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微生物组科学应用于疾病治疗,有哪些重
微生物组科学应用于疾病治疗,有哪些重要进展和挑战?
今天是第1334期日报。
JAMA:微生物组科学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成果和挑战
JAMA[IF:51.273]
① 人类微生物组项目启动十多年后,该领域研究呈指数增长,研究者希望能开发操纵菌群的新型疗法;② 粪菌群移植可有效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对溃疡性结肠炎也有疗效,但仍有很多需要解答的问题;③ 饮食-菌群-宿主互作和药物-菌群互作,是广受关注的研究话题;④ 菌群干预应用在治疗阴道炎、HIV、新生儿败血症和儿童营养不良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进展;⑤ 菌群的复杂性、细菌菌株的选择性和菌群在疾病中的作用,是关乎菌群干预疗效的常见因素。
Manipulating the Human Microbiome to Manage Disease
2019-12-26, doi: 10.1001/jama.2019.19602
【主编评语】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一个终极目标,是通过操纵共生菌群来改善健康和疾病。JAMA发表了来自美国NIH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微生物基因组部主任Julia Segre等的观点性文章,回顾了微生物组科学在疾病干预方面的近期重要成果和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通过“临床观察-机制研究-临床干预”三步走的方式,将微生物组科学向临床实践转化。(@mildbreeze)
Nature Reviews:FMT和益生菌干预需考虑潜在风险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3.57]
① 使用活微生物,如粪菌移植(FMT)或益生菌,对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也需考虑其中的风险;② FMT优点: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治疗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③ FMT缺点:传播供体中传染性微生物,传播共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或可传播或增加肠道菌相关疾病的易感性;④ 益生菌干预优点:有临床数据支持,传统安全菌株有长期的安全记录;⑤ 益生菌干预缺点:重症病人可能出现败血症,下一代益生菌缺乏安全记录。
Balancing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live biotherapeutics
2019-12-23, doi: 10.1038/s41575-019-0254-3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最近发表的一篇新闻/小综述,对粪菌移植和益生菌干预引起重症病人感染等潜在风险进行了讨论,提出粪菌移植和益生菌干预时,不仅要关注其有益作用,也要记录并公开承认其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考虑其潜在的风险,当粪菌移植和益生菌干预的有益作用大于其中的风险时,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nana)
噬菌体疗法在胃肠病中的应用(综述)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IF:7.731]
① 噬菌体是靶向细菌的病毒,二者共同演化,彼此间存在动态互作;② 噬菌体可诱导细菌裂解、将自身DNA整合到细菌中,也可与细菌稳定共存;③ 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抗菌疗法,可用于调节肠道菌群、杀灭多重耐药菌;④ 在胃肠病中,噬菌体疗法研究集中在感染性疾病上,目前也在研究用于治疗艰难梭菌结肠炎、靶向克罗恩病中的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根除结直肠癌中的具核梭杆菌;⑤ 噬菌体疗法有不错的安全性,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Review article: bacteriophages in gastroenterologyfrom biolog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2019-11-07, doi: 10.1111/apt.15557
【主编评语】噬菌体疗法有调节菌群的潜力。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的这篇综述,主要介绍了噬菌体的作用机制、噬菌体-细菌-宿主互作和共同演化,以及噬菌体疗法的研究进展,着重回顾了噬菌体疗法用于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研究,值得专业人士参考。(@mildbree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