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养育健康宝宝,关注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养育健康宝宝,关注儿童神经系统发育 母婴之声
“母婴之声”由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联合出品。
今天是061期。
Lancet子刊:怎样的干预才能使儿童身体和神经发育双提升?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IF:15.873]
① 检索相关的文献7207篇,最终纳入75篇包含72275个儿童数据;② 总体来说,所有可以有效增加儿童年龄别身长(LAZ)或年龄别身高z评分(LAZ)的措施,均可以提供社会情感得分;③ 但与认知、语言、运动发育方面的得分无统计学关联;④ 营养补充干预手段对LAZ/HAZ、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等方面得分提高均有关联,但对神经发育的提升很小;⑤ 应答式护理及提供学习机会的干预手段对LAZ/HAZ无作用,但可有效提升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得分。
Do effects of early life interventions on linear growth correspond to effects on neurobehavioural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10-01, doi: 10.1016/S2214-109X(19)30361-4
【主编评语】为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妊娠期营养、生命早期营养以及包括社区动员在内的综合性干预措施等。但是这些措施在提高儿童线性增长的同时,是否能够同时提升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单纯的营养补充虽然对神经发育有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反而是综合干预手段对其作用明显,但对身体发育的提高效果不佳。(@Epi汪)
JAMA子刊:后代神经发育与产前贫血有关
JAMA Psychiatry[IF:15.916]
① 纳入瑞典国家队列中532232名儿童数据,随访至2016年止;② 母亲在妊娠30周以前被诊断为贫血的后代,其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力障碍(ID)的比例分别为4.9%、9.3%、7.2%,高于在妊娠晚期被诊断为贫血、无贫血诊断的母亲的后代;③ 兄弟姐妹间分析,前30周被诊断为贫血而妊娠晚期无贫血的母亲,其后代患ASD、ADHD、ID的风险均增高;④ 孕早期贫血与后代患ID的关联最为密切,患病风险能增高约2.72倍。
Association of Prenatal Maternal Anemia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09-18,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9.2309
【主编评语】铁元素在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亦提示,母亲在孕早期贫血,会增加后代患自闭症、多动症,尤其是智力障碍的风险。其强调了早期孕检的重要性。(@Epi汪)
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儿童注意缺陷障碍或存关联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5.589]
① 纳入208对母婴,对孕期母亲及儿童期尿液中七种邻苯二甲酸酯(PAE)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在儿童2、5、11岁时进行性格评估;② 孕妇PAE代谢物水平增高与后代儿童学龄前同情心评分下降、注意力分散评分升高呈现相关关系;③ 儿童期PAE代谢物水平高,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风险增高;④ 尤其MEHHP、DEHP、MBzP几种物质的水平增高会明显增加DEHP的患病风险;⑤ 产前及产后PAE暴露与儿童气质性格,及ADHD风险存在关联。
Prenatal and childhood phthalate exposure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traits in child temperament: A 12-year follow-up birth cohort study
08-29, doi: 10.1016/j.scitotenv.2019.134053
【主编评语】邻苯二甲酸盐作为一类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有诸多研究报道其暴露可能会影响儿童发育。本研究通过内暴露的测量提示,产前及产后邻苯二甲酸盐暴露会增加多动症的患病风险,影响儿童性格和气质。(@Epi汪)
JAMA子刊:关注入学年龄与心理健康问题
JAMA Pediatrics[IF:12.004]
① 纳入电子信息数据库中104余万名儿童数据,中位入学年龄在4岁,根据其在该年级中岁数的大小,分为四分位;② 和同年级中年龄最大的儿童(Q1)相比,年纪最小的儿童(Q4)患智力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抑郁症的风险分别提高1.30、1.36、1.31倍;③ Q3学生患智力障碍、ADHD的风险略有增高,Q2学生患ADHD的风险略有增高;④ 入学年龄与胫骨粗隆骨软骨病、阑尾切除、 神经胶质瘤等患病风险无统计学关联。
Association of Relative Age in the School Year With Diagnosis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09-23,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9.3194
【主编评语】由于每年的开学时间是固定的,在不同月份出生的儿童会在同一时间进入校园。这样,同一个年级中会有相对年幼的、相对年长的儿童。这些人在一个群体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角色等,都是不一样的。本研究提示,在群体中相对年幼的儿童在智力障碍、ADHD以及抑郁的风险均更高。(@Epi汪)
JAMA子刊:儿童青少年过度使用电子屏幕使用与学习成绩的关联
JAMA Pediatrics[IF:12.004]
① 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最终纳入30篇文章,共约48万名儿童青少年数据;② 总体来看,屏幕媒体使用时间与学习成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③ 具体来看,看电视时间和总体学习成绩、语言、数学成绩呈负相关;④ 使用电子游戏时间与总体学习成绩呈负相关;⑤ 分层分析提示,在儿童期,电视使用时间仅与语言成绩呈负相关;⑥ 而青少年期,电视观看时间及电子游戏使用时间均与总体学习成绩呈负相关;⑦ 研究电子媒体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应具体分维度分析。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09-23, doi: 10.1001/jamapediatrics.2019.3176
【主编评语】本研究综合了目前发表的文章,采用meta分析方法,总结了儿童电子屏幕使用与学习成绩的关联。不同的电子屏幕(包括电视、游戏、手机等)对不同学习成绩(总成绩、语言、数学等)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但可能也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给未来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做儿童健康管理指南的时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Epi汪)
母亲的心理健康对儿童的影响较父亲大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IF:6.129]
