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Nature连发,聚焦早期人体肠道菌群! 热
Nature连发,聚焦早期人体肠道菌群!
今天是第908期日报。
Nature:婴幼儿肠道菌群发育的3个阶段
Nature[IF:41.577]
① 分析903名儿童3-46月龄的粪便菌群组成,可分为10个聚类;② 早期肠道菌群发育包括3个阶段:发育期(3-14月)、过渡期(15-30月)和稳定期(≥31月),菌群组成和功能与多种因素相关;③ 母乳喂养对发育期菌群的影响最大,与双歧杆菌(尤其是两歧和短双歧杆菌)丰度较高相关,终止母乳导致以厚壁菌门增多为特征的菌群成熟;④ 顺产婴儿中拟杆菌属丰度较高,与菌群多样性较高和成熟较快相关;⑤ 地理位置和家庭环境等也是影响菌群的重要因素。
Temporal development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early childhood from the TEDDY study
10-24 DOI: 10.1038/s41586-018-0617-x
Nature:早发1型糖尿病的早期菌群特征
Nature[IF:41.577]
① 纳入783名有1型糖尿病(T1D)遗传风险的白人儿童,分析粪便宏基因组的纵向变化,并进行巢式病例对照分析;② 对照儿童菌群中,与细菌发酵和短链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含量更高,但未鉴定出具有普遍性的与胰岛自身免疫或 T1D显著相关的菌群成员;③ 婴儿肠道菌群发育呈现动态变化和个体差异,出生第一年内以双歧杆菌属(两歧/短/长双歧杆菌)或变形菌门为优势菌;④ 含有利用人乳寡糖基因的长双歧杆菌菌株,特异存在于母乳喂养婴儿中。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in early-onset type 1 diabetes from the TEDDY study
10-24 DOI: 10.1038/s41586-018-0620-2
Nature:肠道细菌调节果蝇运动行为
Nature[IF:41.577]
① 无菌或抗生素处理,导致果蝇运动行为过度活化,比有菌果蝇走得更多更快;② 给无菌果蝇单一定植共生菌短乳杆菌,可使上述行为异常恢复正常,短乳杆菌表达的木糖异构酶起关键介导作用;③ 木糖异构酶可调节果蝇糖代谢,降低海藻糖水平,从而降低生成神经递质章鱼胺(相当于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活性,进而调节果蝇运动行为;④ 激活该神经元、补充章鱼胺或补充海藻糖,可消除木糖异构酶对果蝇行为的调节作用。
A gut microbial factor modulates locomotor behaviour in Drosophila
10-24 DOI: 10.1038/s41586-018-0634-9
Cell子刊:敲除脂肪组织中的PKC?,提升小鼠的糖耐受
Cell Metabolism[IF:20.565]
① 全身敲除PKCε在小鼠中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葡萄糖不耐受及胰岛素抵抗起保护作用,但未检测到胰岛素受体被PKCε磷酸化;② 肝脏特异性敲除PKCε无上述保护作用;③ 而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PKCε的小鼠表现出糖耐量的提高,但未检测到PKC?依赖性的胰岛素信号通路活化;④ 脂肪组织中的PKC?的缺失可改变细胞连接及核内体相关蛋白的磷酸化,进一步影响肝脏中糖稳态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⑤ PKCε通过脂肪组织-肝脏之间的互作以调节糖稳态。
Protein Kinase C Epsilon Deletion in Adipose Tissue, but Not in Liver, Improves Glucose Tolerance
10-08 DOI: 10.1016/j.cmet.2018.09.013
乳脂肪摄入的生物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
PLoS Medicine[IF:11.675]
① 选取来自12个国家的16个前瞻性队列进行荟萃分析,平均随访9年,63682名参与者中发生15180例糖尿病(T2D);② 血液和脂肪组织中,乳脂肪摄入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反式棕榈油酸,及其总和)的较高水平,与较低的T2D发生率相关;③ 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的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3个标志物及其总和(第90百分位),与较低水平(第10百分位)相比,T2D发生率分别降低20%、35%、18%和29%;④ 这种相关性在女性中更强。
Fatty acid biomarkers of dairy fat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 pooled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10-01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670
Lancet子刊: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选标准剂量美沙拉嗪(综述)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N/A]
① 在48项随机试验中(8020名左侧或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口服或外用5-氨基水杨酸(5-ASA)和高剂量美沙拉嗪的诱导缓解率最高,两种干预均优于标准剂量的美沙拉嗪;② 在28项随机试验中(4218名患者),口服或外用5-ASA和高剂量美沙拉嗪的维持缓解率均不优于标准剂量的美沙拉嗪;③ 虽然5-ASA和高剂量美沙拉嗪在诱导缓解方面优于标准剂量的美沙拉嗪,但不能维持缓解,标准剂量的美沙拉嗪可能是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首选维持剂。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pharmacological agents for manage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es
08-16 DOI: 10.1016/S2468-1253(18)30231-0
Nature子刊:改造蚊子的共生细菌,抑制疟疾传播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斯氏按蚊的中肠中的野生型共生菌Asaia可在组成型启动子的调控下表达抗疟原虫蛋白scorpine;② 改造野生型Asaia菌株,使scorpine的表达受到血粉诱导型(BMI)启动子的调控,即仅在喂食血粉时表达scorpine;③ 使用伯氏疟原虫感染后的小鼠的血液喂食斯氏按蚊,相比于野生型Asaia菌株的定殖,BMI Asaia菌株可显著抑制斯氏按蚊中肠中的伯氏疟原虫感染;④ 另外,且相比于野生型菌株,BMI Asaia菌株在斯氏按蚊的中肠中具有更高的适性。
Blood meal-induced inhibition of vector-borne disease by transgenic microbiota
10-08 DOI: 10.1038/s41467-018-06580-9
催产素让小鼠及大鼠吃得更少(综述)
Frontiers in Neuroendocrinology[IF:6.875]
① 人体研究的数据显示,使用外源性催产素,可减少受试者的膳食摄入量;② 选取75篇文献(包括246项在小鼠或大鼠中进行的实验)进行荟萃分析,以研究催产素对动物的膳食摄入量的影响;③ 干预手段包括使用外源性催产素、催产素受体拮抗剂、催产素基因敲除;④ 结果显示,使用外源性催产素处理后,小鼠及大鼠的膳食摄入量均显著降低,且该效应在催产素处理2小时后达到峰值。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xytocin, dietary intake and feed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in mice and rats
10-10 DOI: 10.1016/j.yfrne.2018.09.002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Kang,梁婷,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