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1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12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今天是第1332期日报。
Nature Reviews:大数据和微小蛋白质照亮肠道菌群的黑暗角落(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3.57]
① 肠道菌群研究持续迅速增多,今年有3份关于新技术和数据库的研究填补了肠道菌群研究的未知领域;② 改进的Gut-on-a-chip系统允许肠道上皮细胞与复杂的无氧微生物群落共同稳定培养5天,逼近模拟人类肠道真实环境;③ 最新的宏基因组挖掘工作发现了能提供细胞微观环境信息的肠道共生菌群的微小蛋白;④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多组学研究发现个体间差异为最主要差异,且患者肠道菌群组成相较对照组失调,但菌群在IBD中的角色未知。
Big data and tiny proteins: shining a light on the dark corners of the gut microbiome
2019-11-27, doi: 10.1038/s41575-019-0243-6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这篇年度回顾介绍了2019年肠道菌群领域具有创新性的3份研究:1)“gut-on-a-chip”系统:介于传统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之间的离体培养技术;2)微小蛋白:过去困于技术水平而被人忽略的微小蛋白,是肠道共生菌分泌蛋白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3)迄今为止对IBD最完善的多组学研究进展。新技术为未来肠道菌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工具选择。(@潇洒小姐陈)
Nature Reviews:菌群代谢产物对免疫细胞的调控(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4.019]
① 丁酸通过FFAR2和FFAR3刺激记忆T细胞,并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抗菌功能;② 乙酸和丙酸通过FFAR2促进结肠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的扩增和功能;③ 芳香胺等菌群代谢产物可激活GPCR以影响多种宿主生理过程;④ 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的发育依赖于早期的细菌暴露,而皮肤驻留型MAIT在组织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⑤ 有效挖掘菌群代谢产物、GPCR-代谢物相互作用、免疫细胞转录组等公共资源,加速菌群代谢产物-免疫互作的发现和转化。
Immune recognition of microbial metabolites
2019-11-25, doi: 10.1038/s41577-019-0252-2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年度回顾文章,详细总结了2019年度报道的菌群代谢产物对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菌群-免疫互作的分子机制。(@szx)
Nature Reviews:坏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进食行为和能量摄入(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4.646]
① 除特定的神经通路和循环因子外,情绪也参与调控进食行为和生理稳态;② 长期精神压力刺激大脑中央杏仁核(CeA)的神经元分泌神经肽Y(NPY)抗压并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肥胖;③ 美味的高热量食物激活CeA中的前孤啡肽亚类神经元,导致大脑处于享乐中而过量饮食;④ NPY神经元和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神经元调控生理稳定,POMC对约束压力敏感,抑郁时分泌量降低;⑤ 岛叶皮质中的内脏区同时调控厌恶情绪和生理稳态,由此调控进食和焦虑行为。
Integrated pathways that control stress and energy homeostasis
2019-11-26, doi: 10.1038/s41574-019-0298-z
【主编评语】为维持自身基本生理需求的进食为刚需型进食,而当人处于长期压力或负面情绪中时,往往会寻求高热量食物帮助缓解压力,从而出现享乐型进食。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的这篇年度回顾文章,总结了2019年关于大脑神经元在刚需型进食和享乐型进食调控机制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发现不同种压力会导致不同的神经调控,因此会有压力之下有人食欲下降和有人食欲上升之别。编者觉得这篇文章很长知识,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关注!(@潇洒小姐陈)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21726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