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不孕夫妻需补锌?看看JAMA怎么说 母婴-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不孕夫妻需补锌?看看JAMA怎么说 母婴

发布时间:2020-04-18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不孕夫妻需补锌?看看JAMA怎么说 母婴之声

这是第078期母婴之声。


JAMA:男性补锌治疗不育?证据不足!

JAMA[IF:51.273]

① 纳入2370名接受不孕不育治疗的夫妻,男性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每天补充5mg的叶酸和30mg的微量锌元素,对照组补充安慰剂,在干预6月后检查精子质量;② 两组夫妻妊娠活产率无统计学差异,在34-35%左右;③ 两组男性精子浓度、运动、形态、体积和总运动精子数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④ 试验组精子DNA断裂比例高于对照组(29.7% vs 27.2%),且胃肠道症状也高于对照组(6% vs 3%);⑤ 在寻求不育症治疗的夫妻中,补充叶酸和锌并不会提高精子质量。

Effect of Folic Acid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Men on Semen Quality and Live Birth Among Couples Undergoing Infertility Treatment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01-07, doi: 10.1001/jama.2019.18714

【主编评语】市面上目前有较多的膳食补充剂产品,针对提高男性精子质量的主要集中在锌元素及叶酸的补充。但是近期JAMA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寻求不孕症治疗夫妻中,男性补充锌和叶酸并不能提高精子的质量,也不能提高活产率。该研究为不孕症男性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也同时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膳食营养补充剂。(@小笋干儿)

BMJ:儿童肿瘤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心脏辐射

British Medical Journal[IF:27.604]

① 纳入223462名生存期大于5年的儿童肿瘤幸存者,并将其健康的兄弟姐妹共5057名作为对照,平均诊断年龄为6岁,而平均随访时间27年;② 根据诊断时间,分为20世纪70、80、90年代幸存者,其20年累积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69%、0.74%和0.54%;③ 相比于70年代幸存者,80、90年代幸存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有所降低(0.38%、0.24、0.19);④ 心脏是否暴露辐射是幸存者后期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在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中。

Major cardiac events for adult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 diagnosed between 1970 and 1999: report from the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 cohort
01-15, doi: 10.1136/bmj.l6794

【主编评语】本研究纳入的儿童肿瘤幸存者主要包括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肾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随访其未来发生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瓣膜疾病、心包疾病等风险。研究发现,有一些不良心脏疾病在后期确诊的幸存者中发病率较低,这其中可能和治疗方案更新和心脏辐射减少有关。该研究提示,对儿童肿瘤的治疗应该考虑长远的健康效益。(@小笋干儿)

下丘脑,或是又一个儿童肥胖的病因“黑夹子”

Diabetes Care[IF:15.27]

① 纳入91名7-11岁的儿童,利用核磁共振测量其口服葡萄糖后下丘脑血流量变化,并在1年后随访体重变化;② 相比于母亲无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儿童,母亲在≤26周患GDM的儿童下丘脑血流量增高,但在>26周确诊GDM的组中无该规律;③ 母亲BMI和儿童下丘脑血流量呈现正相关;④ 而基线儿童口服葡萄糖后下丘脑血流量与未来一年后BMI增加量呈正相关;⑤ 下丘脑血流量变化是下丘脑激活的生物标志物,其可能是母亲GDM引起儿童肥胖的内在机制之一。

Children Exposed to Maternal Obesity or Gestational Diabetes During Early Fetal Development Have Hypothalamic Alterations That Predict Future Weight Gain
2019-05-01, doi: 10.2337/dc18-2581

【主编评语】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母亲肥胖或者有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后代儿童肥胖的风险,但其中可能的机制有很多。本研究十分有趣地借助核磁共振,测量儿童下丘脑在口服葡萄糖后血流量的变化,并通过后代儿童一年内BMI的变化。结果发现,母亲在≤26周前就患GDM的,后代儿童血流量增高,且一年后BMI增加也更大。该研究设计较为完整,因果论证强大较大,值得学习。(@小笋干儿)

产后生活干预降低女性体重(综述)

