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为什么切了息肉,还是得了癌?这个细节你是不是忽视-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为什么切了息肉,还是得了癌?这个细节你是不是忽视

发布时间:2021-01-21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为什么切了息肉,还是得了癌?这个细节你是不是忽视了


肠息肉,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了解,它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但为什么明明切除了息肉,平时又非常注意生活习惯,还是患上了肠癌?


案例回顾

           

王大伯一直有习惯性便秘,六年前肠镜检查发现有2.2cm大小的肠息肉,在医生的建议下切除了息肉,本以为万事大吉,就没有再去复查。结果前段时间,突然出现了便血、肛门坠胀的症状,再做检查却发现了肠癌。


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肠息肉即便切除了,也有复发的可能!王大伯查出肠癌的同时,也伴有多发性息肉。


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经济水平越为发达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高。近10年来,虽然我国癌症的整体发病率有所降低,但结直肠癌发病率却有升高趋势。


肠道癌变主要有三个阶段:


1

大便有害物质不断刺激肠道

人体大便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有害物质甚至致癌物,当这些物质长期刺激肠粘膜时,就可能发生炎症。


2

炎症刺激,诱发息肉

当肠粘膜受损,有害物质就更容易刺激肠道,容易出现反复性炎症。时间久了,大肠黏膜上就会长出息肉。


3

肠息肉病变,发展成肠癌

大肠息肉出现后,如果没有接受治疗,大便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息肉,肠道环境也会改变,息肉就可能发展为肠癌了。



一般而言,息肉发展为肠癌需要5-15年,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肠癌来自大肠腺瘤。


肠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这类人群,要特别小心


息肉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变成癌,一旦发现有肠息肉,最好尽早切除,以免带来其他疾病或发生癌变。

01

肠息肉的危险程度

腺瘤性息肉是否癌变与患者年龄、息肉数量及大小有关。

通常,息肉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如1cm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1-2cm的息肉,癌变率为20%;2cm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则为50%。


02

家族性息肉,癌变率可高达100%

大量研究证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常人的2-3倍。而没有经过治疗的家族性息肉病患者,10-20年的癌变几率是100%!

一般人群40岁以后开始进行筛查,但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建议20岁之后就可以做结直肠镜,如果发现息肉,每年至少复查一次。


03

即便切除息肉,也要复查随访

肠息肉切除后,如果活检出是恶性的,需进一步治疗,若是良性的,也需注意复查。因为不管是哪种肠息肉,切除后都有可能复发,也可能长出不同种类的新的息肉。有研究发现:65-75%的息肉切除后会出现复发或新生息肉,须再次切除。

◎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

◎ 其它息肉一般每12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就可以了。

◎ 如果复查结肠镜检查为阴性,则3年后再复查。

Tips

大连胃肠病医院李晓明主任提醒:预防肠癌,除了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外,定期检查是关键!



图文 / 综合自网络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10121926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