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吃肉太多是问题,健康和环境都抗议
吃肉太多是问题,健康和环境都抗议
今天是第812期日报。
Science:吃肉对健康和环境有哪些不好?(综述)
Science[IF:41.058]
① 全球肉类消费整体上升,以中国等中等收入国家最为明显;② 肉类是能量和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12等营养元素的优质来源,但可通过吃其它多样化的食物来替代;③ 对高收入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红肉和加工肉的高摄入与总死亡率上升相关,加工肉可增加结直肠癌、心血管疾病死亡、糖尿病等风险,可能与含有的潜在致癌物和饱和脂肪等有关;④ 肉类生产中(尤其是牛羊肉)单位能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超过植物类食物,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Meat consumptio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07-20 DOI: 10.1126/science.aam5324
日常生活中让人长胖的内分泌干扰物(综述)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IF:10.769]
① 内分泌干扰物(EDC)可干扰包括脂肪组织在内的内分泌系统;② 日常消费品中可能包括多种致肥胖性EDC;③ 包括药物中的非甾体类雌激素、食物防腐剂中的对羟基苯甲酸酯、地板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盐、牙封闭剂中的双酚、消毒剂中的有机锡、杀虫剂中的多氯联苯等;④ 致肥胖性EDC可能通过作用于芳香烃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肝脏X受体、维甲酸X受体等、调节MAPK、Akt、JNK、mTOR等信号通路、引起内质网应激、调节表观遗传等方式影响脂肪组织。
Obesogenic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Identifying Knowledge Gaps
07-13 DOI: 10.1016/j.tem.2018.06.003
一文读懂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案(综述)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231]
① 肝性脑病是代偿失调性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分为显性肝性脑病(OHE)及隐蔽性肝性脑病(CHE);② 在美国,治疗急性OHE的一线药物为乳果糖,对乳果糖不耐受的患者可接受二线药物利福昔明的治疗,三线药物(未被FDA批准)为聚乙二醇;③ 预防复发性OHE的一线药物为乳果糖及利福昔明,益生菌、粪菌移植等疗法在未来或可用于次级预防;④ 一些药物组合疗法(例如乳果糖+利福昔明)已完成临床试验,药物组合的效果多优于单一药物。
Current Manag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07-13 DOI: 10.1038/s41395-018-0179-4
益生菌如何抑制食源性感染(综述)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6.015]
① 益生菌具有替代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肠道感染的潜能;② 益生菌可与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属、空肠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志贺氏杆菌属等食源性致病菌,以及食源性病毒互作,抑制肠道感染;③ 机制包括:与病原体竞争粘附位点与营养资源、分泌抗菌物质、提升肠道屏障功能、免疫调节;④ 益生菌应用面临的挑战包括:菌株的活性及稳定性维持、产品的安全性等。
Probiotics interaction with foodborne pathogen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s and future challenges
07-11 DOI: 10.1080/10408398.2018.1490885
印遇龙院士等:色氨酸代谢、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间的互作(综述)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IF:3.52]
① L-色氨酸在肠道免疫耐受及肠道菌群维持之间的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② 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内源性及菌群色氨酸代谢产物影响肠道菌群组成;③ 芳香烃受体介导了色氨酸代谢产物对肠道免疫的调节,内源性色氨酸代谢产物包括犬尿素、犬尿酸等,菌群色氨酸代谢产物包括吲哚、色胺等;④ 芳香烃受体的活化可调节IL-6、IL-22等细胞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细胞色素P450 1A1、前列腺素G/H合成酶的表达。
Impact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intestinal immunity mediated by tryptophan metabolism
02-06 DOI: 10.3389/fcimb.2018.00013
Nature子刊:小儿IBD中人体和菌群的蛋白质组特征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从71例新发炎症性肠病患儿(IBD)中采样,获得升、降结肠和末端回肠处的粘膜-肠腔交界抽出物样本,分析人体和菌群的蛋白质组;② 与对照个体相比,IBD患儿中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菌群蛋白质显著增加(如DNA损伤修复、可动遗传因子、L-半胱氨酸降解等);③ 在菌株水平,普氏栖粪杆菌与克罗恩病相关;④ 产生活性氧化剂的酶等宿主防御蛋白存在于分离出的胞外囊泡中,与菌群功能改变相关,可能是引起菌群失调和粘膜炎症的因素。
Metaproteomics reveals associations between microbiome and intestinal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teins in 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07-20 DOI: 10.1038/s41467-018-05357-4
FAST:粪便样本分装、储存和二次取样的新方法
Microbiome[IF:9.133]
① 粪便等分吸管技术(FAST)使用吸管从最近排便或保存在低温但未冷冻的样品中收集粪便;② FAST处理的样品可以在超低温下长时间有效储存,可在不解冻的情况下轻松进行二次取样,并需要最少的供应和存储空间,在实验室和现场使用都很方便;③ 16S rRNA测序证实该方法在同一受试者中高度可重复的二次取样能力;④ FAST处理的样品移植到无菌小鼠中,平均保留了约80%的供体细菌群落,并提示菌群胆碱代谢和氧化三甲胺积累的人际差异很大。
Fecal Aliquot Straw Technique (FAST) allows for easy and reproducible subsampling: assessing interpersonal variation in trimethylamine-N-oxide (TMAO) accumulation
05-18 DOI: 10.1186/s40168-018-0458-8
肠道菌群组成或能反映心肺健康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Nutrition and Exercise Metabolism[IF:2.098]
① 分析青年受试者(男性20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25.7±2.2岁)的心肺健康(最大耗氧量)与肠道菌群相对组成(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F/B))的关联;② 受试者的平均F/B比值为0.94±0.03,该比值与最大耗氧量显著相关,但与其它的健康、营养摄入或人体测量变量无关;③ 最大耗氧量可解释约22%的个体肠道菌群F/B比值变化;④ 健康青年中,肠道菌群组成与心肺健康有关。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s Related to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07-11 DOI: 10.1123/ijsnem.2018-0024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沈志勋,女巫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13 Nature聚焦:正确的饮食,可让癌症治疗事半功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