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衰老如何影响肠胃功能和菌群? 热心肠
衰老如何影响肠胃功能和菌群?
今天是第879期日报。
Gut:衰老与胃肠道生理功能和菌群的变化(综述)
Gut[IF:17.016]
① 衰老伴随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如营养物质吸收)下降,不仅发生在器官水平,还体现在胃肠道激素和酶、肠道屏障和免疫功能等方面;② 肠道菌群组成也随衰老发生改变,双歧杆菌属减少和肠杆菌科增加较为常见,但未发现统一的老年菌群特征;③ 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紊乱与自身的健康状况、药物使用和生活方式相关,而不是衰老本身;④ 肠道菌群是改善老年人肠道相关疾病的关键靶点,但对于菌群干预的影响(尤其在衰弱/患病的老年人中)仍需更多研究。
Age-dependent changes in GI physiology and microbiota: time to reconsider?
09-07 DOI: 10.1136/gutjnl-2017-315542
周宏伟+马文军等:菌群失调+久坐,促进代谢综合征
Microbiome[IF:9.133]
① 分析广东省肠道菌群计划中7009人的数据;② 在人群水平上,鉴定出529和214个OTU分别与代谢综合征(MetS)和经济状况相关(157个OTU与二者皆相关);③ MetS相关的菌群特征与西方人群有相似之处,并开发了代表MetS肠道失调情况的MetS指数;④ 随着经济状况上升,人们的饮食情况发生改变(更多的果蔬、更少的谷物、吃肉量不变),久坐时间显著增加;⑤ MetS指数与久坐生活方式存在叠加效应,在高MetS指数和久坐生活方式的人群中,MetS更普遍。
Linking gut microbiota, metabolic syndrome and economic status based on a population-level analysis
09-25 DOI: 10.1186/s40168-018-0557-6
菌群-肠-脑研究有哪些争议和问题?(综述)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IF:15.071]
① 菌群-肠-脑(MGB)研究致力于揭示肠道菌群和大脑的正常功能及病理状态的关联,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缺乏批判性思考;② 检索过去十年引用前25的MGB实验论文进行批判性分析,发现存在行为和统计测试等方法学问题,以及结论和推测的夸大现象,在阐述因果性上尤为明显;③ 用进化、生态、微生物、神经、发育等学科视角来支持某些实验结果,可能存在过度阐释;④ 实验设计、阴阳对照、统计分析、菌群样本分析、动物模型等方面仍需加强。
Microbiota-gut-brain research: a critical analysis
09-12 DOI: 10.1017/S0140525X18002133
肿瘤免疫反应影响维生素D对大肠癌的保护性作用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7.191]
① 血浆中高浓度维生素D可起免疫调控的作用,与结直肠癌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降低相关;② 分析869例结直肠癌患者,发现确诊后维生素D评分与死亡率间的相关性,因瘤周淋巴细胞反应水平而异;③ 在瘤周淋巴细胞反应水平阴性/低的患者中,较高的维生素D评分与结直肠癌特异性死亡风险降低相关;④ 这种保护性作用在瘤周淋巴细胞反应水平中/高的患者中不存在;⑤ 维生素D和免疫应答的互作,可有助于确定结直肠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Vitamin D status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is and patient survival according to immune response to tumour
09-12 DOI: 10.1016/j.ejca.2018.07.130
警惕益生菌产品的风险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19.989]
① 益生菌作为膳食补充剂,缺乏严格的功效性、安全性认定标准;② 尽管个别菌株的有效性得到实验支持,大多数益生菌的促健康作用缺乏证实;③ 益生菌产品的相关宣传鲜少提及使用益生菌的潜在风险,例如引发条件性感染、过敏反应以及可能导致耐药基因的传播;④ 劣质益生菌补充剂可能存在菌株污染问题,严重时威胁生命;⑤ 亟需监管机构对益生菌类产品建立一致的监管框架,对生产规范、成分标注、功效宣传和风险鉴定进行统一管理。
Probiotic SafetyNo Guarantees
09-17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8.5403
Cell子刊:用工程菌战胜霍乱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霍乱传播速度快,现有疫苗生效较慢难以满足其快速预防的需求,除了噬菌体,近期研究表明益生菌可开发用于霍乱的快速预防和诊断;② Hubbard等人基于霍乱弧菌进行基因改造,得到的活菌疫苗可定殖于幼兔小肠,抑制野生型霍乱弧菌的定殖,从而起预防保护作用;③ Mao等人改造的乳酸乳球菌,不仅可通过分泌乳酸抑制霍乱弧菌定殖,还可感知霍乱弧菌的群体感应系统,从而快速诊断粪便中的病原体;④ 益生菌或可作为口服疫苗,用于霍乱的临床诊治。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Cholera Prophylaxis
08-0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