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Nature再发文!已知肠道细菌再添“新丁-大连春柳中医院

大连Nature再发文!已知肠道细菌再添“新丁

发布时间:2020-05-25    来源:大连胃肠医院

Nature再发文!已知肠道细菌再添“新丁”

今天是第1041期日报。

Nature:难培养的肠道细菌基因组有“话”要说

Nature[IF:41.577]

① 从地理分布、表型多样的人群中收集3810份粪便宏基因组数据,组装出60664个原核生物基因组草图;② 这些基因组提供了2058个菌种水平的新操作分类单位(OTUs),将已知肠道细菌分类类群增加了50%;③ 个体水平,新发现的OTUs对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丰富度和菌种丰度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3%和28%,这些OTUs在农村人口中较多;④ 临床大数据显示,许多疾病与新发现的OTUs相关,或有助于优化疾病预测模型;⑤ 难培养肠道微生物缺少特定生物合成途径。

Novel insights from uncultivated genomes of the global human gut microbiome
03-13, doi: 10.1038/s41586-019-1058-x

【主编评语】肠道中大部分微生物难以被培养。《Nature》近期发表研究,从人群粪便宏基因组中组装出60664个原核生物基因组草图,新发现了2058个菌种水平的新OTUs,并发现新OTUs与许多疾病存在相关性。该结果大大增加了已知肠道细菌种类,对于菌群分析相关各领域都有极大意义。(@小肠君)

Nature子刊:雷公藤红素的减肥作用依赖于IL-1受体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下丘脑转录组数据显示,雷公藤红素的使用改变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表达相关;② 雷公藤红素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发挥减食、减重作用,该作用很可能通过抑制找食活动、而不是诱发厌食行为发生;③ 雷公藤红素对提高瘦素敏感度、降低食物摄取量、恢复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度以及阻碍肝性脂肪变性 、改善肝功能等作用,都依赖于IL1R1;④ IL1R1是介导雷公藤红素对机体代谢影响作用的关键因子。

IL1R1 is required for celastrol's leptin-sensitization and antiobesity effects
03-04, doi: 10.1038/s41591-019-0358-x

【主编评语】雷公藤红素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减肥物质。《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研究,利用膳食致肥小鼠、二型糖尿病小鼠等模型,发现雷公藤红素对增强机体对瘦素的敏感度以及其他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都依赖于白细胞介素-1受体1(IL1R1)。该研究对解释雷公藤红素作用机制、开发抗肥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小肠君)

Nature子刊:瘦素对哪些肥胖症患者特别有效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冗余的顺式作用元件、反式调控因子与近端启动子和长非编码RNA(lncOb)的相互作用,调控瘦素在脂肪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② 缺少lncOb的饮食致肥(DIO)小鼠,脂肪量增加、血浆中瘦素减少,瘦素治疗后体重降低,而不缺乏lncOb的DIO小鼠在瘦素治疗后体重并不下降;③ 大规模人类基因数据显示,人lncOb位点的SNPs与血浆瘦素低及肥胖表型具有显著相关性;④ 瘦素基因表达的减少会导致低瘦素-瘦素反馈型肥胖,这类肥胖可通过补充瘦素得到缓解。

Dysregulation of a long noncoding RNA reduces leptin leading to a leptin-responsive form of obesity
03-01, doi: 10.1038/s41591-019-0370-1

【主编评语】《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Ob)参与瘦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指出肥胖症存在不同亚型,其致病机制可能由于瘦素耐受或瘦素表达不足,后者可以通过补充瘦素得到缓解。该结果证明,可利用瘦素治疗一部分肥胖症患者。本文对于研究肥胖症致病机理、开发治疗药物和手段具有重要价值。(@小肠君)

Nature Reviews:运动改善骨质疏松和肥胖(综述)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0.265]

① 老化和不运动导致局部和全身的骨质量变差、肥胖、骨髓脂肪生成及炎症;②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谱系分化细胞(如成骨细胞)是机械敏感的,增加机械信号(如运动)能刺激肌肉和骨合成代谢;③ 机械信号穿过干细胞的质膜转导到细胞核激活信号级联和细胞骨架,以启动成骨、软骨形成和肌原性分化,并抑制脂肪细胞分化;④ 机械信号抑制了肥胖、脂肪细胞扩张、慢性炎症和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指数;⑤ 影响骨骼和脂肪的机械信号不需要幅度大或持续时间长。

