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菌群与冠心病,国内研究再获新突破-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菌群与冠心病,国内研究再获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菌群与冠心病,国内研究再获新突破

今天是第1087期日报。


张抒扬+张晨虹等:不同冠心病严重程度人群的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组学关联性分析

Microbiome[IF:9.133]

① 通过对160名冠心病患者和40名健康人进行多组学分析,发现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随着冠心病(CAD)严重程度发生变化;② 确定了与CAD严重程度相关的29个血清代谢物模块;③ 分析并鉴定了与CAD严重程度相关的肠菌CAG;④ 特定菌群可能通过影响宿主的代谢途径,影响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⑤ 基于上述微生物和代谢物所构建的疾病分类器,不仅可以在另一验证队列中准确区分疾病与健康人群,甚至可以用于鉴别不同的冠心病亚组。

Altera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me and metabolism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verity
04-26, doi: 10.1186/s40168-019-0683-9

【主编评语】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团队与上海交大张晨虹近期在《Microbiome》合作发表研究,发现不同亚型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存在差异,并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探讨了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宿主代谢进而影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该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为其作为冠心病诊断预防的新型靶标提供依据。(@小肠君)

Cell子刊:结肠炎诱导的Th17加重艰难梭菌感染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与未经DSS处理的对照组相比,DSS诱导结肠炎组的小鼠死亡率、艰难梭菌感染(CDI)严重程度均有增加;② 移植了DSS诱导结肠炎后产生的CD4+ T细胞后,小鼠的CDI严重性显著增加,存活率下降;③ CDI严重程度依赖于CD4+ T细胞,这种细胞在结肠炎痊愈后仍然存在;④ 将Th17细胞转移到空白小鼠,可通过增加IL-17的产生来加重CDI的严重程度;⑤ 感染艰难梭菌的患者中,IL-23和IL-6的高水平表达与CDI严重程度和高死亡率有关。

Colitis-Induced Th17 Cells Increase the Risk for Severe Subsequent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04-16, doi: 10.1016/j.chom.2019.03.003

【主编评语】艰难梭菌感染在严重的炎症性肠病病人中更为常见。《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证明结肠炎诱导的一个Th17细胞群会持续存在于炎症消退后,这类细胞会显著增加艰难梭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的死亡率。该结果对了解艰难梭菌感染病理、开发有效防治措施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I型干扰素应答促进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

PLoS Pathogens[IF:6.158]

① Stat2-/-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盲肠组织中I型干扰素诱导的转录应答受损,肠道内腔的细菌载量较低;② 野生型与Stat2-/-小鼠的炎症病理及中性粒细胞数量相似,但后者肠组织中的低氧环境受抑制,且髓过氧物酶活性降低;③ 体外刺激下,Stat2-/-小鼠的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超氧化物减少;④ 细胞色素bd-II氧化酶介导的呼吸提升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在野生型小鼠(而非Stat2-/-小鼠)中的适应性,并促进其扩增;⑤ Stat2-/-小鼠感染后菌群受扰动较小。

STAT2 dependent Type I Interferon response promotes dysbiosis and luminal expansion of the enteric pathoge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04-22,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7745

【主编评语】《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STAT2依赖性的I型干扰素应答促进了小鼠体内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该结果对于研究沙门氏菌的肠道感染机制具有参考价值。(@沈志勋)

白色念珠菌通过引起细菌失调促进其感染

PLoS Pathogens[IF:6.158]

① 5 -氟尿嘧啶及白色念珠菌处理后,小鼠口腔(而非小肠)粘膜的细菌过度生长;② 白色念珠菌感染与口腔及小肠的粘膜细菌多样性降低相关;③ 免疫抑制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共同促进了口腔菌群的变化;④ 念珠菌病小鼠中分离的肠球菌属可降解上皮连接蛋白E-钙粘素,并增加口腔上皮屏障的通透性;⑤ 抗生素处理去除肠球菌属,可抑制口腔黏膜中E-钙粘素的降解及白色念珠菌的入侵。

Candida albicans induces mucosal bacterial dysbiosis that promotes invasive infection
04-22, doi: 10.1371/journal.ppat.1007717

【主编评语】《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后,可通过诱导口腔及粘膜的细菌群落变化,增加粘膜屏障的通透性,以促进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该结果对于研究共生菌群在感染中的作用具有参考价值。(@沈志勋)

Science子刊:免疫缺陷基因+特定肠道菌共同驱动肠道病变

Science Immunology[IF:N/A]

① 当固有免疫的细菌清除能力发生缺陷时,特定肠道细菌会诱发小鼠的克罗恩病样结肠炎;② Nod2/Cybb缺陷使得小鼠肠道中Mucispirillum属细菌积累,并诱发Nod2/Cybb缺陷小鼠的克罗恩病样结肠炎;③ Nod2和Cybb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的招募以及NADPH氧化酶活性来控制Mucispirillum的数量,因此Nod2/Cybb缺陷导致中性粒细胞招募过程受损;④ 母乳中的Mucispirillum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对Nod2/Cybb缺陷小鼠的肠道具有保护作用。

A specific gene-microbe interaction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Crohn’s diseaselike colitis in mice
04-19, doi: 10.1126/sciimmunol.aaw4341

【主编评语】肠道细菌在克罗恩病中具有重要作用。《Science Immunology》近期发表研究,发现在固有免疫缺陷小鼠中,特定的肠道细菌可以诱发克罗恩病样结肠炎,该过程与宿主清除细菌能力受损有关。该结果对于研究肠道菌群-宿主基因互作具有参考价值。(@小肠君)

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失效与胰岛素信号转导无关

Molecular Metabolism[IF:6.291]

① 检测昼夜节律下常规及高脂/高糖(HFHS)饮食喂养的大鼠的葡萄糖摄取、胰岛素作用标志物及胰岛素信号传导中间产物的磷酸化;② HFHS大鼠表现高胰岛素血症、全身糖处理和肌肉糖摄取减少;③ 基因表达、酶活性、蛋白质丰度和磷酸化分析示,肌肉中Akt信号转导无差异,而底物氧化出现明显的昼夜节律;④ 将组成性活性Akt2导入HFHS大鼠肌肉,并不能缓解饮食诱导下胰岛素刺激昼夜周期肌肉中糖摄取减少,说明短期HFHS引起的变化与胰岛素信号无关。

Reduced insulin action in muscle of high fat diet rats over the diurnal cycl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efective insulin signaling
04-12, doi: 10.1016/j.molmet.2019.04.006

【主编评语】《Molecular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高脂高糖饮食可引起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作用减弱,但该过程并非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的转导。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高脂高糖饮食对胰岛素影响的作用机制。(@沈志勋)

高蛋白饮食可能改变老年男性的免疫调控

Molecular Nutrition and Food Research[IF:5.151]

① 31名平均年龄74.1岁的男性,随机分为标准膳食蛋白摄入组(RDA) (0.8g/kg/d)和高蛋白摄入组(2RDA) (1.6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0754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