BMI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关联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1756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