Combating osteoporosis and obesity with exercise: leveraging cell mechanosensitivity
02-27, doi: 10.1038/s41574-019-0170-1

【主编评语】锻炼可能是缓解骨质疏松和肥胖的理想手段。《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综述,以间充质干细胞及细胞机械敏感性为切入点,系统性总结了锻炼对于促进骨和肌肉生成、抑制脂肪生成的机制,对于采用非药物、手术手段同时改善骨质疏松和肥胖症状提供了重要参考。(@小肠君)

港大徐爱民+林灼锋等:运动增加脂肪FGF21敏感性,改善肥胖代谢问题

Cell Reports[IF:8.032]

① 长期高脂喂养的肥胖小鼠对FGF21降糖降脂作用的敏感性变差,脂肪组织中FGF21受体FGFR1和共受体KLB表达降低、产生FGF21抵抗;② 锻炼可逆转这些问题、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稳态,该效果在脂肪敲除KLB的小鼠中被削弱;③ 锻炼增加脂肪组织的FGF21敏感性,可通过促进脂联素生成、减少脂肪酸释放、降低炎症等机制,改善肝脏和肌肉等器官的代谢;④ 锻炼活化PPARγ进而促进脂肪中FGFR1和KLB的表达,PPARγ激动剂也可增强脂肪组织FGF21敏感性。

Exercise Alleviates Obesity-Induced Metabolic Dysfunction via Enhancing FGF21 Sensitivity in Adipose Tissues
03-05, doi: 10.1016/j.celrep.2019.02.014

【主编评语】运动能改善肥胖诱导的代谢疾病,可能与运动诱导的FGF21有关。《Cell Reports》近期发表香港大学徐爱民和林灼锋与团队的研究,在小鼠模型中揭示出,运动可增强脂肪组织对FGF21的敏感性,进而改善系统性胰岛素敏感性、糖脂稳态和其他组织器官的代谢,提示增加脂肪组织FGF21敏感性的疗法,或是治疗肥胖人群代谢疾病的新策略。(@李丹宜)

JAMA:血胆固醇的管控指南

JAMA[IF:44.405]

① 临床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AHA和ACC联合更新的血胆固醇管控的指南中重新纳入降低LDL-C建议;② 检测血脂时不再要求空腹;③ 推荐保持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强烈建议ASCVD、LDL-C≥190mg/dl或糖尿病患者服药控制血脂,当他汀类疗效不理想时建议加用依泽替米贝及PCSK9抑制剂;④ 根据LDL-C管控目标分层管理ASCVD患者;⑤ 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可用于对中危患者的风险级别再分类。

Manage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02-04, doi: 10.1001/jama.2019.0015

【主编评语】《JAMA》于近期发布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新指南,再次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为管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首次推荐使用依泽替米贝及PCSK9抑制剂最为血胆固醇管控药物,并强调了根据患者特征进行分类治疗。(@小肠君)

三代测序该用在何处?(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1.776]

① 长读长测序(LRS)与短读长测序相比,通量相对较低;② PacBio和ONT测序能够读取全长转录本,并允许直接研究DNA和RNA分子的碱基修饰,纳米孔技术能直接测序RNA;③ 目前LRS的覆盖率较低,并比短读长测序更易出错,但在鉴定转录亚型(包括多剪接RNA和转录长度变异、重叠转录本和替代多顺反子RNA分子)方面仍具优势;④ 病毒基因组小而紧凑,是LRS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的理想对象;⑤ 病毒基因组表达高度复杂的转录重叠模式,具体功能未知。

Long-Read Sequencing A Powerful Tool in Viral Transcriptome Research
02-28, doi: 10.1016/j.tim.2019.01.010

【主编评语】长读长测序有助于解读复杂DNA序列、全长RNA分子和基因组重头组装,近年来越来越流行于科研与临床检测。《Trends in Microbiology》近期发表综述,总结了长读长测序的优势与缺陷,强调了其在研究病毒基因组中的重要价值,值得参考。(@小肠君)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5760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