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免疫细胞与菌群“角力”,影响肠道屏障
免疫细胞与菌群“角力”,影响肠道屏障和癌症
今天是第851期日报。
Cell子刊:肠道菌群与免疫细胞互作影响癌变
Cell Reports[IF:8.032]
① 特异敲除小鼠髓系巨噬细胞中的Commd1基因,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下降,削弱了其清除细菌的能力;② 肠道固有层的细菌入侵增多,诱导巨噬细胞过度产生前列腺素,影响了肠上皮分化,使杯状细胞和簇细胞减少,粘液屏障受损;③ 在自发产生结肠腺瘤的小鼠模型中,这种巨噬细胞缺陷使肿瘤数量大幅增加,该现象也依赖于肠道细菌入侵诱导的前列腺素生成;④ 肠道菌群、肠上皮与免疫细胞的互作,在肠上皮分化和癌变中有重要作用。
Microbial Sensing by Intestinal Myeloid Cells Controls Carcinogenesis and Epithelial Differentiation
08-28 DOI: 10.1016/j.celrep.2018.07.066
Cell子刊:揭示肥胖与乳腺癌关联的新机制
Cell Metabolism[IF:20.565]
① 肥胖乳腺癌患者血液中脂肪组织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有显著升高;② 由脂肪组织释放进入血液的A-FABP直接作用于乳腺肿瘤细胞,增加乳腺肿瘤细胞的干细胞性和入侵能力;③ ALDH1是指示乳腺癌干细胞的重要标记物,A-FABP通过激活IL-6/STAT3通路诱导ALDH1活性;④ 模型小鼠缺乏A-FABP时,可成功抑制ALHD1的活化,抑制肥胖相关乳腺癌的生长和发展;⑤ A-FABP是联系肥胖和乳腺癌风险的新因子,有望成为肥胖相关肿瘤的新治疗靶点。
Circulating Adipos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s a New Link Underlying Obesity-Associated Breast/Mammary Tumor Development
07-31 DOI: 10.1016/j.cmet.2018.07.006
饮食和菌群代谢物调控肿瘤免疫应答(研讨会报告)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IF:12.589]
① 宿主和饮食等因素,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吲哚等生物活性物质);② 菌群和宿主的代谢产物可作用于宿主组织和免疫系统,影响炎症、表观遗传和遗传变化,宿主的代谢感知通路也影响肿瘤免疫应答;③ 整合营养、微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癌症中菌群、代谢和免疫互作的理解,促进新型癌症防治方法的临床转化。
Workshop Report: Modulation of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by Dietary and Microbial Metabolites
2017-04-10 DOI: 10.1093/jnci/djx040
北欧饮食和地中海饮食对慢性病的影响
BMC Medicine[IF:9.088]
① 北欧饮食以水果(苹果、梨和梅子)、蔬菜(根菜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全谷和黑麦面包、大量的鱼、低脂乳制品、土豆和植物脂肪为主要特点;②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7548名受试者,随访10.6年,评估北欧饮食和地中海饮食与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③ 北欧饮食有降低心肌梗死(MI)和男性中风风险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著;④ 地中海饮食与2型糖尿病和女性MI风险降低相关;⑤ 两种饮食均不影响癌症风险。
Nordic diet, Mediterranean diet,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the EPIC-Potsdam study
08-11 DOI: 10.1186/s12916-018-1082-y
肠道菌群中的共生演化
ISME Journal[IF:9.52]
① 收集法国和苏格兰等地动物园和野生啮齿动物,发现其胃肠道中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3种)为优势物种,二者较多共存;② 在无菌小鼠胃肠道定殖实验中,这两类乳酸杆菌表现出共栖关系,罗伊氏乳杆菌可以促进约氏乳杆菌的定殖;③ 基因组测序发现从不同地区分离出的同一菌种的菌株存在差异,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共培养时不利于生物膜的形成,与共生菌株共培养时所得结果相反;④ 说明菌群中共存物种间的促生和共栖关系是适应和演化的结果。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facilitation within mixed-species biofilms in the mo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07-16 DOI: 10.1038/s41396-018-0211-0
浙大马忠华+陈云等:共生菌帮助小麦抵御真菌感染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鱼假单胞菌菌株ZJU60是麦头共生细菌,可以强效抑制由禾谷镰刀霉菌(Fg)引起的小麦镰刀霉菌枯萎病;② ZJU60菌株通过形成生物被膜与Fg产生物理接触,其表达的吩嗪-1-甲酰胺(PCN)介导了细菌-真菌互作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③ 进入Fg的PCN直接抑制FgGcn5组蛋白乙酰化酶活性,导致Spt-Ada-Gcn5-乙酰转移酶复合体(SAGA)的乙酰化能力降低;④ SAGA活性降低抑制了部分基因的表达,阻碍了Fg的菌丝生长及毒素合成,也降低了Fg的穿透力和毒力。
Wheat microbiome bacteria can reduce virulence of a plant pathogenic fungus by altering histone acetylation
08-24 DOI: 10.1038/s41467-018-05683-7
江南大学陈卫等:低聚果糖如何影响小鼠肠道菌群
Nutrients[IF:4.196]
① 小鼠持续4周喂食不同剂量的低聚果糖(FOS),检测粪便菌群组成,分析FOS对肠道菌群的影响;② 在高剂量组,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主要由双歧杆菌引起,Blautia属和粪球菌属的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③ 共鉴定出14种双歧杆菌,其中假长双歧杆菌(B.pseudolongum)最丰富,喂食FOS后,假长双歧杆菌几乎成为唯一的双歧杆菌(>95%);④ 假长双歧杆菌菌株有代谢FOS的能力,FOS显著刺激小鼠中假长双歧杆菌的生长。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 on the Composition of Mice Fecal Microbiota, Especially the Bifidobacterium Composition
08-16 DOI: 10.3390/nu10081105
老年人的牙齿健康与舌苔菌群相关
mSphere[IF:3.575]
① 分析506名日本70-80岁老年人的舌苔菌群;② 鉴定出两组主要的共现微生物,其中一组以栖组织普雷沃氏菌、非典型韦荣氏球菌、唾液链球菌和副血链球菌为主,与肺炎引起的老年人死亡风险上升相关;③ 舌苔细菌组成(而非细菌的总密度)与老年人的牙齿状况相关,在牙少、牙菌斑和蛀牙多的老年人舌苔中,上述细菌占主导地位,真菌密度也较高;④ 口腔健康不良的老年人持续吞咽摄入失调的舌苔细菌,可能影响呼吸道健康。
Tongue Microbiota and Oral Health Status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Adults
08-15 DOI: 10.1128/mSphere.00332-18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花开,gaoch,小肠君,女巫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828 《自然医学》双发:肠道菌群的地域和种族特性,不容忽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