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科院团队:干掉肠道菌群,小鼠变得-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中科院团队:干掉肠道菌群,小鼠变得

发布时间:2020-05-24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中科院团队:干掉肠道菌群,小鼠变得怕冷

今天是第1049期日报。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肠道菌群或帮助宿主对抗寒冷

Cell Reports[IF:8.032]

① 使用抗生素混合物(ABX)处理的小鼠,在寒冷中体温维持能力受损,褐色脂肪组织(BAT)和皮下白色脂肪组织(scWAT)中的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下降;② 抗生素导致的菌群缺失抑制白色脂肪组织(WAT)褐变,该途径不依赖于巨噬细胞及2型细胞因子;③ 在无菌小鼠和不同ABX处理的小鼠中模型中证实了上述发现;④ 饲喂菌群代谢产物丁酸盐可恢复BAT的生热作用,提示丁酸盐可能介导了对低温的产热应答。

Microbiota Depletion Impairs Thermogenesis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and Browning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03-05, doi: 10.1016/j.celrep.2019.02.015

【主编评语】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Speakman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调控宿主的脂肪生热、维持体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丁酸盐可能介导了该调控作用。该结果对进一步阐释肠道菌群-宿主互作、宿主体温维持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沈志勋)

Nature子刊:增加脂肪细胞的肌酸摄取或可减肥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在小鼠脂肪细胞中特异性敲除细胞表面的肌酸转运蛋白(CrT)得到AdCrTKO小鼠;② AdCrTKO小鼠脂肪细胞中的肌酸及磷酸肌酸水平显著降低,全身能量消耗显著减少;③ AdCrTKO小鼠对寒冷环境不耐受,且在喂食高脂饮食后,比野生型小鼠更易肥胖;④ AdCrTKO小鼠中,饮食及β3肾上腺素诱导的生热作用受到抑制,补充肌酸可增加能量消耗;⑤ 在人体中,皮下脂肪组织中的CRT表达与更低的BMI及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相关。

Ablation of adipocyte creatine transport impairs thermogenesis and causes diet-induced obesity
02-25, doi: 10.1038/s42255-019-0035-x

【主编评语】《Nature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中肌酸转运蛋白的敲除可显著降低小鼠的全身能量消耗,从而促进食源性肥胖的发生。该研究结果提示,增加脂肪细胞的肌酸摄取能力,或是治疗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障碍的潜在策略。(@沈志勋)

王璐璐+蒋建东等:针对肠道菌群的小檗碱给药系统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3.325]

① 新开发的BBR-CS/PT-NP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可响应pH/肠道菌群双刺激,将小檗碱(BBR)特异性地递送到结肠,增强与肠道菌群的互作;② 该递送系统在胃和小肠中保持稳定,到达结肠后,由细菌产生的酶降解纳米粒子释放BBR;③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仓鼠中,用体系进行BBR给药,可刺激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抑制体重增加和脂肪沉积,降低血脂、血糖和细菌脂多糖水平,改善炎症和胰岛素耐受,缓解肝脏脂肪变性。④ 该体系的给药效果强于直接给药。

DualStimuliResponsive Gut MicrobiotaTargeting BerberineCS/PTNPs Improved Metabolic Status in Obese Hamsters
02-18, doi: 10.1002/adfm.201808197

【主编评语】小檗碱的代谢调控机制很可能涉及肠道菌群调控。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王璐璐和蒋建东团队近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小檗碱给药体系,可以将药物靶向递送到结肠并直接作用于结肠菌群,提高了小檗碱的代谢调节疗效。该体系对提高小檗碱用药效率、阐释小檗碱药理机制、优化代谢疾病治疗均有重要意义。(@小肠君)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47594.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