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菌群研究或可助力濒危动物保护 热心
菌群研究或可助力濒危动物保护
今天是第1063期日报。
保护濒危黑犀牛,或可从肠道菌群入手
Microbiome[IF:9.133]
① 极度濒危的东部黑犀牛,其肠道菌群组成受宿主、饲养机构、繁殖成功率和卵巢周期的影响;② 妊娠和产后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③ 约三分之一的细菌类群与助孕素和/或糖皮质激素浓度的相关性大于±10%,菌群变化趋势与激素相同;④ 气球菌科、Atopostipes科、肉芽杆菌科和梭杆菌属4个类群在菌群中相对丰度较低,但与繁殖成功、怀孕和/或分娩后以及粪便中较高的孕激素代谢物浓度显著相关;⑤ 上述类群可以作为提高黑犀牛繁殖成功率的候选益生菌。
Rare gut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breeding success, hormone metabolites and ovarian cycle phase in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eastern black rhino
02-15, doi: 10.1186/s40168-019-0639-0
【主编评语】《Microbiome》近期发表一项研究,发现极度濒危的东部黑犀牛的肠道菌群与繁殖、荷尔蒙水平显著相关,还从菌群中分析出4类丰度低但有潜在生殖调节能力的细菌类群。该结果对保护濒危动物、改善期繁殖情况具有借鉴意义。(@小肠君)
Lancet:饮食因素对全球人群健康的影响
Lancet[IF:53.254]
① 评估全球195国>25岁成年人饮食状况及其对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② 2017年由饮食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寿命损失(DALY)分别达到1100万人和2.55亿年;③ 大部分国家中,盐摄入过多、全谷物和水果摄入过低是主要饮食风险因素;④ 高盐摄入造300万人死亡和合计7000万年寿命损失,全谷物摄入不足造成300万人死亡和合计8200万年寿命损失,水果摄入不足造成200万人死亡和合计6500万年寿命损失。⑤ 膳食数据来源可能影响结论准确性。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04-03, doi: 10.1016/S0140-6736(19)30041-8
【主编评语】优化饮食结构是预防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重要方式。《柳叶刀》最新发表一项涉及全球195个国家的荟萃分析,发现饮食因素造成了大量人口和寿命损失,高盐、低全谷物和低水果摄入量是最主要饮食风险因素。该结果为研究饮食与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全面的人口数据基础,强调了全球范围内改善饮食结构的急迫性,有助于制定合理饮食指导建议和评估饮食风险因素。(@小肠君)
用液体代餐改善胖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效果如何?
Diabetes Care[IF:13.397]
① 纳入9项≥2周的随机试验,涉及961例受试者,评估在超重/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中,用液体代餐替代传统的低热量减肥餐,对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因素的影响;② 与传统减肥餐相比,液体代餐可适度降低体重、BMI和收缩压,并可降低体脂、腰围、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舒张压,但对血脂没有影响;③ 由于不同研究的结果存在不精确和/或不一致性,用GRADE系统评估得出的整体证据确定性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试验来提高证据可靠性。
The Effect of Liquid Meal Replacements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Overweight/Obese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03-28, doi: 10.2337/dc18-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