① 纳入939个家庭,在孕32周、产后3、8、24月分别对父母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对儿童在2、5岁进行心理状态测评;② 总体上看,父母的抑郁症状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关联;③ 相比于父母都无或仅父亲有抑郁症状的,仅有母亲或者父母都有抑郁症状的儿童内化、外化问题均更明显;④ 健康的父亲也不足以弥补母亲抑郁症状带来的损害影响;⑤ 母亲抑郁症状的严重性与其儿童在2或5岁时的心理问题呈正相关;⑥ 这种关联与儿童性别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Maternal and p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children's emotional problems at the age of 2 and 5 years: a longitudinal study
09-18, doi: 10.1111/jcpp.13126
【主编评语】该队列研究数据显示,母亲的抑郁症状与后代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联密切,但是父亲的抑郁症状与其关联较弱。且父亲健康并不足以“弥补”母亲抑郁带来的影响。该研究强调了母亲心理健康在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值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借鉴。(@Epi汪)
孕妇睡觉姿势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IF:4.965]
① 纳入8706名孕妇数据,在孕期进行睡眠姿势调查,并将死产、小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其一即定义为不良妊娠结局;② 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2%;③ 根据自我报告的睡姿,无论是入睡时还是醒来的姿势,孕妇是否左侧睡姿都与总体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无统计学关联;④ 与左侧睡姿相比,非左侧睡姿是死产发生的保护因素;⑤ 通过客观的睡姿记录,大于50%的时间是仰卧睡觉的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低。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Maternal Sleep Position Through 30 Weeks of Gestation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09-10, doi: 10.1097/AOG.0000000000003458
【主编评语】本研究利用人群队列数据,分析结果提示,总体上看,孕妇睡眠姿势与不良妊娠结局不存在统计学关联。但具体来看,朝左侧睡眠可能会增加死产的风险;而大部分仰睡,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其中具体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Epi汪)
孕期膳食与后代膳食模式存在关联性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19582对母婴对,在母亲孕中期以及后代青少年14岁时分别采用FFQ量表评估其饮食模式;② 根据量表结果,综合水果、蔬菜、鱼类、膳食纤维、红肉、饱和脂肪酸、钠、含糖饮料、糖等物质的摄入情况,计算健康饮食指数(HEI);③ 母亲和青少年的HEI评分存在正相关;④ 将HEI指数根据四分位分为Q1~Q4,其中Q4定义为最佳膳食;⑤ 母亲孕期在Q2~Q3分类的,后代Q4的概率分别增高1.29、1.53、1.97倍;⑥ 青少年饮食情况与母亲在孕期膳食模式存在关联。
Mother’s dietary quality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s dietary quality in adolescence: Follow-up from a national birth cohort study of 19,582 motheroffspring pairs
09-12,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911
【主编评语】该人群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母亲在孕期膳食结构越好,后代在青少年期膳食结构好的概率更高。其中可能的原因当然包括家庭环境、经济水平等。但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Epi汪)
女性儿童期经历逆境事件,影响很长远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3.655]
① 纳入155对母婴,在妊娠期调查母亲儿童期经历的逆境事件(ACE),对后代儿童分别在4、12、18月进行随访,采集口腔拭子,检测端粒的长度(TL);② 母亲ACE评分越高,其后代婴儿TL越短,4-12月之间的TL损耗越大,且18月时有外化问题的风险越高;③ 但与内化问题无统计学关联;④ TL与ACE评分对儿童外化问题具有交互作用,在调整了产后抑郁症状后关联仍然存在;⑤ 女性在儿童期经历不良事件,可能通过生理学改变,影响下一代健康。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Implications for Offspring Telomere Length and Psychopathology
09-06, doi: 10.1176/appi.ajp.2019.18030335
【主编评语】本研究通过人群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女性在儿童期经历不良事件以后,其后代儿童的端粒长度更短,且外化问题风险更高。其提示这种逆境经历的影响可能会世代相传。(@Epi汪)
孕妇血清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PLoS Medicine[IF:11.048]
① 纳入107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匹配214名对照组,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检测血清中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② 部分n-3PUFA与胰岛素抵抗标志物成负相关(EPA、DPA及DHA),而n-6亚麻酸与之呈正相关;③ 通过FDR调整,总体上PUFA含量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风险无关;④ 不同n-6 PUFAs 与GDM的关系不一致,其中γ-亚麻酸含量与GDM风险负相关,而DTA与之呈正相关;⑤ 评估个体中PUFA水平可能对GDM预防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Plasma phospholipid n-3 and 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relation to cardiometabolic markers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A longitudinal study within the prospective NICHD Fetal Growth Studies
09-13,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2910
【主编评语】目前研究认为,摄入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本研究通过孕妇体内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是不一致的,需要更多的研究。(@Epi汪)
下一篇:大连肠道气体知多少? 热心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