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面对功能性肠病,人类到底该怎么办?-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面对功能性肠病,人类到底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7-09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面对功能性肠病,人类到底该怎么办?

今天是第623期日报。

Gastroenterology:功能性肠病的研究及诊疗路线图(必读)

Gastroenterology[IF:18.392]

① NIH举办的研讨会对功能性肠病(FBD)给出了一些结论及建议;② FBD的高发病率造成经济负担,并影响患者生命质量;③ 可将一些临床前研究转化,应用于新型诊断测试及治疗中;④ FBD是肠-脑轴双向性疾病,应考虑患者的性别、生命早期应激源、遗传及表观遗传因素;⑤ 研究重点为改善诊断及治疗范式,利用纵向研究鉴定出FBD的风险/保护性因素,并鉴定生物标记物及内表型等;⑥ 未来需开发数据库、建立生物库、生物信息学专家的参与、基金会的支持。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 Roadmap to Guid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search

2017-12-27  DOI: 10.1053/j.gastro.2017.12.010

APT:靠什么来预测果糖/乳糖不耐受患者响应低FODMAP饮食?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7.286]

① 选取584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患者,在氢呼气试验中表现出果糖或乳糖不耐受;② 患者接受低FODMAP饮食的干预,持续6-8周;③ 81%的患者表现出症状缓解,各FGID亚组间、不同不耐受类型间的患者缓解率无差异;④ 对于果糖不耐受的患者,慢性腹泻及呼吸高峰甲烷浓度为对低FODMAP饮食响应的正向预测因子,而慢性恶心为负向预测因子;⑤ 对于乳糖不耐受患者,未鉴定出独立的对低FODMAP饮食响应的预测因子。

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a low-FODMAP diet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lactose or fructose intolerance

2017-04-01  DOI: 10.1111/apt.13978

AJG: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氢呼气试验,有明显局限性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9.566]

① Wilder-Smith等利用氢呼气试验(HBT),发现大部分乳糖/果糖不耐受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FGID)患者可对低FODMAP饮食产生响应;② 本文作者发现,乳糖和果糖HBT的可重复性较差;③ HBT的其它局限包括:健康对照组HBT阳性率高、碳水化合物剂量超出生理范围,与临床相关性差;④ 葡萄糖和乳糖HBT是无创性评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方法,但Rezaie等报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范围大,不能很好地指导治疗;⑤ 需标准化HBT方案,并考虑HBT的局限性。

Questioning the Utility of Breath Tes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7-12-07  DOI: 10.1038/ajg.2017.172

AJG:氢呼气试验是胃肠道疾病中的有效诊疗方式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9.566]

① 利用标准化氢呼气试验(HBT),Wilder-Smith等人发现81%的乳糖/果糖不耐受患者可对低FODMAP饮食产生响应;② Tuck等人发现,乳糖和果糖HBT的可重复性较差,初次实验中的果糖不耐受患者有30%在重复测试中未显示阳性;③ Tuck等人认为,基于HBT的结果,某些患者无法进行低FODMAP饮食,因此不建议使用HBT预测对低FODMAP的响应;④ 本文作者认为,HBT是一种简单有效成本较低的诊断测试,并且认为Tuck等人的果糖HBT实验存在问题。

Response to Tuck et al

2017-12-07  DOI: 10.1038/ajg.2017.382

COB:利用生态学理论指导菌群调节(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IF:9.294]

① 解读和预测各种菌群调节手段的效果时,需要引入生态学理论和概念,为开发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菌群调节类治疗手段提供助力;② 使用益生菌、粪菌移植法均应被视为外源微生物“入侵”;③ “入侵”过程包括引种、定殖、持续生长和影响环境四个阶段,是引种微生物、宿主环境以及原始菌群间互相作用的复杂过程。④ 需综合考虑微生物-宿主共进化特征、引种微生物的多样性、引种时间、肠道菌群的生态位、原始菌群状态以及噬菌体等因素。

To engraft or not to engraft: 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gut microbiome modulation with live microbes

2017-08-31  DOI: 10.1016/j.copbio.2017.08.008

JFF:灵芝及茯苓多糖或是潜在益生元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IF:3.144]

① 从灵芝及茯苓的子实体及菌丝中提取蘑菇多糖,每日喂食给6周龄小鼠,持续15天后,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② 灵芝多糖及茯苓多糖降低OTU多样性并显著重塑肠道菌群的组成;③ 喂食灵芝多糖及茯苓多糖后,小鼠肠道内可抗肥胖、产短链脂肪酸、降解多糖/木聚糖、产生乳酸的细菌的丰度显著增加;④ 灵芝多糖及茯苓多糖可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其益生元活性可能有助于灵芝及茯苓发挥健康促进作用。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 and Poria cocos reveal prebiotic functions

2017-12-26  DOI: 10.1016/j.jff.2017.12.046

JDD:IBD患者肠道真菌及病毒的变化(综述)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IF:1.632]

① 已知肠道微生物的失调驱动IBD发展,但是真菌及病毒的作用过程和机制仍不明确;② 大部分研究指出,真菌可引发感染并导致患者死亡,医学上通过免疫抑制、两性霉素B等方式治疗,但药剂用量需控制在最低限度;③ 而病毒可影响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间接增加感染几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均被应用于患者治疗,同时疫苗控制也是一种重要手段;④ 过往IBD研究中,肠道真菌及病毒一直未受重视,对其深入的研究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Specific Changes of Enteric Mycobiota and Virome

2017-12-20  DOI: 10.1111/1751-2980.12570

CP:基于菊粉的纳米颗粒可用于IBD药物的递送

Carbohydrate Polymers[IF:4.811]

① 开发口服纳米载体作为布地奈德的递送系统,评估其在IBD中的治疗潜力;② 合成了基于两亲性菊粉的功能性纳米颗粒(NP),带有负电荷,具有pH/氧化还原敏感性,大小约210.18纳米;③ NP在体外无GSH的培养基中释放率较低(约45%),而在含有20mM GSH的培养基中释放率较高(约80%);④ NP倾向于在炎症部位积聚,在结肠炎小鼠模型中,与药物悬浮液相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⑤ 基于两亲性菊粉的氧化还原敏感的NP可以作为治疗IBD的结肠靶向药物递送。

Redox-sensitive nanoparticles based on 4-aminothiophenol-carboxymethyl inulin conjugate for budesonide deliver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017-12-14  DOI: 10.1016/j.carbpol.2017.12.021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花开,小肠君,洋,女巫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104 肠道细菌另一面:做病毒和寄生虫的帮凶!

0103 关于益生元,你应该更新的三大共识

0102 渐明朗:细菌淀粉样蛋白,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

0101 1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菌群文献!

1231 益生菌2017:有效无效三范例,明星菌株受大考

1230 技术聚焦:微流控到底可如何用于菌群研究?

1229 2017,大肠癌治疗有三大突破

1228 大发现:"批准"肠道细菌共生,过时不候!

1227 2017年度聚焦:肠道细菌代谢

1226 29位世界级大佬终达一致:新的“肠型”方案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709805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