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1月,最值得看的40篇肠道健康文献!
1月,最值得看的40篇肠道健康文献!
今天是第1007期日报。
一图读懂:美国人针对“保健品”的6大提醒(JAMA子刊出品)
JAMA Internal Medicine[IF:19.989]
① 营养补剂包括一系列可从饮食中获得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化学物质;② 大部分人不需要服用补剂,平衡膳食可提供健康所需的所有维生素和营养,补剂无法弥补不健康饮食的缺陷,这些产品的健康功能通常缺少医学证据支持;③ 补剂受到的监管较弱,缺少足够的政府测试验证其安全和有效性,某些补剂可能含有有毒物质,或能与药物/其他补剂发生不良反应;④ 备孕/孕期女性、骨质疏松者、维生素B12缺乏者、胃肠疾病或胃旁路手术患者,可考虑服用补剂。
Vitamins and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What Do I Need to Know?
01-07,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18.5880
【主编评语】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品目繁多,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应盲目相信商家宣传的健康功效。JAMA Internal Medicine今天上线的科普文章,对大众需要了解的一些补剂常识进行了说明,并郑重提醒:在服用补剂前最好咨询医生和营养师等专业人士,以避免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李丹宜)
长按二维码,查看一图读懂
Nature Reviews:钠盐对免疫反应及组织稳态的影响(综述)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1.982]
① 摄入过量Na+可增加SGK1激酶活性影响Th17和Treg细胞间的平衡,并促进M1细胞吞噬活性及限制M2细胞替代激活,以直接影响免疫系统;② 高盐饮食影响多组织/器官,可恶化肺部炎症、延缓伤口愈合、导致动脉高血压、肾脏炎症、引起神经血管及认知功能障碍;③ 又可缓解皮肤感染,减少肺和脑的病毒载量;④ 钠盐可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例如高盐饮食降低乳杆菌属丰度),从而间接影响免疫系统;⑤ 摄入过少的盐也可能影响健康,例如使免疫防御受损。
Sodium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regulates immune responses and tissue homeostasis
01-15, doi: 10.1038/s41577-018-0113-4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钠盐如何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或通过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影响免疫细胞,从而调节免疫系统及组织稳态,并介绍了高盐饮食对各器官的影响。(@沈志勋)
Lancet: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有助于健康长寿
Lancet[IF:53.254]
① 纳入185项前瞻性研究和58项临床试验,分析膳食碳水化合物与健康的关系;② 观察数据显示,高膳食纤维摄入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发病和/或死亡率的降低显著相关;③ 临床试验显示,高膳食纤维摄入可显著降低体重、血压和总胆固醇;④ 每日摄入25-29克膳食纤维收益最大,进一步增加摄入或有更大益处;⑤ 全谷物有相似效果,低升糖指数/糖负荷饮食的上述益处较小或没有;⑥ 增加膳食纤维和全谷物摄入有益健康。
Carbohydrate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 series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01-10, doi: 10.1016/S0140-6736(18)31809-9
【主编评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是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全球大部分地区的人均摄入量都达不到每天20克。Lancet本周发表的大型研究,涉及1.35亿人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和4635名成年人的临床试验数据,发现对于广大健康人群,膳食纤维摄入与慢性病发病和死亡率的降低显著相关:每增加8克/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可降低约7%全因死亡风险、19%冠心病风险、15%糖尿病风险、8%大肠癌风险。全谷物也有相似益处;而升糖指数和糖负荷则不是衡量膳食碳水化合物质量的好指标。因此,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全谷物的食物,应有助于改善长期健康、预防慢性疾病。(@李丹宜)
JAMA:改善脂肪肝,从少吃糖做起
JAMA[IF:44.405]
① 一项非盲随机对照试验,纳入40名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男孩(11-16岁),干预8周,干预组受试者及其同住家人每天限制游离糖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对照组进行日常饮食;② 干预组NAFLD缓解情况更好,肝脏平均脂肪含量从25%降至17%,对照组从21%降至20%,两组间校正后的平均差值为-6.23%,差异显著;③ 干预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降低幅度更大,且对干预饮食的依从性高;④ 未发生相关不良事件;⑤ 需进一步评估疗法的长期和临床效果。
Effect of a Low Free Sugar Diet vs Usual Die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dolescent Boy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01-22, doi: 10.1001/jama.2018.20579
【主编评语】吃糖太多不仅对牙不好,还可能促进多种代谢疾病。目前WHO的膳食指南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总热量的10%,最好能进一步减至5%(约25克)。JAMA发表的一项最新临床试验初步证实,只要将游离糖(包括果汁中的糖以及食物和饮料中额外添加的糖)摄入量降低至3%,就能有效缓解儿童脂肪肝,并改善肝细胞损伤。(@李丹宜)
Nature Reviews:预防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吃膳食纤维少吃肉!(综述)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0.265]
① 膳食纤维的菌群发酵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等,有重要功能;② SCFA或可通过调节食欲、增加厌食激素水平和增加能量消耗来防止肥胖;③ SCFA对肠道稳态、脂肪组织和肝脏的代谢功能有重要调节功能,进而阻止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展;④ SCFA在肠道产生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益处的大小;⑤ 蛋白质的发酵产物如硫化氢和氨等不利于维持肠道稳态和代谢健康;⑥ 补充多种膳食纤维,提高纤维发酵并降低蛋白发酵或可缓解以上疾病的发展。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s in obesity, NAFLD and T2DM
