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短期节食的减肥成果,为啥难以长期保持
短期节食的减肥成果,为啥难以长期保持?
今天是第1293期日报。
Nature子刊:新线索!为啥节食减的体重无法长期维持(新闻)
Nature Medicine[IF:30.641]
① 节食减重效果显著却无法保持,节食者在两年内平均恢复一半以上的体重;② 饱腹感激素分泌减少、肠道菌群的适应性和脂肪组织的变化是是体重反弹的主因,而节食后的低基础代谢率并非反弹的主因;③ 饱腹感激素水平在减肥期可下降近2/3,其后不控制饮食一年激素水平仍低于之前1/3以上;④ 热量限制导致脂肪细胞收缩产生压力刺激,触发一系列反应,从而抑制脂肪释放并优先补充收缩细胞;⑤ 体重反弹并不会抵消节食的所有好处,死亡风险或因此降低。
Unexpected clues emerge about why diets fail
11-07, doi: 10.1038/s41591-019-0632-y
【主编评语】作为一种温和且安全系数高的减重方式,节食(限制卡路里)减肥是肥胖届最常见的手段,然而节食减肥一段时期后的成果通常无法长久维持。现科学家提出饱腹感激素(如瘦素)在节食减肥后迅速降低,食欲会因此大增,甚至可以延续到节食期后数月。脂肪细胞在节食期的收缩导致细胞间隙产生压力刺激,从而身体补充这些收缩细胞,并可能导致减重后持续性的炎症。基因检测虽可鉴定出相应位点,但仍因人而异。最后作者提到,即使节食减重会反弹,小鼠实验证明其对减少小鼠死亡率有积极作用。(@潇洒小姐陈)
NEJM:哪些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与长期体重增加相关?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0.67]
① 纳入来自三个队列的约12万名无慢性疾病、非肥胖的受试者,随访20年;② 受试者每4年平均增重3.35磅,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的饮食为薯片、土豆、含糖饮料、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而蔬菜、全谷物、水果、坚果和酸奶与体重增长呈负相关;③ 体力活动与体重增加呈负相关,饮酒、吸烟、过多或过少睡眠及看电视与体重增加呈正相关;④ 特定饮食和生活方式与长期体重增加独立相关,这对肥胖预防策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Changes in Diet and Lifestyle and Long-Term Weight Gain in Women and Men
2011-06-23, doi: 10.1056/NEJMoa1014296
【主编评语】“少吃多动”是预防肥胖的经典策略。但体重增加往往呈现一种缓慢的方式(约每年1磅),人们很难感知是哪一个因素导致了体重增加。许多干预试验研究纳入的是超重或肥胖群体,且关注的是短期体重变化,其结果不具有外推性。2011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了特定饮食和生活方式与长期体重增加的关系。研究发现薯片、土豆、含糖饮料、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饮酒、吸烟、过多或过少睡眠及看电视均与体重增加呈正相关,而蔬菜、全谷物、水果、坚果、酸奶和体力活动与体重增长呈负相关。(@flying dutchman)
Cell:肠道扩张或是抑制进食的关键
Cell[IF:36.216]
① 利用光遗传学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了包括12类神经元和27类感受细胞的迷走神经分布地图;② 特异的基因标记可识别具有不同神经支配模式、感受末梢和功能的迷走神经元;③ 刺激感知机械力的神经节内板状末梢(IGLE)Oxtr神经元,可抑制进食而不引起其他生理变化;④ 但刺激营养素依赖型的肠黏膜末梢感受器Vip或Gpr65时,进食不受影响;⑤ 肠道扩张或特异性激活机械感受器,可抑制下丘脑的AgRP神经元,从而抑制进食。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Vagal Sensory Neurons That Control Feeding
11-14, doi: 10.1016/j.cell.2019.10.031
【主编评语】机体的能量平衡需要对进食进行准确调控,Cell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单细胞技术,系统性地绘制了支配消化道的迷走神经细胞类型图谱,发现肠道中感知机械力的神经,在抑制进食中有关键作用,而感知营养的神经则不影响进食。也就是说,进食引起的肠道扩张,通过激活特定迷走神经来告知大脑“吃饱了”的信息。这些发现为用于减肥的胃旁路手术提供了一种新机制手术引起的肠道扩张本身就能减少患者的饥饿感。(@mildbreeze)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425730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