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抗癌不易,菌群参与 热心肠日-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抗癌不易,菌群参与 热心肠日

发布时间:2020-05-26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抗癌不易,菌群参与

今天是第1033期日报。

Lancet子刊:菌群如何影响癌症及癌症治疗(综述)

The Lancet Oncology[IF:36.418]

① 特定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通过多种机制,引发或调控癌症的发生;② 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会影响抗癌免疫,菌群紊乱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③ 共生菌群影响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干细胞移植、放/化疗和细胞疗法的疗效和毒性;④ 菌群可作为癌症治疗的生物标记物,但需考虑多种生物、环境、社会影响因素;⑤ 粪菌移植、益生菌、膳食干预与益生元等手段有望用于提高抗癌疗效;⑥ 进一步研究需要将实验、检测技术标准化,并建立更可靠的实验模型。

Modulating the microbiome to improve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cancer
02-12, doi: 10.1016/S1470-2045(18)30952-5

【主编评语】共生菌群与宿主的密切互作,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近期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综述回顾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阐释了共生菌群在癌症及抗癌治疗中的作用,影响菌群的因素以及各种菌群干预手段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对于了解菌群与癌症的关联、提高抗癌治疗疗效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生命早期菌群暴露可抑制小鼠结肠肿瘤发生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IF:9.188]

① 小鼠在无菌条件下饲养至断奶,之后转移至SPF级别的环境下饲养;② 与正常条件下饲养的小鼠相比,断奶前无菌的小鼠肠道菌群改变,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表达升高,成年后结肠炎相关肿瘤的易感性显著增加;③ 断奶前无菌的小鼠结肠肿瘤尺寸及数量均增加,这与瘤内的CXCL1、CXCL2、CXCL5表达增加及髓系抑制细胞(MDSC)的累积相关;④ 断奶前无菌的小鼠的上述表型可被CXCR2中和抗体逆转。

Early-life microbiota exposure restricts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driven colonic tumorigenesis
02-19, doi: 10.1158/2326-6066.CIR-18-0444

【主编评语】《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无菌环境下长大的小鼠(缺乏生命早期的菌群暴露),在回到正常有菌环境下后,肠道菌群的变化伴随炎症因子表达升高,而结肠炎相关肿瘤的易感性也增加。这一发现提示生命早期菌群暴露对肠道稳态维持的重要性。(@沈志勋)

Nature子刊发布国内miRNA抗癌研究:试看miRNA如何抑制结直肠癌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对比81份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81份邻近的正常组织,肿瘤组织中miR-500a-5p表达降低,且与恶性进展相关;② 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miR-500a-5p,可引起G0/G1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细胞的生长及迁移;③ miR-500a-5p直接作用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抑制后者介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细胞增殖;④ 转录因子YY1通过结合miR-500a-5p的启动子区域,负向调控其转录;⑤ 在不同的结直肠癌肿瘤模型中,miR-500a-5p可显著抑制肿瘤发展。

The p300/YY1/miR-500a-5p/HDAC2 signalling axis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02-08, doi: 10.1038/s41467-018-08225-3

【主编评语】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microRNAmiR-500a-5p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并在分子机制层面上发现,miR-500a-5p可通过作用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而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沈志勋)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6761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