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JAMA强证据:每周2天大幅少吃能有效控血-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JAMA强证据:每周2天大幅少吃能有效控血

发布时间:2020-06-19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JAMA强证据:每周2天大幅少吃能有效控血糖~

今天是第818期日报。

JAMA:糖尿病人每周2天大幅少吃,控血糖效果媲美长期控热量

JAMA[IF:44.405]

① 纳入137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间断性及持续性能量限制;② 间断性限制组每周在不连续的2天只摄入500-600kcal能量(其他时间每天摄入约2100 kcal正常饮食),持续性限制组每天摄入1200-1500kcal能量,持续1年;③ 两组的平均HbA1c水平及体重均表现出相似的下降,前者达到等效标准;④ 在试验结束后,两组之间的空腹血糖水平、脂质水平、总服药量均无显著差异;⑤ 两组之间在治疗前两周中出现的低血糖或高血糖事件无显著差异。

Effect of Intermittent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Energy Restricted Diet on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Trial

07-20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18.0756

Cell子刊:利用多组学工具,全面认识氧化三甲胺

Cell Reports[IF:8.032]

① 氧化三甲胺(TMAO)与人口因素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② 肠道菌群代谢物与TMAO显著相关,其相关性程度受肾脏功能影响;③ 饮食、疾病相关的菌群代谢物与TMAO显著相关;④ 肾脏标志物与TMAO显著相关,心血管疾病相关性蛋白与TMAO呈正相关关系;⑤ TMAO的积累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饮食与肠道菌群互作,以及血液循环中的蛋白质、代谢物和肾脏功能等全身性因素。

A Multi-omic Association Study of Trimethylamine N-Oxide

07-24  DOI: 10.1016/j.celrep.2018.06.096

Nature子刊:结肠炎状态下肠道噬菌体组发生变化

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

① 结肠炎小鼠的肠道具有特殊的病毒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35个病毒重叠群(contig)丰度上调10倍以上,41个contig丰度下调8倍以上;② 网络分析发现健康小鼠肠道病毒组关联性高、有序稳定,而结肠炎小鼠内病毒组关联性低、随机性强;③ 以梭菌目细菌为宿主的噬菌体在结肠炎小鼠中显著下调,而以链球菌属为宿主的噬菌体则在结肠炎小鼠中数量更多;④ 通过序列比对将小鼠噬菌体组映射到人体,发现结肠炎过程中人与小鼠的噬菌体变化趋势一致。

Murine colitis reveals a disease-associated bacteriophage community

07-23  DOI: 10.1038/s41564-018-0210-y

Cell:新一代抗菌肽高效筛选平台

Cell[IF:31.398]

① 表面定位抗菌性展示(SLAY)平台可用于筛选任意长度、组成和结构的肽链的抗菌能力,筛选约80万条肽链后发现了上千条具有抗菌活性的合成肽序列;② SLAY平台构建蛋白质表达体系,表达定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表面的插入蛋白,通过系链蛋白在C端连接待测肽链,该肽链可进入细胞质与细胞成分接触;③ 检测不同蛋白质表达活性下细菌生长情况,鉴定待测肽链的抗菌效果。④ SLAY显著增加了已知抗菌肽序列的数量,拓展了对抗菌肽物理化学性质的认识。

Discovery of Next-Generation Antimicrobials through Bacterial Self-Screening of Surface-Displayed Peptide Libraries

01-04  DOI: 10.1016/j.cell.2017.12.009

吲哚对大鼠情绪行为的负面影响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IF:3.877]

① 在大鼠盲肠中注射吲哚,导致大鼠肌动活动的显著下降,羟吲哚与靛红(具有镇静作用的吲哚氧化物)在大鼠的脑中累积;② 另外,吲哚增加了大鼠的眨眼频率及迷走神经背核簇中的c-Fos蛋白表达,后者提示迷走神经的活化;③ 在无菌大鼠中分别定殖可产生吲哚或不可产生吲哚的大肠杆菌;④ 在大鼠悬尾实验中,定殖了吲哚产生菌的大鼠表现出更高的无助状态,并且在迷宫实验中表现出更强的焦虑样行为。

Indole, a signaling molecule produced by the gut microbiota, negatively impacts emotional behaviors in rats

04-09  DOI: 10.3389/fnins.2018.00216

益生菌或可预防新生儿的胃肠道症状

Frontiers in Nutrition[IF:N/A]

① 纳入155名出生15天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益生菌(包含2个短双歧杆菌菌株)或安慰剂,持续90天;② 母乳喂养对目标菌群(包含双歧杆菌属菌株、乳杆菌属菌株及脆弱拟杆菌)有促进作用;③ 未发现益生菌引起的不良事件;④ 在健康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益生菌可预防功能性胃肠道障碍,降低56%的日呕吐频率、46.5%的日排泄,改善粪便硬度;⑤ 在服用益生菌的非母乳喂养新生儿中,目标菌群少于服用益生菌的母乳喂养新生儿。

Three-Month Feeding Integration With Strains Prevent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Healthy Newborns

05-25  DOI: 10.3389/fnut.2018.00039

益生菌或可防治阿尔茨海默症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IF:3.582]

① 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表明,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连续12周每日补充益生菌,可有效改善认知和代谢功能;② 相比对照组,益生菌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显著提高,血浆丙二醛、胰岛素代谢标志物、甘油三酯和高敏感c反应蛋白等代谢参数显著改善;③ 而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变化甚微;④ 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肠道炎症可能是认知退化及痴呆的潜在致病因素之一,而益生菌或有望用于AD的防治。

Commentary: Effect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Metabolic Statu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nd Controlled Trial

05-06  DOI: 10.3389/fnagi.2018.00054

Nature子刊:土壤病毒组影响碳循环

Nature Microbiology[IF:14.174]

① 瑞典冻土消融带相关样本中鉴定到1907个>10kb或完整的病毒基因组,58%具有转录活性;② 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35%的病毒的宿主,包括碳循环中的关键微生物,如产甲烷菌和甲烷氧化菌;③ 解冻梯度中病毒-宿主比例有明显变化,表明病毒感染的动态变化可能影响细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④ 病毒会编码糖苷水解酶,可能影响碳降解过程,病毒丰度可能是预测甲烷动态变化的重要因子;⑤ 病毒可能影响对气候调节至关重要的微生物,并参与土壤碳循环。

Host-linked soil viral ecology along a permafrost thaw gradient

07-16  DOI: 10.1038/s41564-018-0190-y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小肠君,gaoch,this little piggy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26 OMG,吃蟋蟀或能改善肠道菌群

0725 男人们要留心:高脂饮食促进前列腺癌

0724 抗生素如何在肠道菌群中留下长期的“疤痕”?

0723 改造室内植物,监测家里的菌群和空气健康

0722 吃什么,能帮治IBD?怎么吃,能预防乳腺癌?

0721 吃肉太多是问题,健康和环境都抗议

0720 聚焦琥珀酸:菌群、减肥跟它都有关?

0719 以菌克菌,能改善代谢健康吗?

0718 研究人体菌群功能?试试稳定同位素探测

0717 药物联合制剂:释放抗生素潜能,减少误伤友“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619785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