Obesity Reviews[IF:8.192]

① 检索筛查,并纳入49篇研究报道的36个临床随机试验,共计5315名产后2年的女性,分为生活方式干预和对照;② 超过一半的研究报道的研究保真率是比较低的,仅有8篇研究具有较高的保真度;③ 不同研究的参与率在0.94%~86%之间,④ 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平均体重降低2.33kg,BMI平均降低1.03 kg/m2,而体育运动评分有所提高;⑤ 两组未观察到在能量摄入量上的统计学差异;⑥ 目前的干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改进,并探索最佳生活干预策略。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on body weight in postpartum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1-08, doi: 10.1111/obr.12990

【主编评语】本综述对生活方式干预对产后女性体重的影响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干预组对降低体重、BMI等基本有效。但是社区试验本身存在诸多缺陷,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小笋干儿)

孕期管住嘴,产后才能恢复体重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IF:5.605]

① 纳入37名肥胖女性孕妇,记录孕期及产后体脂成分、能量消耗及体重等,将产后12月体重与孕早期体重没有差异的人定义为产后体重降低(PPWL),占43%,反之定义为产后体重滞留(PPWR),占57%;② PPWL组孕期增重比PPWR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PPWL组女性孕期脂肪量降低3.6kg,而PPWR组孕期脂肪量平均升高6.2kg;④ PPWL组孕期平均减少300kcal/d能量摄入,而PPWR组平均增加250kcal/d的能量摄入;⑤ 两组母乳时间、代谢特征等因素均无差异。

Increased energy intake after pregnancy determines postpartum weight retention in women with obesity
01-07, doi: 10.1210/clinem/dgz330

【主编评语】本研究仅纳入37名孕妇数据,根据产后体重恢复情况分为体重降低组和体重滞留组。体重滞留组孕妇在孕期具有更大的能量摄入。孕期能量摄入以及增重情况,直接影响了产后的体重恢复。爱美的孕妈妈们,还不行动起来管住嘴?(@小笋干儿)

孕期空气污染暴露或提高新生儿皮质醇水平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5.589]

① 纳入150对母婴,根据住所收集孕期空气质量情况,并检测脐带血中皮质醇水平;② 孕期PM2.5、PM10暴露浓度的增高,与脐带血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但PM1.0水平与此无关;③ 住所周围100米内道路长度与脐带血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但300米、500米内道路总长度指标与此无统计学关联;④ 住所离主干道的距离与脐带血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⑤ 孕期暴露于更好浓度的空气污染水平似乎可以提高新生儿脐带血的皮质醇水平。

Maternal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cortisol level in cord blood
01-10, doi: 10.1016/j.scitotenv.2020.136622

【主编评语】皮质醇水平可部分反映机体的应激状态。本研究提示,较高的孕期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包括PM2.5和PM10,以及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较近等,都会增加新生儿脐带血中皮质醇的水平。这可能是空气污染暴露对新生儿影响的机制之一。(@小笋干儿)

北京大学公卫学院:孕期PM2.5暴露或影响肠道菌群

Chemosphere[IF:5.108]

① 饲养2组小鼠模型,实验组在怀孕后3、6、9、12天进行PM2.5暴露染毒,并采集2组孕18天的粪便样本;② 实验组幼鼠体重较对照组低,身长较对照组短;③ 实验组孕鼠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较高,β多样性差异显著;④ 在门水平,实验组小鼠变形菌门、螺旋体菌门和酸杆菌门丰度降低,而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及脱铁杆菌门丰度增高;⑤ 实验组小鼠体内异丁酸浓度增高,而丁酸浓度降低;⑥ 孕期PM2.5暴露与胎儿发育及肠道菌群间均存在关联。

Effects of PM2. 5 exposure during gestation on maternal gut microbiota and pregnancy outcomes
05-01,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0.125879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小鼠动物模型实验发现,孕期暴露PM2.5的小鼠,其后代幼鼠的在宫内的发育受到影响,并且母鼠肠道菌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PM2.5是否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从而影响母婴健康?该通路值得进一步研究。(@小笋干儿)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18723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