01-22, doi: 10.1038/s41574-019-0156-z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在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主要关注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发酵产物对上述疾病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对研究疾病病例、优化膳食结构等具有参考价值。(@小肠)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与酒精性肝病(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6.99]
① 酒精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尤其是胆汁酸代谢;② 肝纤维化患者的肠道菌群随着肝损伤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内毒素产生菌增加而原有的细菌分类群减少;③ 随着酒精性肝病的病程进展,患者的肝脏胆汁酸产生及细菌对胆汁酸的转化等功能随之发生变化;④ 酒精可通过肠-脑轴损伤脑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加酒精的滥用,加速肝性脑病的发展;⑤ 戒酒+调节菌群(益生菌、粪菌移植等)的治疗策略可用于改善酒精性肝病。
Alcohol, liver disease and the gut microbiota
01-14, doi: 10.1038/s41575-018-0099-1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阐明了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以及菌群在肠-肝轴中,特别是胆汁酸代谢调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讨论了菌群调节策略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沈志勋)
Nature Reviews:菌群及其代谢物与代谢疾病(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0.265]
① 在2型糖尿病(T2D)患者肠道中,菌群衍生的氨基酸代谢物丙酸咪唑含量增加,可损害细胞对胰岛素的应答,促进胰岛素抵抗;② 粪便盐度不仅与肥胖正相关,还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减少双歧杆菌和Akk菌属的丰度;③ 双歧杆菌和Akk菌可产生短链脂肪酸,与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和T2D负相关,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口服特定双歧杆菌菌株增加了Akk菌丰度,显著改善了肥胖;④ 确立特定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营养物质和代谢疾病的关联,有助于研发新疗法。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metabolic diseases
01-02, doi: 10.1038/s41574-018-0143-9
【主编评语】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本周发表的年度回顾短文,着重介绍了3项关于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代谢疾病的研究,讨论了菌群产物丙酸咪唑在糖尿病中的作用,以及双歧杆菌与Akk菌的潜在保护性作用,值得关注。(@李丹宜)
Nature Reviews:粘膜免疫中的菌群-宿主互作(年度回顾)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41.982]
① 粘膜免疫系统、其他细胞类型和菌群之间存在复杂的互作和交流回路;② 常驻神经细胞、化学感觉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可感知微生物代谢产物,调节2型黏膜免疫和炎症;③ 宿主的肠道局部和系统性代谢和免疫,受菌群代谢产物的动态影响;④ 宿主的免疫反应(如某些抗体)可促进对微生物的清除或选择性地增强特定黏膜相关微生物的定植;⑤ 鉴定疾病中的基因与功能的关联和选择性操纵菌群的精准方法,有助于理解疾病机制和开发新疗法。
Novel connections and precision approaches
01-08, doi: 10.1038/s41577-018-0114-3
【主编评语】粘膜免疫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在2018年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揭示了粘膜免疫系统、非免疫细胞以及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复杂互作关系,而鉴定疾病相关基因功能和选择性操纵菌群的精准方法也不断涌现。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发表的年度回顾短文对多项研究进展进行了精炼的总结,值得专业人士参考。(@李丹宜)
Nature:诱导CD8 T细胞的11株肠道菌,或能强化癌症治疗
Nature[IF:41.577]
① 从健康人粪便中分离出11株细菌,当联合定植于肠道时,可在小鼠肠道和其它器官中有效诱导生成IFN-γ的CD8 T细胞,而不引起炎症;② 该诱导作用依赖于CD103+树突细胞和MHC Ia抗原呈递分子;③ 共定植这11株菌不仅能提高小鼠对李斯特致病菌感染的抗性,还能增强IFN-γ+ 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小鼠肿瘤进展,强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而不引起结肠炎副作用;④ 这11株菌在人肠道中普遍为低丰度菌,有望用于治疗癌症和感染等疾病。
A defined commensal consortium elicits CD8 T cells and anti-cancer immunity
01-23, doi: 10.1038/s41586-019-0878-z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与免疫息息相关,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从健康人粪便中分离出11株低丰度细菌(7个来自拟杆菌目),在小鼠肠道内共定植时,能有效诱导具有细胞杀伤功能的IFN-γ+ CD8 T细胞,增强对致病菌感染的抵抗力,并显著促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效果,或许未来能用于辅助治疗癌症和感染等疾病。(@李丹宜)
Nature:特定肠道菌群代谢物促进肠道免疫的新机制
Nature[IF:41.577]
① 有菌小鼠(而非无菌小鼠)的特定小肠内容物组分,可诱导肠道CX3CR1+单核细胞伸出树突结构,该作用由CX3CR1+细胞高表达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31介导;② 鉴定出菌群代谢物丙酮酸和乳酸可活化GPR31,口服这两种代谢物或其产生菌瑞士乳杆菌,均可在野生型小鼠(而非Gpr31b敲除小鼠)中增强小肠CX3CR1+细胞的树突突出;③ 小鼠口服非致病性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疫苗,若之前服用丙酮酸或乳酸,可增强疫苗诱导的对致病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抵抗力。
GPR31-dependent dendrite protrusion of intestinal CX3CR1+ cells by bacterial metabolites
01-23, doi: 10.1038/s41586-019-0884-1
【主编评语】小肠中表达CX3CR1的单核细胞,可向肠腔伸出树突结构,以获得肠腔内的抗原,从而发挥其免疫功能。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丙酮酸和乳酸,经其受体GPR31作用于CX3CR1+小肠单核细胞,从而诱导这种免疫细胞向肠腔伸出树突,增强免疫应答。(@李丹宜)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可介导婴儿的牛奶过敏
Nature Medicine[IF:32.621]
本文地址:http://ltwc.86106666.com/yydt/20200529763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