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我们的肥胖地图 热心肠日
我们的肥胖地图
今天是第1279期日报。
疾控中心:近20万人的全国肥胖地图揭示,京津冀胖子最多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IF:19.315]
① 纳入174840人研究全国的肥胖和腹部肥胖患病率在性别和各省份中的差异;② 中国成年人肥胖的患病率为14%,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14%,女性为14.1%;③ 腹部肥胖患病率为35.1%,男性患病率为30.7%,女性为32.4%;④ 京津冀的男性和女性肥胖和腹部肥胖率最高,天津男性及女性的腹部肥胖率分别为54.4%及49.4%,北京男性及女性的肥胖率分别为26.6%及24.9%;⑤ 海南、广西等地区肥胖和腹部肥胖率相对较低;⑥ 全国肥胖和腹部肥胖患病率存在性别和省份差异。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Prevalence of Adult Obesity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20132014 National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10-29, doi: 10.7326/M19-0477
【主编评语】中国疾控中心王丽敏团队和荷兰特文特大学团队合作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全国范围内的超过17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全国成年人的肥胖率及腹部肥胖率分别为14%及35.1%,并存在地区及性别差异,其中京津冀的肥胖及腹部肥胖率最高。(@沈志勋)
超20万人数据揭示,40岁前的超重或增加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IF:7.339]
① 对1972年-2014年间6项欧洲队列的221274名个体进行BMI、体重和癌症风险分析;② 随访期间,共发生27881例癌症,其中9761例为肥胖相关癌症;③ 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与BMI增加、最大BMI、更长的肥胖和超重(仅男性)持续时间显著相关;④ 40岁之前就超重的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均显著增加(增加约15%),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男性肾细胞癌、男性结肠癌;⑤ 非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与超重无显著关联。
BMI and weight changes and risk of obesity-related cancers: a pooled European cohort study
09-30, doi: 10.1093/ije/dyz188
【主编评语】肥胖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但缺乏成年人体重增加的时间和持续性与癌症风险之间关联的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20万人进行随访后发现,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与男性肥胖的持续时间显著相关,而男性及女性在40岁前的超重可显著增加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沈志勋)
肥胖症导致男女不同性别的主要死因
PLoS Genetics[IF:5.224]
① 纳入228466名女性和195041名男性,利用特定性别的基因风险分数、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及Cochran’s Q-test,评估肥胖特征与主要死因的关系及其中的性别差异;② 肥胖导致冠状动脉疾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癌、2型和1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病和急慢性肾衰竭;③ 高BMI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于男性,高腰臀比的男性患COPD和慢性肾衰竭的风险高于女性;④ 卫生部门或需将性别因素考虑进肥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esity and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women and men
10-24,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8405
【主编评语】众所周知肥胖症可导致心脏代谢疾病,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肥胖与其它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结果显示肥胖导致全球非传染类疾病死亡主要原因的2/3,其中不同性别的肥胖症患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肾衰竭的风险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很大,但全部都是欧洲样本。尽管如此,本文使用敏感性分析(MR-Egger, weighted- median based methods)确保了结果的可信度。(@潇洒小姐陈)
您也许对以下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