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特定肠道真菌或能“引爆”克罗恩病
特定肠道真菌或能“引爆”克罗恩病
今天是第1039期日报。
Cell子刊:马拉色菌或是特定易感患者的克罗恩病“引爆器”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对比健康人和克罗恩病(CD)患者的盲肠和结肠粘膜真菌,鉴定出与CD相关的真菌组成变化;② 常见的皮肤共生真菌限制马拉色菌,在携带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CARD9(参与抗真菌免疫的信号转导接头蛋白)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患者肠道中丰度上升,并可被CD患者的抗真菌抗体识别;③ 该CARD9基因变异可使人免疫细胞对这种真菌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增强;④ 在野生型和限菌小鼠中,该真菌可通过依赖于CARD9的信号通路,加剧DSS诱导的结肠炎。
Malassezia Is Associated with Crohn’s Disease and Exacerbates Colitis in Mouse Models
03-08, doi: 10.1016/j.chom.2019.01.007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与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的免疫应答改变有关,近期有不少研究开始揭示肠道真菌组在IBD中的作用。《Cell Host and Microbe》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克罗恩病患者的肠粘膜真菌组成的变化,发现一种马拉色菌在携带IBD风险CARD9基因突变的患者中富集,并在小鼠模型中证实这种真菌可通过参与抗真菌免疫的CARD9信号来加剧结肠炎。这些发现提示,对于特定遗传易感人群,靶向特定肠道真菌的疗法,或能用于治疗IBD。(@李丹宜)
Nature子刊:细菌肽聚糖治疗免疫疾病的潜在靶点
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
① 新开发的单抗(2E7),可靶向结合一种保守且免疫刺激性较小的细菌肽聚糖结构胞壁酰-L-丙氨酰-D-异谷酰胺(MDP);② 利用2E7,在人体及几种恒温动物的血液中检测到肽聚糖(PGN)的稳定存在,但在无菌小鼠中未检测到PGN,提示PGN来源于宿主菌群;③ 腹腔注射2E7以中和循环中的PGN,可抑制小鼠模型中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发展;④ NOD2-/-关节炎小鼠对2E7无应答,提示2E7通过阻断NOD2相关通路以抑制炎症。
Antibody neutralization of microbiota-derived circulating peptidoglycan dampens inflammation and ameliorates autoimmunity
03-04, doi: 10.1038/s41564-019-0381-1
【主编评语】《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单抗中和循环中的细菌肽聚糖,可抑制小鼠模型中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提示菌群可能利用肽聚糖参与宿主免疫调节,肽聚糖可能作为免疫相关疾病(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治疗靶点。(@沈志勋)
Cell子刊:解读肠道膨胀如何清除病原菌
Developmental Cell[IF:9.616]
① 肠道膨胀诱导的“战斗-逃跑”免疫反应,是秀丽隐杆线虫用于激活免疫途径和引发病原体回避行为的一般机制;② 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排便功能缺陷导致的细菌载量激增会引起肠道膨胀;③ 肠道膨胀以不依赖于微生物定植的方式激活天然免疫,触发对病原体的免疫行为;④ 肠道膨胀上调神经内分泌通路,引发线虫产生回避铜绿假单胞菌的行为;⑤ DAF-7和NPR-1神经内分泌信号通路,在引发上述病原体回避行为中起作用。
Microbial Colonization Activates an Immune Fight-and-Flight Response via Neuroendocrine Signaling
02-28, doi: 10.1016/j.devcel.2019.02.001
【主编评语】及时清除病原菌对维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Developmental Cell》近期发表研究,在线虫中发现,由微生物定植引起的肠道膨胀会激活天然免疫和神经内分泌,从而触发对致病菌的免疫反应和回避行为。该研究对研究肠-免疫互作、肠-神经内分泌互作以及致病菌清除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5760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