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利用肠道菌群预测饮食习惯,靠谱么?-大连春柳中医院
当前位置:大连胃肠病医院 > 胃病 > 胃窦炎 >

大连利用肠道菌群预测饮食习惯,靠谱么?

发布时间:2020-07-20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利用肠道菌群预测饮食习惯,靠谱么?

今天是第515期日报。

ISME:利用肠道菌群,可预测鱼的饮食习惯

The ISME Journal[IF:9.664]

① 慈鲷鱼在不同湖泊中的适应性扩张可以作为宿主饮食、种系进化、环境对菌群多样性影响的天然研究对象;② 从两个不同的湖泊中收集29条慈鲷鱼,其生活方式分别为食草或食肉;③ 在食草的生活方式下,慈鲷鱼具有更高的菌群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与纤维降解和植物化学物质的解毒相关的功能更丰富;④ 可通过慈鲷鱼个体及整体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确认及预测其饮食习惯,说明肠道菌群在慈鲷鱼适应环境及生态位扩张方面的重要作用。

Convergence of gut microbiotas in the adaptive radiations of African cichlid fishes

2017-09-01  DOI: 10.1038/ismej.2017.62

Cell子刊:人的基因影响口腔菌群,致龋齿细菌则主源于后天

Cell Host & Microbe[IF:14.946]

① 分析485对年龄为5-11岁的异卵和同卵双胞胎的牙菌斑菌群;② 不论患龋齿状况如何,有共同宿主表型的儿童的口腔菌群相似度总是增加;③ 尽管环境因素对口腔菌群的影响最大,但依然存在高度可遗传的分类;④ 最具遗传性的口腔细菌与患龋齿状况无关,不倾向于与其他分类共存,丰度会随着年龄和摄入糖的频率而下降;⑤ 总而言之,人体口腔菌群的组成受到遗传背景影响,而潜在的致龋齿性分类则似乎不受遗传因素控制。

Host Genetic Control of the Oral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17-09-13  DOI: 10.1016/j.chom.2017.08.013

PLoS One:寄生虫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发生变化

PLoS One[IF:2.806]

① 选取来自斯里兰卡的志愿者分为3组:一组显性感染一种或多种寄生线虫(H+),一组为未感染组(H-),另一组接受常规的驱虫剂预防治疗(Ht);② 3组志愿者的粪便菌群在α多样性及丰度上无显著差异,而相比与H-组,H+组及Ht组的β多样性显著升高;③ 疣微菌科及肠杆菌科的丰度在H+组的粪便菌群中更高,明串珠菌科及拟杆菌科在H-组及Ht组的粪便菌群中丰度更高。

Infections by human gastrointestinal helminths a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faecal microbiota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2017-09-11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4719

MB:工程化改造细菌,成就可持续疗法!

MICROBIAL BIOTECHNOLOGY[IF:3.513]

① 在人类的微生物组中,利用工程化改造的细菌递送酶、细胞因子、抗体等生物制剂,能可持续地在人体内生产这些复杂且昂贵的药物;② 这能够一定程度克服目前在全球使用这些潜在药物的技术和经济壁垒;③ 在包括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中,都已经有实际案例表明工程化细菌可能是有效的疗法;④ 相关领域正在快速发展,这可能造福于病人,也有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Sustainable therapies by engineered bacteria

2017-07-11  DOI: 10.1111/1751-7915.12778

AMB:葡萄球菌核酸酶可预防小鼠的1型糖尿病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IF:3.420]

① 近期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形成的细胞外陷阱(NET)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病理损伤中起作用;② 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口服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的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③ SNase在体内及体外均可有效地破坏NET,导致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血清循环游离DNA、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蛋白酶3显著减少;④ SNase可有效调节NOD小鼠的血糖,延迟糖尿病发病,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⑤ SNase可对胰岛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并缓解NOD小鼠小肠中的炎症。

Oral delivery of staphylococcal nuclease by Lactococcus lactis prevents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NOD mice

2017-09-09  DOI: 10.1007/s00253-017-8480-5

ESPR:侧孢短芽孢杆菌可促进蜜蜂的生长及蜂蜜生产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IF:2.741]

① 从沙特阿拉伯养殖的蜜蜂(Apis mellifera)的消化道中分离出侧孢短芽孢杆菌,分析其对蜜蜂生长的影响;② 侧孢短芽孢杆菌在健康蜜蜂的消化道菌群中占比超过22%,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期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③ 侧孢短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状二肽(Leu-Pro)对某些致病菌具有抗菌活性;④ 另外,对于侧孢短芽孢杆菌培养悬液处理后的蜜蜂,其工蜂总数量、蜂蜜产量、蜂花粉产量等均显著提升。

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isolated from the digestive tract of honeybees has hig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promotes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of honeybee's colonies

2017-09-09  DOI: 10.1007/s11356-017-0071-6

PLoS One:印度人的唾液菌群长啥样

PLoS One[IF:2.806]

① 选取来自印度8个区域的92名志愿者,收集唾液样本,通过16S rRNA V1/V2区测序分析唾液菌群组成;② 鉴定出165个细菌属及785个独特的OTU,发现大部分OTU是印度人的唾液菌群共享的;③ 细菌属的丰度与采样区域有着显著关联,虽然关联性较小;④ 大多数被检测到的核心OTU在其他种群中也曾被发现,除了Solobacterium、Lachnoanaerobaculum及Alloprevotella是印度人的唾液菌群中特有的OTU;⑤ 鉴定出人类口腔菌群数据库(HOMD)中未收录的9个细菌属。

Unraveling the human salivary microbiome diversity in Indian populations

2017-09-08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4515

LS:硫酸盐还原细菌可恶化小鼠结肠炎

LIFE SCIENCES[IF:2.936]

① 硫酸盐还原细菌(SRB)是正常肠道菌群中的一部分,但其水平的上升可在结肠炎发展中起作用,可能与产生硫化氢相关;② 在无菌小鼠及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分析SRB对肠道免疫反应的影响;③ SRB或D. indonesiensis定殖7天后,无菌小鼠表现出结肠结构的变化,固有层细胞浸润增加;④ SRB的定殖上调Th17及Treg的细胞因子产生及细胞活化;⑤ 在TNBS或恶唑酮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SRB定殖增加,D. indonesiensis定殖可恶化结肠炎。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timulate gut immune responses and contribute to inflammation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2017-09-12  DOI: 10.1016/j.lfs.2017.09.014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杨展,热心肠先生,沈志勋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918 妈妈的“坏”细菌,或真的促进孩子的自闭症!

0917 中国城里人,菌群在西化;隔日禁食,或增好菌促减肥!

0916 生命早期的细菌,影响脑细胞的生和死

0915 发情和交配,细菌来帮忙?

0914 欧洲人关注的四大潜在益生菌

0913 吃一年双歧杆菌影响甚微,用一疗程抗生素杀伤力或持久!

0912 细菌如何“指挥”大脑并让你胖起来?

0911 坏兆头:2型糖尿病飞速年轻化!

0910 生酮饮食:影响肝脏和肠道的生物钟

0909 肠脑相连:菌群毒素,大量进入老年痴呆患者大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的内容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wb/wdy/20200720816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